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下,贝壳前线的运营人员,不管是BD(拓店人员)还是CA(运营人员)都在马不停蹄洗牌线下非贝系的中介门店。
当然,如果在自己的板块有深入精耕的中介老板,可以选择不加入任何平台,做小而精的公司,这是中介老板最理想的状态。
大多数中介老板,在市场的困恼以及贝壳市场人员的引导下,开始有加盟贝壳的想法。
这段时间,老米深度了解贝联品牌,今天通过三个问题,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尤其是数据化的操作,让很多经纪人有了作业逻辑,让门店管理者有了管理数据和抓手。
想要加入贝联的中介公司,能不能用好这套系统也是个疑问。尤其是一些年龄偏大的经纪人,很难重新适应系统操作。
如果接受能力一般的团队,就不要轻易尝试了,作业模式的改变不是每家公司都能用得好。
加盟贝壳的新店,前期有一定的流量支持,但帮你度过融合期之后,后面的工作还是得靠门店的操作情况。
如果你所在的商圈已经有很多家贝联门店,那么你能做的动作就不多了,流量自然也就没那么容易拿到。
有的中介公司有几十间门店,但是大家互不通盘,藏着掖着,跟没资源也没区别。
很多加入贝系的门店接受不了各种规则的限制,导致经纪人被拉黑,门店被摘牌,这种事情也不是什么秘密了。
贝联门店的店老板不仅要负责门店的盈亏,还要负责系统作业的培训与监督,以及招聘培训等琐碎工作。
虽然贝壳有CA(区域经理),但CA负责十几家门店,很难单独扶持某家门店。
不管你信不信,现在贝联门店之间的竞争在加剧,内部之间的争夺也是剑拔弩张。
这是贝壳平台希望看到的场面,反正不管谁成交,只要是贝联旗下,平台都有收获。
德祐所有的门店,都是一个个加盟进来的独立自己公司门店,类似于大联盟模式,门店彼此之间是独立关系。
简单地说,有规模的公司加入贝联,是以公司名义加入可以保留自己的品牌,但是要遵循ACN规则,接受贝壳CA的统一运营管理。
KA品牌一般都有自己相对成熟的管理体系,可以帮助加盟商快速适应贝壳模式,提供前期的资金支持等。
如果中介老板自身后勤管理精力和能力有限,不足以支撑自己单干,那就加入某些KA品牌,可以获得相应的支持,但是也要支付KA品牌一定的管理费。
尤其是贝壳上市之后,大家已经意识到这个行业有利可图,都意识到了存量房市场的机会。
加入贝壳不是的出路。还可以做管家代理服务(买方代理)、可以拥抱开发商(房车宝)、可以跟电商巨头合作(京东好房京选)
总之,加不加入贝壳,完全看个人选择,看自身的情况,没有的商业模式,也没有一无是处的商业模式。
说到底,加入贝壳,无非就是得到一个内部管理的工具、获客工具以及一种发展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