原标题:有孩子在幼儿园受伤了怎么办?一个案例,看幼儿园危机处理应对诀窍!
危机会直接给幼儿园的人 、财、物带来损害,也会给园所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威胁和危害。
因此,如何搞好幼儿园危机管理,使危机得以化解并获得重生,就成为幼儿园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那么,幼儿园的管理者在面对幼儿园突如其来的危机时,怎么样才可以做到妥善处理呢?
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间,家长接送孩子时不能入园,只能在园门口与老师交接幼儿。
由于晨间家长送孩子的时间不同,教师需要不断地往返接送孩子。小班的李老师在又一次带着三、四名孩子回班的途中,一个小朋友在迈台阶时不慎摔倒,嘴角内侧被牙硌破了一个口子,血顿时流了下来。
李老师马上给这位小朋友的家长打电话。家长很快来园,在李老师的陪同下带孩子去医院就诊。
两天后家长气愤地来到园长办公室,言辞激烈地指责园里对其孩子受伤一事毫不重视,并提出要幼儿园为孩子今后可能发生的整容承担费用,并写出书面承诺。
家长称,孩子从小到大从来没有受过伤,但是刚上幼儿园半年就受伤了,而且是伤在面部。
看着孩子受罪,家里人都很心痛,但幼儿园却没有人去探望孩子,实在太令人气愤了。
当家长问到有无后遗症时,医生说,孩子成人后,面部的肌肉有可能会发生些许萎缩,造成两侧脸颊不对称。
见家长情绪激动,我们首先平复家长的心情,告诉家长,孩子受伤了,从老师到园里都很关心。
对于他提出的问题和要求,我们在进一步了解情况后,会在最快的时间内给予答复。
送走家长后,通过管理者了解得知,事发当天,两名保健医生因晨间在园门口对入园孩子进行手足口筛查,而没有按照惯例由一名保健医生随行去医院。
保健医生认为有家长和老师一起陪同孩子去医院,人手已经够了。而李老师因工作较忙,同时又由于事发当天的傍晚家长来园取孩子的书包时,就将事先买好的、准备晚上到家中看望孩子时带的食品、营养品等直接让家长带回家中,没有按照要求和班内的其他老师一起去家中探望孩子,仅仅是每天通过电话询问、了解孩子的情况。
对于孩子受伤这件事,家长本来就很心疼,再看着孩子受伤后生活的种种不适,以及听到医生的那句“今后可能留下……更加剧了家长愤怒、焦虑的心情。
由于保健医生当天没有陪同孩子去医院,因而也就无法在治疗过程中将相关的医疗诊治等问题当着家长的面向医生进行详细咨询,也没有告知家长,幼儿园会派人陪同孩子去换药等相关事项;
而班级教师也没有按照要求带着慰问品去家中探望孩子,宽慰家长焦虑的心情,认为将慰问品送给家长这项工作就完成了。
以上两点使家长感觉没有得到幼儿园应有的重视,为后面的家长工作留下了隐患。
一周后当家长再一次来园要求事故处理结果时,我们给家长平心静气地进行分析:
几天过去孩子嘴角的肿胀已慢慢褪去,说明伤口在吸收、愈合,这是伤口恢复的一个必然过程;
对于医生所说的可能,因为现在并没有成为现实,所以我们目前也不可能支付未发生的费用;
即使有赔偿问题,也必须在有三甲医院诊断结果的基础之上,而不能只凭医生的口述;
由于此时孩子嘴角的肿已经消下去了,另外医生说的可能性也不一定会出现,再加上老师和保健医又到家中进行了探望,家长的情绪才慢慢平复下来。
在当今全民皆博的网络时代,任何一个个体、一个组织只要稍不留神,也有可能被一个突如其来的危机冲垮而前程尽毁。
这就要求管理者在进行日常管理的同时,树立危机防范意识,建立危机应对机制,防患于未然,力求将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减小到最低限度。
园长幼师通服务平台为中国学龄前教育工作者提供专业资讯服务,致力于帮助托育园&幼儿园园长、教师专业化提升,为托育园&幼儿园提供专业服务的第三方服务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