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无论是西安文旅行业以及健身产品的红火,还是老字号融入国潮的新玩法,都有利于促进消费,推动经济发展。下面就跟小编一起看一看本期的旅游新闻吧!
5月18日晚,西安北院门回坊文化风情街上行人熙熙攘攘,它的别称“回民街”更为游客们所熟知。
“西安人的城墙下是西安人的火车,西安人不管到哪都不能不吃泡馍……600年的城墙如今让你随便触摸,西安的小吃足够让你变成吃货。”在地镶青石、铺悬金匾的街上,这首歌仿佛在单曲循环播放,唱出了西安的魅力和活力。为了招揽顾客,商家有的在店门口用假山营造出“高山流水”意境,有的将花馍、烤馕等美食摆放得错落有致,还有的用快板、叫卖声介绍本店特色,一派红火景象。
湖南人张先生以前来过西安,这次是专门和几个朋友故地重游,除了“回民街”还去了大唐不夜城等地。为了有更好的体验,他们专门选择“五一”后错峰出游。他说,古都的文化底蕴是别的地方不可替代的,在西安的旅游过程也很舒适,给他留下了美好印象。
为给八方来客提供多元化、个性化消费场景和体验,西安正在举办“盛世全运·嗨购西安”2021西安消费促进年活动。据介绍,今年总共将举办12场主题促销活动,预计参与企业达300余家,参与商户突破1万家,支持企业开展促销活动1000余场,活动将惠及消费者800万人次以上。
今年9月,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将在西安举办,这是国内规格和竞技水平最高、规模最大、辐射带动作用最强的综合性运动会。“十四运”的筹办,既为西安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增添了动力,也带动运动休闲成为新的消费热点。西安市近期出台《推进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加快推进“全国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建设,计划到2022年体育产业规模突破200亿元,城镇人口年均体育消费突破2300元,充分发挥体育消费对经济社会的拉动效应。
在西安老城根商业广场的下沉式篮球场上,一群运动爱好者正在尽情挥洒汗水,篮球场周围是各种体育运动品牌的招牌。相较于单纯的买东西,如今人们更重视购物的体验和感受。商家是聪明的,在寸土寸金的商场边搭建篮球场,能够提供运动衣、运动鞋等商品的使用场景,进而扩大消费量。附近的龙湖西安大兴星悦荟商场也有很大一块区域主打“运动轻休”概念,记者注意到不少品牌的宣传语中都突出一个“潮”字。
特步(中国)有限公司将运动产品细分为大众运动、时尚运动、专业运动等市场,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该公司陕西区域营销总监焦金龙告诉记者,今年不少单品的销量增幅都超过10%,远超此前预期。究其原因,他认为一方面是因为“国潮风”趋势下国产品牌的努力更受认可,消费者购物更趋理性,特别是“90后”“00后”更加关注产品本身的质量和消费体验,不再盲目崇拜国外品牌;另一方面是因为随着网络影响和物流的便捷,西安等二线城市与北上广等时尚前沿的差距越来越小。
短评:西安红火的文旅行业、丰富的体育产品为顾客打造了一个良好的消费体验环境,极大释放了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为西安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增添新活力。
“不好意思,‘李白’的‘皮肤’凤求凰实在太抢手,这系列男鞋就剩最大和最小号了……”走进位于北京前门大街的百年老店内联升,店员正指着一双布鞋抱歉地告诉顾客。这是一款与知名手游合作的联名布鞋,鞋面上精致的凤凰刺绣展翅欲飞。
“头顶马聚源,脚踩内联升,身穿瑞蚨祥,腰缠四大恒。”这首民谣反映了老字号在老北京人心中的地位。去年8月,内联升在北京长楹天街购物中心开了首家生活体验店,打破“三尺柜台”的刻板印象,主打国潮与国风,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展现手工布鞋的独特魅力。
“手游联名款布鞋一共做了2000多双,现在只剩不到70双,游戏玩家是购买主力。”内联升鞋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程旭说。在这位“80后”老字号负责人看来,不少年轻人觉得“老字号”更适合长辈,与他们的审美要求和生活习惯相距较远。“在坚守传统中探索品牌年轻化转型,是内联升目前最重要的工作之一。”程旭说。
主打舒适、制作朝靴起家的内联升有着严格的工艺标准。手工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独一份儿”的优势更是让品牌有浓厚的文化味道。内联升有手工布鞋、手工皮鞋、冷粘布鞋与冷粘皮鞋等4个主打产品线,其中手工布鞋的销售占比达60%。
2018年,为吸引年轻人走近老字号、了解老字号,内联升在产品创新上做努力,将一个鞋盒造型的快闪店开进三里屯太古里,成为京城老字号试水快闪店第一家。在潮人汇聚的三里屯,这次活动打破了人们对老字号的刻板印象。“短短10天快闪,日接待量2万人次,最高峰时一分钟进店70人次。热闹的场面证明,老字号玩时尚也能被年轻人认可。”程旭说。
这次活动是内联升与高校的合作。2017年底开始,北京工商大学张景云教授研究团队针对老字号时尚化转型中面临的困境开展研究,并量身定制了策划方案。自快闪开始,内联升开启了从“朝靴”到“潮鞋”的逆生长之路。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货品牌通过跨界IP合作对接年轻消费群体开展创新,对接经典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影视和动漫剧情或与联合文创品牌是常用的方法,不仅能提升品牌的活跃度,品牌间还能相互借势,促进流量转化。不管是老品牌还是新品牌,都需要紧密围绕消费者需求,将专业精神和工匠精神落实到工作中,在做精做细方面下功夫,才能把品牌做强大做长久。”张景云说。
2016年7月,内联升与国漫《大鱼海棠》合作的第一批300双联名女鞋,开售不到18个小时即售罄。此后很长一段时间,这款女鞋都是内联升电商平台的爆款。热播剧、当红综艺、纹身师、故宫、迪士尼……内联升的跨界之路越走越宽广。
“选择不同的IP,是为了提高年轻消费者与内联升的匹配度。”程旭介绍说,与《如懿传》合作的联名款吸引了剧迷和喜欢中式风格的女性,与故宫的合作款针对大学生和文艺青年人群,与知名纹身师的合作款吸引了更年轻化、更潮的受众。近三年,内联升全年销售额均超亿元。
5月20日,程旭携旗下潮流副线“大内联升”参加了伦敦时装周2021Fashion Scout中国行,展现中国老字号为年轻化、国际化转型所做的努力。
“我是‘70后’,我们成长的年代物质相对匮乏,有同龄人会认为一些国外品牌是品质的代称。但现在的年轻人不一样,他们对中国制造、国货的认同度越来越高。”北京老字号协会副秘书长孙月婷说,国潮给老字号带来了巨大机遇。
她建议京城老字号掌门人:先不要一味去学别人,而是把自己品牌上百年的历史档案看一看,老字号品牌有着巨大价值,不仅在于商业层面,更在于历史文化的传承。
在变与不变的平衡中探路,在保护性发展中创新,是每个老字号的课题。北京稻香村的一位传承人给孙月婷举了个例子:老北京人爱吃的自来红自来白月饼,怎么减油减糖?降了油皮易干,降了糖容易坏。
“为啥坚决不让皮干呢?因为有青红丝的果脯切成细丝点缀在里面,虽然不贵,但这是传统,这位老师傅希望顾客吃到他做的糕点时,里头的青红丝还是新鲜的,经过千百次的实验才把油降了下来。”孙月婷感慨地说,这即是传承中创新。
而对于内联升来说,质量依旧是第一准则。“一双手工千层底布鞋,总工序要上百道,最快需要3天时间能做好。鞋底制作需要30多道工序,鞋底每平方寸不多不少正好81针,整双鞋至少2100针。”程旭说,近几年,内联升的非遗传承人正利用新材料和新技术进行产品创新,“在我们和综艺节目《国家宝藏》的联名系列里,有一款越王勾践的鞋就运用到新材料的工艺。”
既有产品端的革新,也需在传播赛道上努力。去年,线下门店受疫情冲击严重,程旭带着员工们摸索着开了直播,迅速尝到甜头。“今年4月15日,我们东四店抖音直播单场销售23000元,差不多是实体店4天日均销售额的总和。”北京内联升东四店店长于萍兴奋地说,“现在平均每天直播6个至7个小时,无论是线上销售还是线下引流,效果都非常好,直播时我们不断对手工布鞋的工艺和保养知识进行讲解,也让不少年轻人‘路转粉’。”
“目前,电商渠道占内联升总销售额的三分之二,其中天猫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50%。”程旭说,作为一个经营实体的企业,要紧跟顾客步伐改变销售策略。
老字号正不断解锁“国潮”新玩法。王致和推出卡通人物形象“王小和”;全聚德推出“萌宝鸭”形象,并在前门店开设“品·味”光影主题餐厅,通过智能化技术构建沉浸式体验氛围;内联升和北京同仁堂分别推出了“小字号”副线“大内联升”和“知嘛健康”。5月上旬,北京稻香村、便宜坊、菜百、珐琅厂、百花蜂业、一得阁、北冰洋等10家老字号携众多优质产品在海南海口精彩亮相首届消博会。
近期,《百度2021国潮骄傲搜索大数据》报告显示,国潮在过去10年关注度上升528%,2021年国货品牌关注度达到洋货品牌的3倍。
“在消费升级、产业升级两大趋势下,诸多新国货品牌崛起。”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沈阳说,“未来,国潮不仅仅是某一个IP或者某一种文化,而是一种中国美学和生活理念,伴随着中国的崛起,国潮也将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老字号要打开思路,顺应时代发展,在全媒体时代创新营销方式,需要在销售、宣传、跨界合作、多元化、IP化等方面做更多努力。”孙月婷说。
4月28日,由北京市商务局主办、北京老字号协会承办的“国潮京品节”启动,活动将一直持续到10月份。体验泡六必居腊八蒜、做三元奶茶,学习“国潮京品节安心国货与知识产权”,线上云逛展、云探店……作为其中的重头戏,“五一”假期开展的“前门国潮京品节”举办了国潮老字号市集、非遗文化展等活动,还有5场京韵广和专场演出,活动期间,前门大街的短视频在抖音平台的播放热度超过280万人次。
这些努力,都是为了让消费者在选购时尚好物时更进一步了解国潮设计与时尚品牌的文化风貌,简而言之:种草。
“国潮京品节”活动期间,超市发北京20家门店举办“正青春国货强”,推广10余款新老国货单品,覆盖酒饮、清美、洗涤等多品类商品,累计销售24万余元,同比销售提升58%,环比销售提升185%。
“老字号不仅是民族品牌的源流和象征,还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名片,成为区域品牌、城市品牌的组成部分,相互借势,互相促进。”张景云说。
短评:老字号要打开思路,顺应时代发展,创新营销方式,展现自身独特魅力。当老字号融入国潮,我们将看到老字号以一种新颖的方式呈现在人们面前。
眼下,“全国消费促进月”正在火热进行中,从目前情况看,商家拿出了各种物美质优的产品和服务,配合各地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活动以及真金白银的优惠措施,消费促进月正实现着激发市场活力、释放消费潜力的初衷。
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一,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下,我国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巨大的消费潜力,正是化解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制胜法宝。
把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增长拉动力,把潜在的消费倾向转化为现实的消费活动并非易事。近段时间,我国密集出台了许多鼓励消费的政策,各地纷纷开展消费月、消费季,发放消费券、消费补贴等活动,这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引导消费,增强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和消费能力。
从长期看,消费需求的有力释放还需要多方面持续发力。其一是不断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居民收入,并改善收入分配,同时不断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减少百姓的后顾之忧,让人们有钱消费,更有意愿消费。其二是从供给侧发力,从产品和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上为消费者提供更丰富的选择。特别是疫情平稳后,一些新的消费潜力值得深挖,比如有些在疫情时受到冲击的行业,会出现补偿性消费;一些以人和人的密切接触为主的消费,会有替代性的消费形态出现;人们对与健康生活相关的新型消费需求不断提升等。各相关部门和各地应创造更好的条件,引导商家充分挖掘这些市场信号,顺势而为,创造出更多触发消费者消费意愿的新产品、新服务,打造消费新热点。
短评:目前随着我国出台众多鼓励消费的政策,各地纷纷积极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创造更多触发消费意愿的产品以释放消费需求,推动经济增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