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的捷报频传。中国“天眼”、神舟十三号、天问一号、量子计算机、“复兴号”动车……这些国之重器,承载着国人的梦想,彰显了中国的实力。国家发展是近年高考的热门作文主题,今天小优老师给大家分享的就是写发展成果的几种好的方法,一起来学习吧!
孟子曾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木心也说过:“许多‘个人’加起来,便是‘时代’。”人们的意志凝聚起来,就形成了命运共同体。离开了命运共同体的个人,犹如与宏大主旋律脱节的音符下面的小点,微小无力。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我看见中国生产的口罩运往他国,我看见中国的医疗队员驰援国际社会,我看见塞尔维亚总统深情落泪称赞中国医疗队……这些都是中国在抗疫中积极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生动表现,令我动容。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今日世界各国的“互联”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广泛和深入,我国坚持求同存异的方针,坚持走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道路。“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中国合作共赢的意愿随着诗句与抗疫物资一同漂洋过海。面对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维有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合作谋求共赢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墨子曾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我们与他人、与社会紧密相连,负有共同创建美好社会的责任。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上,王源被任命为大使,他立足联合国大会舞台, 面向全球,为世界儿童的未来而努力。我辈青年,当以中国青年之身,担起共创精彩世界之责,彰显我国青年相应国家号召,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贡献。
大唐时代,长帆之下,六次东渡、百折不回的鉴真中下了“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善因,换回了千年之后一箱箱漂洋过海的抗疫物资。大漠风沙之中,马克·波罗的驼铃阵阵,带回了西方世界对东方古国的深深祝福。而今,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我们中国青年想要告诉世界的正是那一句:“消失吧,黑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让我们做新时代的有为青年,共创精彩未来!
可以发现上面这些优秀作文的片段都是通过名言+事例的方式来组织内容的。一方面名言可以使自己的作文显得比较有文采,另一方面事例的支撑使得论述有理有据。二者结合就非常出彩啦!
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从壮年走到暮年,他把一切都奉献给了祖国的科研事业,洪亮的声音,如今变得嘶哑,强健的脚步,早已蹒跚难行。9月,他走了,带着全国人民对他的崇敬与感激,安静地走了。如今,提起FAST,又有谁不想到南仁东?他将他的一生奉献给了祖国,他为我们做出了最好的榜样。
屠呦呦坚守自我,砥砺前行,终于从我国古典文化的瑰宝中找到了青蒿素,治疗了疟疾;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生勤勤恳恳,善于创新,敢于研究,“海水稻”一经提出,便震惊全球;“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中国近代力学之父”钱伟长、“中国之父”钱三强,他们被周总理亲切地称为“三钱”。他们兢兢业业,忠于职守。还有许许多多将生命奉献给祖国与社会的人,都值得我们敬佩。
前辈们走过的路上,留下的不仅有汗水,也有精神。身为新时代新青年,我们的使命是什么?我坚定地回答:不忘初心,努力拼搏,砥砺前行。
于是两弹一星功勋程开甲,放弃优厚的国外待遇,学成归国,献身于我国的核武器研究;于是26岁便登上开山岛一守就是32年的王继才,在风浪拍岸中坚守着他的赤子情怀;于是那个从繁华的城市走进大山深处的徐本禹,用刚刚毕业的稚嫩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责任和担当;于是在殿堂和田垄之间选择了泥泞的秦玥飞,背负着自己的青春,离开耶鲁,在荆棘和贫瘠中俯首躬耕拓荒守梦……
“时节如流,岁月不居。只有不断地革故鼎新,敢为人先,才能在高速发展的国际社会中立于潮头。当彩虹无人机翱翔天际,平均年龄不足25岁的青年创适奇迹;当港珠澳大桥连通此彼,中国智造再上新的阶梯;当嫦娥奔月、天眼开启,少年中国已然焕发生机。五四,教会新一代中国青年先锋精神,以无畏利剑,拭破黑夜无际。
“一个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它才有希望。”青春的我们脚步涉足未知的与土地,传五四之志,携创新而行,方可一路开创。
70年,你有太多的故事已成为。当开国大典上主席宣布“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时,有多少华夏儿女热泪盈眶,一百年所遭受的屈辱在那一刻终于得以洗刷。为了你,他们甘愿吃苦受累,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于是,为了捍卫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他们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为了祖国多出石油,他们天不怕,地不怕,哪里有石油,那里就是自己的家。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铁人王进喜的豪言壮语,至今仍在神州大地上回荡。正是有了这样“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才有了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载人飞船的翱翔太空;才有了“高峡出平湖”宏伟蓝图的实现,震惊世界的港珠澳大桥的胜利竣工。
上面这几段优秀作文的选段,我们可以发现他们在写的时候基本上都是用非常简单的一两句话就将事例的关键总结了出来,并以同样的方式将同类型的作文素材结合,以排比的方式来论述观点。精简事例可以让素材的使用更能突出重点,排比能够增强气势,使得这种对于大境界大主题的论述更有力。
千禧之年来到这个世上,来到这个中国的我,见证了许多许多中国在新世纪写下的篇章,牙牙学语时,杨利伟乘神州探苍穹,开启了中国载人航天的新历程;总角之年,看到了电视屏幕上点起的奥运圣火,桌上的电脑,换了一台又一台,互联网的速度越来越快;量子通信的突破,5G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的应用,快捷支付的广泛普及等等,至今仍在改变着我的生活。更重要的是,中国已经慢慢站起来了:高铁由输入变为技术、中国标准的全套输出;面对别国的攻击,我们敢于举起铁拳,予以反击。中国的成长与我的成长何其相似:一路走来,既不泛磕磕碰碰,更多的是繁花似锦、暖阳和风。
人要发展就要勇于尝试,敢于挑战;同样,国家要强大也须得勇敢地探索。你们可曾想过,曾经一无所有的中国航天进行了“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公路“村村通”将近完成,如今网民规模已经超过全国人口一半,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每一次零的突破都彰显了中国前进的自信、活力与魄力。
顺着时间的轨道,回到我初中的时候,国家发射了天宫一号,并且首次进行了太空授课;那时“公路村村通”基本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当我升入高中,国家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互联网普及率超过全球平均水平!也因为那时的扶贫政策,今日我国恩格尔系数进入了全球0.2%—0.3%的富足区间——中国更好了,百姓更幸福了!——正是一代代人怀揣的追梦之光,才得以照耀今日之中国,逐步圆梦。你看看我的时代,是上海洋山自动化码头那些平均年龄不超过22岁的青年工匠之梦,是以宋玺为首的90后赴亚丁湾青年的维和之梦……正是这些青年的追梦之光,照耀九州,促祖国发展。愿你怀揣追梦之心,以青年的热血与奋进之力,不断前行!
在我成长之时,我的梦也在悄然成长,而新世纪的中国亦在历史的进程中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追梦途中,我与中国相伴。
当“天宫一号”遨游于浩瀚的宇宙之中,首次太空授课的观众中有我充满渴求的身影。我是多么希望能够投身于我最为热爱的航天航空事业,以我个人学识,让中国的旗帜在无垠的宇宙之中飘舞!而在我醉心于学习,向着未知的太空进发之时,中国亦在追梦的路上前行、拼搏、创造:互联网高度普及、精准扶贫开始推动……
这种方式是按时间顺序,全方位多角度列举中国发展的变化,并在事例中加入自己的论述,事例的大量列举能够显示出素材的充沛和大量的论据,论述能够避免事例停留在素材堆砌层面,将事例与观点结合,使得作文论证更到位更深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