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间隔一天之后,我们继续为大家更新“2021年中国内地省份GDP”系列表单,那么相较于上一个版本(1月24日版),今天为大家更新的1月26日版本,基本已经接近本数据的完整状态。
本版本之中,除了新疆、西藏两大自治区相关数据仍为预估版外,其余各省区数据均已更新至地方统计局初核版,可参考性已经大幅提升。所以,我才在本文推送中标注了“31省区版”。有相关使用需求的朋友,基本可以引用今天的数据进行相应的思考或分析。
另外,老朋友们应该已经可以发现,关于上一系列全国代表性省市2022年度地方政府工作报告的分享推送,目前基本小告一段落,接下来的阶段就是2021年各省区分地市GDP数据资料汇总阶段。为了最大程度提升该系列分享效率,在相应推送中我们还一并为大家附上了对应省区和省区代表城市的统计局版年度地区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有需求的朋友可以略作关注。
以下,我们就对今天为大家更新的“2021年中国内地省区GDP数据”进行简要评析——
一、受自2018年开始中国(世界)经济全新趋势变化,叠加2019年开始肆虐全国(全球)的新冠疫情综合影响,中国省区GDP排名在近一两年出现排名变化的情况显著有所提升。参阅上述表格大家也可以清楚发现,2021年度中国内地31个省区当中,就有多达9省区年度全国排名出现变化。
具体来看,包括:湖北、福建、重庆、辽宁、山西、内蒙古、贵州、新疆、天津。这样内地省区如此大规模、集中性出现排名变动的情况,在过去几年时间内,属于相对特殊的情况。另外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上述部分省区的排名变化并非地区综合实力出现质的飞跃,受阶段性经济因素影响情况也很显著。这也意味着,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内,部分省区的排名还将出现持续性变化。
二、另外,除了上述的9省区之外,大家不要认为其余的省区排名就表现十分稳定。从目前的情况看,至少还有上海、安徽、河北、北京、陕西、江西、辽宁、云南等8省区排名在未来可预见的时间内,大概率上排名还将出现变化。值得关注的是,上述8省区排名的变化,呈现两两一组的状态。
也就是说,未来安徽省排名大概率上要超越上海;河北与北京之间的排名可能随时出现阶段性互换;陕西、江西未来较长时间经济总量将较为接近,但长期看江西更进一步的概率整体更高;辽宁与云南之间的排名情况,未来也将基本延续2021年度重庆与辽宁之间排名更替的客观规律,大西南板块经济排名进一步提升。
三、但是,省区经济总量的高低与全国省区排名的上下,归根结底仅仅是GDP单一数据的排序,并不能直接与对应省区的百姓生活水平、便捷性、满足感等指标直接划等号。举个最显而易见的例子,关于目前GDP体量高度接近的两大中部地区,分处北方南方的代表性省份陕西和江西。
未来两省无论阶段性出现经济总量谁高谁低的情况,很难改变的是陕西在高校资源上优势要远胜于江西,而江西在自然环境上的优势陕西也很难超越。再比如说,从省区地理条件和区位情况看,陕西不可避免地只能走省会(西安)独大路线,在当下获得区域资源聚集型资源红利的同时,也需要面临未来全省后续经济总量上限要低于江西的弊端。
而强邻环绕的江西(浙江、福建、广东等)在过去漫长的区域经济发展实践中已经慢慢发现,聚焦南昌并不完全适合省区内部情况更复杂的江西。所以,赣南向南,赣北向北,自谋出路的路线,不是地区执政者拍脑门自己想出来的,而是经过无数的区域经济发展实践和教训后,最终发现最可行的路(赣州全面向南对接广东已成定局)。
换而言之,在区域经济这个领域内,一个地区的发展定位、方向、程度,从来都不是人们想要走哪条路,就能够走哪条路,而是经过了无数的试错之后,发现适合你的路往往就只有那么一条,是你不得不去走的。
四、最后再多聊一句在当下这个少子化和老龄化形势相对严峻,一些关于区域经济出现的争议的个人最新理解。在区域经济这个板块当中,我倾向与认同一个观点——人和不如地利,地利不如天时。
如果觉得不好理解,我这举几个相对“夸张”一些,但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可能发生的假设问题,大家就能明白上面这句线、如果设置深圳特区的时间不是1980年,而是2010年,或者2000年,那么站在2022年的今天,深圳“经济奇迹”是否还存在,大家可以思考。
2、一种观点总认为东北经济近些年的持续放缓是东北官员不行,那么如果将东北从上到下全部官员都换成现在的广东官员,是否东北就可以崛起,大家思考。
3、长三角城市群均衡发展水平公平公认全国第一,那么如果将江浙沪地理位置直接换至川渝城市群的位置,长三角城市群是否还能够强市林立,均衡发展,大家思考。
那么当你能够深入理解上述的这一思维方式核心后你就会发现,过去一段时间国内部分地区地方政府忽视本地区经济发展客观规律,通过盲目扩充地方人口刺激经济发展,反而是另一种维度的消极懒政。这种“懒”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因为从表面上看这种政策不仅显得十分“上进”,甚至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会更接近于“激进”。但是,其本质上更多仍旧是试图通过最简单粗暴的短期内大规模扩大人口增加短期经济数字,但对于这些新增加人口的一系列社会保障与发展预期,地方政府均不承担本应承担的责任。更重要的是,错过了本应用于补足地区经济最重要短板的时间。
如果大家对于上述的区域经济发展思维方式感兴趣的线年度各省分地市经济数据解析系列中,我会根据系列更新的进度,结合不同的省区情况,再酌情为大家做延展,感兴趣的朋友自行关注即可。
临近春节,不少朋友参加春运返乡在即,在此过程中,一定要加倍注意交通和人身安全,平平安安回家去,高高兴兴返程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