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提到疫情期间在线教学实践留下的经验与成果,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用了三个“兴奋”: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人兴奋,师生之间的互动性让人兴奋,教学管理的精准性让人兴奋。“今后也要充分运用疫情期间掀起的‘学习革命’,扎实推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革命’。”吴岩强调。
疫情期间的高校在线教学,全区域、全覆盖、全方位实现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截至5月8日,全国1454所高校开展在线万教师在线万门次课程,其中既包括理论课,也包括实验课;参加在线亿人次。
在线教学实践,带来了“四个变”:改变了教师的教,改变了学生的学,改变了学校的管,改变了教育的形态。吴岩说,复课后,对在线教育,也要从“新鲜感”向“新常态”转变。“因为我们不可能、也不应该退回到疫情发生之前的教与学状态,融合了‘互联网+’‘智能+’技术的在线教学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和世界高等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
如何向新常态转变?吴岩指出,学校正常开学之后,在线教学依然可以和课堂教学并行,这是物理变化。比物理变化更深刻的是化学变化,从在线教学中总结出来的教和学的技术方法,包括内容和标准,评价和范式,都会发生深刻变化。
“临时教改”要变成“质量行动”。吴岩说,在疫情期间,教育部也成立了三个并行的质量监测的课题组,对课程平台和技术平台的服务进行评估,对各个学科、各个专业的教育教学情况进行评估,对线上线下开展课程是否实质等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同时,课题组也在研究,这些应对疫情的临时措施,怎么转变成平时状态。
疫情期间,教育部也要求所有省市和所有学校实行线上教学质量周报制度。“我们让三个平行课题组,对全国上千所学校以及12个学科门类的教与学情况进行海量数据分析。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了可喜的变化:多年未见的学校凝心聚力地抓教学改革的喜人局面出现了,多年未见的老师凝心聚力地抓教学、抓上课质量的局面形成了。” 吴岩说,在线教学时,同样也要打造线上金课、线下金课、混合式金课、虚拟仿真金课和社会实践金课,将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在在线课程中体现。疫情期间的在线教学,实现了教育部曾提出的“让课程优起来,让教师强起来,让学生忙起来,让管理严起来,让效果实起来”的“五个起来”。
“我们会把此次大规模在线教育教学的一些生动实践转化为疫情结束后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形成包括思想、理念、内容、方法、技术、标准、评价、范式等在内的一整套改革方案。”吴岩展望。
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网站介绍,这种塑料病对幼鸟而言危害尤其大,因为它们的胃容量小,在极端情况下,雏鸟会因胃部充满难以消化的塑料而饿死。
英国埃克塞特大学考古学家艾伦·乌特勒姆评价说,本次研究发现了迄今为止最早的人类骑马的直接证据。
竺淑佳说,法国导师以热情和朝气对待工作,有计划、有阶段性地培养每一个学生,激发学生对科研的兴趣和爱好。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主管王科超介绍,北斗七星是春季夜空最醒目的看点。其中四颗星呈勺头状,即人们所说的“斗勺”;其余三颗星呈勺柄状,即“斗柄”。
代表委员议政录丨提高学习力、创造力、适应力,应对岗位需求——代表委员建言促进青年就业
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南昌航空大学党委书记罗嗣海代表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涉及供需两方面,“需”是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供”是提供有效的人才供给。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养老服务保障”,对“如何养老”这一人民群众的关切事进行了科学长远的规划。
基于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研发的医用重离子加速器,能够提供目前国际上最安全、最有效的精准放射治疗法。
吕志成代表介绍,下一步,沈阳市将聚焦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实施“十百千万”培育计划,打造“百亿企业、千亿产业、万亿集群”。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全国人大代表、小麦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许为钢带着建议来到了大会。本周《面对面》专访许为钢。
今年2月,浙江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了第一批“浙江制造”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核心区协同区创建名单。
2012年,载人深海潜水器“蛟龙”号研制并海试成功,我国载人深潜能力从600米一步跨入7000米。
借助平台优势,万步炎团队凝聚了国内勘探科技的优势力量,科研机构、制造企业、运维团队纷至沓来,科研攻关与教学任务协同开展。
2022年12月18日,在广州市南沙区,我国首艘深海万米大洋钻探船实现船体贯通,这标志着我国深海探测领域重大装备建设迈出关键一步。
以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在宏观上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支撑经营主体的恢复和发展,大力提振市场信心。
全国政协委员、“星光中国芯工程”总指挥邓中翰院士建议,后摩尔时代,要持续高质量创新,打造自立自强的生态系统,同时坚持国际合作,广交朋友,扩大开放,坚定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