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自己可以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完全不受限制,你是向往崇高还是向往堕落?
玩两个小时然后把手机一摔,说:“我怎么是这种人呢!”然后又接着看10分钟柏拉图,然后又看手机。
我们终将毁灭于我们热爱的东西,而且所有那些看起来很爽的东西,都是瞬间的感觉,而人类所有真实的快乐,一定是恒久的努力。
我们之所以读书、行路,其实就是希望我们能够不断地享受什么快乐呢?高级快乐。
当你享受高级快乐并不会失去低级快乐,对吧。我读莎士比亚并不妨碍我读郭德纲的相声。但是如果你的眼目永远只关注地下,你永远不知道向上看有多么的快乐。
因为人生所有东西都是有“负斜率”的,你在向上奔跑的时候,可能就慢慢地偏离了最初的目标,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不要对自己所投入、所看重的事情,抱有不加边际的幻想和热情。
有的时候偏见比无知更为可怕,因为无知的人承认自己的无知,所以不会轻易地进行论断。
因为知识越贫乏,你所相信的东西就越绝对。因为你根本没有听过与此相对立的观点。
一个农夫来到城市,他不是蠢,他只是不太理解,什么叫交通规则。一个城里人来到农村,也不能说他蠢,他只是分不清稻子和麦子。
所以,如果遇到和自己观点不同的人,希望能够本着求同存异的心,而不是带有知识的优越感。
苏格拉底说,人心中的欲念是一个筛子,筛子装不满水,无论多少东西都填满不了人心。
所以人的欲望一定要限定在一个具体的事情上,这样你才会有真实的满足感,否则你不可能有满足感。
当生命中缺少一个终极的敬仰对象,人就不可避免地会把自己置于生命中最重要的地位,形成无法抑制的自恋。
一个自恋的人,因为他认清不了自己,他不仅会毁了他自己,也会毁了他身边的人。
也许你看到这幅画第一印象是感到有点不雅观,毕竟画作上的女人是一丝不挂,但随后呢你可能会感到羞愧。
这是1898年英国画家约翰·柯里尔的作品,油画上的女人是真实存在的,她名字叫戈戴娃,1040年成为了一个伯爵的妻子,他们当时住在英国的考文垂。
不过,这个伯爵非常暴虐,他对考文垂的市民强加重税,所以戈戴娃夫人不断地向丈夫求情,希望他把税减一点,但她丈夫非常生气,说你装什么好人啊,拒绝了她的请求。
但是戈戴娃夫人三番五次地磨呀磨呀,最后伯爵被磨烦了,说要不你光着身子在街上走一圈我就答应你,他觉得端庄贤淑的妻子不可能答应吧。
结果戈戴娃夫人居然告诉全城的人,自己将骑上白马走上大街。那一天戈戴娃夫人只能靠长发遮住身体,而全城的人居然都闭门不出、紧拉窗帘,考文垂市顿时成为了一座非常寂静的空城。
很多时候我们是要去装,装多了,慢慢地就真的会发自内心地去尊重,如果离开了这个装,可能一辈子都很难尊重他人。
苏格拉底说过:“对于你懂的东西,你才会真正地认同。对于你不懂的东西,你不可能真正地认同。”
什么是“懂的”东西呢?就是如康德所说的:“人类的原初设计”。当一些理论迎合了这些“原初设计”,老百姓会觉得你说出了我想说的但是说不出的话。
大部分人都是过于匆忙地普遍化,但是人性本身或者人生本身就很复杂,所以为什么魏征曾经在临死之前给太宗皇帝一个奏疏,“爱者惟见其善,恨者惟见其恶”。
意思是你喜欢一个人你就老是看到他的优点,你讨厌一个人,就老是看到他的缺点。
但是一个人一定是优缺点并存的,所以就不要那么偏激,有的时候还是要以一种多元、包容、和光同尘的态度来看待别人。
如果获得了什么成就,要积极地回馈这个社会。你的不一定属于你。你的机会属于你吗?时势造英雄。
很多时候,名和利是会放大你内心的幽暗,就是让你自以为是、自高自大,忘了你到底是谁。
我有一个同学曾经跟我说,你看小卖部里卖3块钱的矿泉水,到了五星级酒店能卖50块钱,所以他得出的结论是,一个人的价值就跟矿泉水一样,关键是看平台。
即便你是五星级酒店卖50块钱的水,你也要记住,其实你不过是小卖部那种3块钱的水,而且你连3块钱的水都不值。
这就是对我们个人的一个巨大提醒,迅速成名成家有一个巨大的风险,就在于你能不能够驾驭名利,你能不能够约束你内心的幽暗,这是需要我们去思考的。
中文偶像的“偶”本身在提醒我们,它是愚蠢的一种体现。因为愚蠢的“愚”上面是一个“禺”,这个“禺”在古语的解读里就是偶像的“偶”,这其实就是在提醒我们,凡是把自己作为他人的偶像,或者在心中把别人作为自己的偶像,可能都是愚蠢的一种体现。
人不需要偶像,人需要榜样。因为“榜”、“样”都是“木”字旁,木头是容易腐朽的,这说明所有的榜样都是有缺陷的。而且榜样既然是“木”字旁,他们是可以复制的。
当生命中缺少一个终极的敬仰对象,人就不可避免地会把自己置于生命中最重要的地位,形成无法抑制的自恋。
对于可控的事情,你只有保持谨慎罢了;对于不可控的事情,你别天天想着今天会跌吗、明天会跌吗、后天会跌吗,那你这样去想,什么事情都做不了了,你还是做好该做的事,一天还得吃三顿饭呢。
你有多么地宽容别人的批评,你就会多么地对别人的赞扬保持一种从容理性的态度。
正如穆勒所说:“自由原则不允许一个人有不要自由的自由,而允许一个人让渡自己的自由,也不是线.
“法无禁止即权利,法无授权即禁止”。对于私权而言,法律没有禁止就是我们的权利,对于公权而言,法律没有授权就是它不能干的。
李白的《侠客行》: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那多爽啊。
但后来你慢慢地会发现,如果正义靠这种途径去实现,一定会导致更大的不正义。
动辄站在道德制高点教训他人的人,往往自己是败类中的败类,越高调往往越败坏。
20世纪有一位杰出的自由主义思想家以赛亚·伯林,他曾把思想家分为两种,狐狸与刺猬。
但问题是大部分的人都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浅薄,都以无知当作有知,都以懂一点皮毛来当作深刻。
047.如果我们真实地相信社会达尔文主义,认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那么内卷是不可避免的。都是在比、都是在拼、都是想成为人上人、都是想把别人踩下去嘛。
但是社会达尔文主义以动物世界的规则来要求人类世界,大家不觉得这是对人的一种侮辱和亵渎吗?
于是你就会加入内卷的残酷竞争,人在和人攀比、比较和竞争的过程中,我们内心的幽暗和兽性就会被激发出来,我们就会忘记,我们自己作为人本身的尊严。048.
网络只是现实世界的投射,它并不比现实世界美好。当你在现实世界感到孤独,想在网络世界获得温暖,结果可能会更孤独。
当遇到一个网络喷子,他不断地使用一些标语式的词汇,其实没有必要和他辩论,因为你辩不赢的呀,你也不需要去辩,标语化的思维是最便捷的,因为标语化的思维是不需要思考的。
小众的东西人们为什么喜欢,并且一流行他们就不喜欢了,因为人的傲慢和骄傲,人总喜欢显摆自己跟别人不一样。
为什么叫虚荣呢?虚荣的前提是虚。当你真正地去帮助别人,你会取得一种极大的快乐。053.
很多时候我们的表达无非有3种立场,第一种是剧场,也就是所谓的媚俗,第二种是媚权。
在这两种立场中是不是还有一种更加真实的立场,就像苏格拉底一样,做城邦中的牛虻,去让大家对焦于该对焦的东西,这可能是一种双面不讨喜的人生,但这种人生是不是更值得去度过,是我们值得去反思的。
人很矛盾的存在就是你作为“表达者”,一定是希望被大家所关注的,但是同样你也会知道,大家所关注的,并不一定是你真正愿意大家所对焦的,你又有一种无力感,因为你自己知道自己不配,当你知道自己不配之后,你又希望大家对焦于你以外的东西,你会有一种失落感。
人的内心,都住着一个天使、一个恶魔。可在法治社会,法律是道德的最低标准。违法必然受到法律的制裁。这样才能使整个社会和谐稳定。
我20天没吃饭了,我快饿死了,看到一只熊猫能不能吃?当然能吃,烧着吃、烤着吃都行。
“罪,并不是一般人所想象的,如盗窃、说谎。所谓罪,是指一个人通过另一个人的人生,却忘了留在那里的雪泥鸿爪。”
我们以为贫穷就是饥饿、衣不蔽体和没有房屋,然而最大的贫穷,却是不被需要、没有爱和不被关心。
在真正的朋友面前,我们是不需要戴上面具的,我们只需要有天赐的真诚与天赐的线.
但罗素只爱概念上的人类,不爱具体的人。他热爱民众,并为他们的苦难而痛苦,但他依旧远离他们;他主张人人平等,却从未放弃自己的伯爵头衔;他主张男女平等,却是为了有更大的性自由去拈花惹草。
只不过在我们这个时代,人的物化几乎成为了主流,对人的尊重很多时候被认为是一种弱者的行径。
原因就在于,自恋的爱,永远不能长久,任何一个人都无法达到你对他的全部预设。
一个可爱的人,人人都会去爱他/她,但当他/她不再像以前那么可爱,你还去爱他/她,而且愿意去发掘他/她的可爱之处,那这可能就是线.
人知道自己的有限,无法主宰未来,但自恋让人靠不断的自我提升来对抗对未来的焦虑。
责任和幸福谁更重要,责任显然更重要,只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更喜欢追求幸福。078.
因为人越是喜欢探讨抽象概念,越是觉得自己崇高。因为你越觉得抽象的人可爱,你就会越觉得身边的人不可爱。因为忙着爱人类,以至于没有时间爱具体的人。
那些你没有见过面,可能一辈子也不会见的人,在某种意义上,无论是批评也罢、赞赏也罢,可能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重要。
当你愤恨自己不勇敢的时候,怎么办呢?愤恨没有用,就当命运之神把你推向那勇敢的时刻,希望你能够像你想象中那么勇敢。
因为这种幸福你现在觉得平凡,但等到你失去它的那一天,你会觉得它是如此的珍贵。082.
人生值得关注的事少之又少,我们就才区区3万多天,每天睡觉耗去了三分之一,每天做些无聊的事情,又耗去了一些时间,你还天天关注这、关注那,那其实线.
088.人承认自己是有限性的,于是承认你的逻辑是有限的、承认你的理性是有限的、承认你的阅读是有限的、承认你整个人就是在偏见之中,你这一生就是在走出偏见。
从逻辑上来说,光明跟黑暗其实不是二元对立的,因为所有的黑暗不过是光明的缺乏,所有的邪恶也都只是对良善的背离。因此,只有追求良善,在逻辑上才是自洽的。
真正的勇敢,其实是对良善的坚持。这种坚持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是也许大多数人并不期待这种幸福。
低垂的麦穗跟高傲的稗草其实长得很相似,很多人可能区分不出来,但是一个硕果累累,而另外一个是具有破坏性的杂草。所以是虚心地承认自己的有限,还是虚荣地认为自己无所不能,这是我们一生要去思考的线.
笛卡尔所说的“我思故我在”,这个很对。但是“我思故我在”经常让我们沉浸于一种幻想之中,就是我只要思考到了我就能做到,但其实不是这样,你思想过深刻的东西、你说过深刻的东西、你感动过深刻的东西,你为你自己所说的感动了,你就真的觉得自己做到了。
人,认清自己是最难的,所以每天我们需要学习如何去认清自己,因为它太难了。093.
随意吸毒不叫自由,可以控制自己不去沾染毒品才是自由;任意更换性伴侣、始乱终弃不是自由,可以约束自己的欲望才叫自由。
我个人其实不太相信天道酬勤,因为如果你相信天道酬勤,很容易导致走向骄傲,或者走向虚无。
所以我个人,其实是更倾向于一种悖论式的命定论。人生中大部分的事情是你决定不了的,但是你自己一定要尽力而为。
我们一生中95%的事情可能是自己决定不了的,但是我们依然要用5%的努力去撬动那95%你无法决定的事情。
我们每天都会创造一个新的故事,这个故事不是喜剧也不是悲剧,是悲喜剧。活好当下,做好每天该做的事。
一个真正有韧性的人,他的姿态一定是谦卑,因为人的本性就是骄傲和傲慢,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这是人不快乐的根源。
我曾经碰到过一个学生,他的遭遇真的让我感动:高考没考好,有人跟他说,你只要交钱就可以先上车、后补票。后来他进入一个学校读书,有学生证、有饭卡、有班级,也有宿舍,每次考试也都一模一样,4年之后也有毕业证。
但这个学生怎么着?他花了一年半的时间通过自考,又重新参加法考,又参加考研。
爱比克泰德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我们登上并非我们所选择的舞台,演出并非我们所选择的剧本”。
很多时候我们经常会羡慕别人的剧本。我有的时候非常羡慕别人的剧本,但是没有谁的剧本值得羡慕,你只能把你自己的剧本给演好。
你有两种选择,一种选择是弃演,一种选择就是把既定的剧本给选好,把它演好。所以希望大家能够演好自己的剧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