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明确扩大内需的总体要求和具体方案,其中多处就扩大文化和旅游消费做出相关工作部署。
规划纲要提出,要完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推进优质文化资源开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鼓励文化文物单位依托馆藏文化资源,开发各类文化创意产品,扩大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大力发展度假休闲旅游。拓展多样化、个性化、定制化旅游产品和服务;加快培育海岛、邮轮、低空、沙漠等旅游业态,释放通用航空消费潜力。
此外,规划纲要还提出培育“互联网+社会服务”新模式,鼓励发展智慧旅游、智慧广电、智能体育;拓展共享生活新空间,鼓励共享出行、共享住宿、共享旅游等领域产品智能化升级和商业模式创新,完善具有公共服务属性的共享产品相关标准;加快高品质、各具特色的旅游景区、度假区、休闲街区建设等。
随着文化和旅游部印发新版旅行社、旅游景区等文化和旅游场所疫情防控相关指南,“通信行程卡”服务正式下线等一系列优化疫情防控的举措不断推出,业内人士预测,元旦春节假期,探亲、度假客流将有显著增长,冰雪游、暖冬游等有望迎来实质性复苏。
为进一步激发人们的出游热情,已有不少省市陆续发布冬季旅游优惠措施及活动:北京启动2022冰雪文化旅游季,推出戏冰雪、享私汤、品暖锅、赏冰灯、乐采摘、微度假6个板块近60项活动,并已于13日恢复跨省团队游及“机+酒”业务;贵州在今年12月16日至明年2月28日期间面向游客推出“一免三减半”优惠;四川发放“亿元”文旅专项消费券,对旅行社组织接待旅游团队、冬季旅游增开航线航班进行奖补。广西在今年12月1日至明年2月28日期间推出160多家景区首道门票免费等优惠措施。
本周,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2022智慧旅游适老化示范案例名单。入选2022智慧旅游适老化示范案例的共10个,包括 “乐游上海”让老年人共享数字化便利、“畅游平潭”助力老年人无忧出行、扬州瘦西湖打造智慧适老新模式等。推出这些示范案例旨在推动各地通过数字赋能提供更多适老化智能服务产品,让老年群体享受更便捷、更有温度的智慧旅游服务。
12月12日,文化和旅游部就《导游等级考核评定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3年1月10日。
据了解,此次修订涉及完善章节结构、调整实施主体、规范相关表述、细化考评规则、明确考评频次、取消语种设置6个方面,具体包括:导游等级考核评定工作的实施主体拟由“全国导游人员等级考核评定委员会”“省级导游人员等级考核评定办公室”等调整为“国务院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省级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拟明确每2年组织一次中级、高级导游等级考核评定,每4年组织一次特级导游等级考核评定;拟对导游等级进行统一划分,不再区分语种要求等。
中国旅游研究院近日发布的《中国出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22—2023)》提出,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出境旅游损失巨大,出游人数累计减少4亿人次以上。尽管冲击严重,但出境目的地依然普遍看好中国出境市场前景,持续为市场的未来复苏做准备,出境市场主体也“内转”“外拓”寻求生机。
报告说,受访者中,期望选择的出境旅游目的地以欧美、东亚以及我国港澳台居多,与2021年相比,选择欧美作为出境游目的地的受访者比例提高了26%,远程目的地开始进入游客的视野甚至成为优先选项,“旅游产品的性价比”成为受访者最重视的因素。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日前宣布更新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绿色名录。我国包括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吉林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神农架国家公园等在内的11处自然保护地入选,为世界自然保护提供了宝贵的“中国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