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4日,萧山发布《萧山教育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2023—2027年)。《方案》中提出,未来5年萧山教育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通过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施6大行动、20项攻坚任务,明确30项工作目标,推动区域教育“一年开新局、三年争先进、五年成示范”,通过5年努力,在全国率先建成现代化的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擦亮“尚学萧山”城市金名片。
《方案》发布,掷地有声,在行业引起广泛关注。那么作为萧山的家长可以从措施中获取哪些利好?橙柿互动记者根据萧山区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副区长扬新程以及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章建平的发言稿结合《方案》进行重点解读。我们不妨一起来看看。
萧山正在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都市中心城区样板。教育作为城市的软实力和竞争力,必须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推进硬件与软件“双提升”,教书与育人“双一流”、学生与家长“双满意”。
应对大班额、大校额的突出问题,计划在三年内,加快推进义务段学校建设新建初中 6所、小学 13 所、九年一贯制学校 6 所,新增学位 45000 个。重点推进高中学校建设攻坚工程,规划改扩建萧山中学北校区,新街高中等8个高中项目。建设全省一流的学术高中 2 所,项目特色学校6所,优质学科基地、科创教育基地各 5 个。
通过名校+新校,高校+新校等模式,计划杭二中教育集团、学军中学教育集团、理想教育研究院各领办一所新设学校,引进北京外国语大学、新教育研究院、西电杭州研究院等优质资源,挂牌共建附属学校,培养一批领头羊。
以小而美的形式同步推进乡村学校建设,力争把每一所乡村学校建成美丽乡村的新地标。
新建城乡“1+1”紧密型教育集团14个,由城区优质新学校选派校级干部、中层干部、骨干教师,进行结对指导,提升南部山区5镇教育水平。
在现有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萧山干训基地的基础上,引进北京师范大学教师培训萧山基地,培育本土校长和骨干教师。
制定校长和优秀骨干教师交流轮岗计划,推进城镇学校、优质学校的骨干教师向乡村学校和薄弱学校流动。
实施 “名教师、名校长、名班主任”星级制改革,到2027年,新培育市级及以上名优教师不少于600名,其中新增特级教师数在现有基础上实现翻一。
将与中国教育学会共建“基础教育现代化综合实验区”,推进学生综合评价改革、护航心理健康、助力民办教育。
优化家校社关系,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合力,针对学生心理健康、青少年体育运动等堵点,采取有效措施,让每个孩子都拥有阳光的心态,强健的体魄,确保孩子在学校吃得香、回家睡得早,努力让书包轻下来,“小胖墩”,“小眼镜”少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