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网站首页国内新闻国际新闻时政新闻军事新闻时事新闻科技新闻房产新闻教育新闻旅游新闻
相关文章
 202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2022年终盘点】加快实现高…
 科技早新闻来了|2022-1-31
 2022经济前瞻 推进科技政策扎…
 “202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
 2020年房价走势到底如何深度…
 报告称2020年中国房价将从55…
 2020年房价走势已明确专家:…
 2020年房价最新消息:没有买…
 2020房价走势如何从这几点才…
 年终盘点 2019中国家长关注的…
 新扩建9所学校……雨花区教育…
 解析当下教育者最关心的热点…
 2022年全球教育技术政策十大…
 你关心的教育热点问题都在这…
 最新旅游资讯_旅游攻略_新闻…
 旅游热度不减 央媒持续关注……
 旅游新闻速览丨工业旅游、城…
 旅游--中国网浙江新闻
 最新旅游年资讯新闻_旅游年热…
 台湾与大陆成为今天这种局面…
 重磅!官宣确认!今天起大陆…
 今日起这一产品暂停对台出口…
 官方明确宣告:今天起大陆台…
 大陆今天本土病例“零新增”…
 庞大集团原实控人庞庆华被通…
 深圳今日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
 这几天发生的重大新闻有哪些…
 江西南昌发生一起重大道路交…
 巴西再次发生激进分子攻击记…
 直播预告|国际中文教育学科…
 CCTV-中文国际
 中文国际频道:全球第一“新…
 《国际中文教师证书》面试直…
 直播课教学汉语太学帮你轻松…
 首艘国产航母最新动态曝光 内…
 两大好消息!中国航母福建舰…
 005型航母已曝光?排水量达1…
 喜讯!中国首艘国产弹射型航…
 中国航母未来可期!这5大“国…
 从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阔步迈…
 电视专题片《永远吹冲锋号》…
 强化责任担当 坚持真抓实干(…
 我国“十四五”期间将持续推…
 上海松江区——创新动力强劲…
 寒假提分神器:写好作文无非…
 时事点评 美国借巴西版“国会…
 【香港观察】观察香港时事动…
 地区新闻点评 16亿元消费券 …
 时政评论
专题栏目
网络
您现在的位置: 时事新闻网 >> 科技新闻 >> 正文
高级搜索
202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1/13 9:06:52 | 【字体:

  1月12日,数百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2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当日在北京揭晓,每一项科技进展都是我国2022年科技成果的优秀代表,展现了我国强大的科技实力。

  202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分别是:中国天眼FAST取得系列重要进展;中国空间站完成在轨建造并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我国科学家发现玉米和水稻增产关键基因;科学家首次发现并证实玻色子奇异金属;我国科学家将二氧化碳人工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我国迄今运载能力最大固体运载火箭“力箭一号”首飞成功;“夸父一号”发射成功,并发布首批科学图像;新技术可在海水里原位直接电解制氢;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实现重大突破;“巅峰使命”珠峰科考创造多项新纪录。

  记者从中国科学报社获悉,该奖项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承办。另外,首个完整人类基因组序列公布、人造心脏研究取得重要进展、人类首次成功改变小行星轨道、猪蛋白角膜让人重见光明等入选2022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202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有4项属于航天和太空探索领域,2022年是我国航天和太空探索突飞猛进的一年,其继续保持世界领先。

  比如,中国空间站完成在轨建造并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11月30日5时42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自主快速交会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加上问天、梦天实验舱,神舟十四号、天舟五号飞船,空间站由此形成“三舱三船”组合体,达到当前设计的最大构型,总重近百吨。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于11月30日清晨入驻“天宫”,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相聚中国人的“太空家园”,开启中国空间站长期有人驻留时代。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史上首次两个航天员乘组在太空会师,也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空间站迎接神舟载人飞船来访。

  再比如,我国迄今运载能力最大固体运载火箭“力箭一号”首飞成功:2022年7月27日12时12分,由中科院力学研究所抓总研制、中国迄今运载能力最大的固体运载火箭“力箭一号”(ZK-1A)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以“一箭六星”方式将六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力箭一号”运载火箭首次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作为中小型卫星发射优先选择,其丰富了中国固体运载火箭发射能力谱系。该款火箭是四级固体运载火箭,起飞重量135吨,起飞推力200吨,总长30米,芯级直径2.65米,首飞状态整流罩直径2.65米,5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1500公斤。

  “夸父一号”发射成功,并发布首批科学图像:我国综合性太阳探测专用卫星“夸父一号”首批科学图像于2022年12月13日在北京正式对外发布,包括“夸父一号”自成功发射以来的3台有效载荷在轨运行两个月期间获取的若干对太阳的科学观测图像,这些成果实现多个国内外首次,在轨验证了“夸父一号”3台有效载荷的观测能力和先进性。

  基础科学是现代科学的基石,也是实现科学变革的突破口。2022年,我国在基础科学领域也取得了重大突破。比如,2022年8月12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创造场强45.22万高斯的稳态强磁场,超越已保持了23年之久的45万高斯稳态强磁场的世界纪录。

  国家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研制,此次国家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的混合磁体在26.9兆瓦的电源功率下产生45.22万高斯的稳态强磁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为我国科学实验极端条件建设乃至世界强磁场技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有利于科学家发现物质新现象、探索物质新规律。

  2022年,我国农业科技也取得了重大突破,有利于保障粮食供给,端牢中国饭碗。比如,2022年我国科学家发现玉米和水稻增产关键基因:玉米、水稻和小麦是迄今驯化最为成功的三大农作物,为全人类提供了50%以上的能量摄入。由于它们的驯化地区、祖先各不相同,形态习性各异,其驯化过程是否遵循共同的遗传规律在科学界长期存在争论。2022年3月25日,《科学》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杨小红/李建生与华中农业大学教授严建兵联合团队的研究论文。经过三代科学家18年研究发现,玉米基因KRN2和水稻基因OsKRN2受到趋同选择,并通过相似的途径调控玉米和水稻的产量。该团队进一步在全基因组层面阐明了趋同进化的遗传规律。据介绍,这一成果不仅揭示了玉米与水稻的同源基因趋同进化从而增加玉米与水稻产量的机制,为育种提供了宝贵的遗传资源,而且为农艺性状关键控制基因的解析与育种应用,以及其他优异野生植物快速再驯化或从头驯化提供重要理论基础。

科技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科技新闻:

  • 下一个科技新闻: 没有了
  •  
     栏目
    普通科技新闻 202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 (01-13)
    普通科技新闻 【2022年终盘点】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01-13)
    普通科技新闻 科技早新闻来了|2022-1-31 (01-13)
    普通科技新闻 2022经济前瞻 推进科技政策扎实落地 让科技创… (01-13)
    普通科技新闻 “2022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华中农… (01-13)
    普通科技新闻 寒假提分神器:写好作文无非是做好这两件事 (01-12)
    普通科技新闻 时事点评 美国借巴西版“国会山骚乱事件”指桑… (01-12)
    普通科技新闻 【香港观察】观察香港时事动态分析点评热点事… (01-12)
    普通科技新闻 地区新闻点评 16亿元消费券 为浙江消费回暖添… (01-12)
    普通科技新闻 时政评论 (01-12)
    普通科技新闻 2021年中国8大科技成就!人造太阳、深海一号 … (01-11)
    普通科技新闻 仰望苍穹、俯瞰大地、下潜深海……盘点2021年… (01-11)
    普通科技新闻 中国最顶尖科技成果:天眼、北斗落选不是芯片… (01-11)
    普通科技新闻 中国空间新技术试验卫星第二批科学与技术成果… (01-11)
    普通科技新闻 中科院公布“成绩单”中国拿下世界52项第一人… (01-11)
    普通科技新闻 以科技创新助力高质量发展 (01-11)
    普通科技新闻 【浪潮集团高质量发展之科技创新篇】加强关键… (01-11)
    普通科技新闻 兰溪市青少年宫:科技助力“双减”有实招 (01-11)
    普通科技新闻 47秒|日照莒县人民医院开展“8S”精益化管理… (01-11)
    普通科技新闻 学生科技发明创新活动有了自己的“家” (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