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脱欧公投引发伦敦能否保住欧洲金融中心地位的质疑,法国希望提升巴黎的吸引力。
德国柏林一家招聘网站数据显示,在英脱欧公投结果出炉之后,网站迎来英用户访问大潮。
英国真正脱离欧盟或许还要花数年功夫,但旅居海外的英国人却因此叫苦不迭。
BBC民调:近四成英国民众认为该国不可能线参与过这次公投的英国选民表示并不相信英国会真的会脱欧。
欧洲联盟领导人本月29日召开欧盟峰会,设法收拾残局,防止欧盟进一步解体。
黄教安29日在北京钓鱼台召开记者会并表示,当前世界的首要任务是克服英国脱欧冲击。
英国保守党周28日表示,任命首相卡梅伦继任者人选的日期将推迟至9月9日。
反对欧盟的英国独立党法拉吉向欧洲议会表示,英国不会是最后一个退出欧盟的国家。
据最新消息,卡梅伦表示,人员自由往来流动的改革是英国与欧盟未来关系的关键。
英国脱欧公投已过去数日,可这场爆炸性事件的冲击波却似乎一点也没有衰退的迹象。
脱欧派赢了脱欧这步棋,却用不了这步棋,保守党领袖和首相职位成了一杯“毒酒”。
自英国公投确定“脱欧”后,外来移民和少数族裔成为部分“脱欧”派的泄愤对象。
在即将举行的布鲁塞尔峰会上可能会提出关于将英国实际“赶出”欧盟的建议。
一名资深欧盟议员本月27日称,一旦英国退出欧盟,英语可能就不再是欧盟的官方语言。
英国公投退欧的决定可能会致金融市场波动,但英国经济稳健强劲,可以应对将来的挑战。
欧盟领袖将于28日在布鲁塞尔举行峰会,商讨如何应对英国公投脱欧后的局势。
如果谈判就边境管控达成更好的方案,那么英国可以组织第二次公投,以继续留在欧盟。
英国退出欧盟后,如果双方要重新修订贸易协议并寻求新投资的话,中国会成潜在的赢家。
克里姆林宫没有推测英国是否会脱离欧盟,但关注英国当局的声明及其境内局势发展。
俄罗斯总统普京新闻秘书德米特里·佩斯科夫表示,不能将英国脱欧与苏联崩溃直接类比。
提起曾经的伦敦市长约翰逊,外界更多的印象还停留在他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行事风格。
资料图英国媒体报道,包括高盛、摩根士丹利和花旗在内的不少大型投资银行已经开始采取措施,将部分在英国的业务从伦敦转移到巴黎、法兰克福和都柏林等其他欧盟成员国城市,缘由是担心英国“脱欧”让它们丧失在欧洲地区开展相关业务的“执照”。
英国《金融时报》说,奥斯本想做的很简单,平息脱欧引发的金融动荡,安抚投资者。
“英国脱欧的最大赢家是谁?中国”。美国彭博社在英国脱欧公投结果刚公布便下了结论。
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表示,英国已经准备好面对未来,在公投后,仍处于“很强势的地位。
举行第二次公投意味着对“民主投票结果”的挑战,由于缺乏法律支撑等,可能性不大。
英镑资产价格大跌,吓走不少投资者。不过,一些亚洲投资者正盘算进入英国楼市抄底。
接下来,欧盟将与英国协商重构彼此之间的关系,谈判将极为艰难,预计至少耗时两年。
保守党内部“脱欧派”领军人物、伦敦前市长鲍里斯·约翰逊开始拉拢一些“留欧派”人士
据香港《东方日报》6月27日报道,英国已有超350万人网上请愿要求再次举行脱欧公投。但英国议会请愿委员会表示,网上请愿可能存在舞弊,目前已删除逾7万个可疑签名。而首相卡梅伦早前已声明不会重新举办公投。报道称,仅英国居民或英国公民可以参与网上请愿,但议会请愿委员会发现,部分支持再次举行脱欧公投的网民来自美国、德国、法国,甚至叙利亚,其中仅800人居住的梵蒂冈却有超4万个签名。对此,议会请愿委员会目前已删除7.
影子内阁阁员辞职以表达对科尔宾领导英国欧盟公投的不满,最新提出辞呈的是影子内阁下议院领袖布莱恩特,预估将会有更多阁员辞职。
萨曼莎·卡梅伦(Samantha Cameron)在英国脱欧公投期间压力山大
脱欧导致英镑暴跌,而英高度依赖食品进口,所以短期来看脱欧可能导致英食品价格上涨。
“脱欧”连续几天占据国际主流媒体头条位置,但英国民众的关注点似乎正发生变化。
英国公投决定脱离欧盟,首相卡梅伦24日在太太陪同下宣布请辞,政治生涯滑落谷底。
当地时间2016年6月24日,德国柏林,6个欧盟创始成员外长在柏林举行会谈,就英国脱欧一事交换意见。
约翰逊24日表示,英国虽然决定脱离欧盟,但并不会背向欧洲,不会走向孤立主义。
公投结果公布后,卡梅伦发表声明称,英国民众作出了决定,他也作出自己的决定。
英国首相卡梅伦24日在公投结果出炉后宣布将于10月辞职,给英国政坛带来新的冲击。
当地时间2016年6月24日,波兰,波兰极组织——全国反对欧洲一体化运动成员呼吁波兰脱欧。
意大利总理伦齐把欧盟比作需要装修的房子,呼吁欧盟在英国脱欧后作出改变。
投票结果显示支持“脱欧”的票数以51.9%的微弱优势战胜“留欧”票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