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网站首页国内新闻国际新闻时政新闻军事新闻时事新闻科技新闻房产新闻教育新闻旅游新闻
相关文章
 经济运行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经济_新华网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重磅!即日起上虞区内商品房…
 首拍小讲堂:怎样查房子有没…
 买房网签怎么查询
 筑牢思想根基 凝聚奋进力量
 新闻联播观后感100字(五篇)
 感悟思想伟力共谱教育华章
 外媒:夏季旅游出发啦!美国…
 美国旅游局最新旅游数据:机…
 新消费日报 今年前2个月我国…
 2020-11-11 新闻和报纸摘要全…
 2020-11-18 新闻和报纸摘要全…
 2020-11-4 新闻和报纸摘要简…
 书评:读懂新闻别让真正的新…
 看了汪小菲的新闻后明白了真…
 “新黄色新闻”短视频并不会…
 国际观察丨2020重演?拜登特…
 免签再加六国 添柴入境游
 每日国际新闻一览
 最新动态丨俄白总统达成共识…
 最新消息传出俄罗斯战术突然…
 最新军事新闻:俄国防部宣布…
 凝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
 10月19日新闻、10月19日新闻…
 认真高质的复盘观者寥寥无几…
 新闻联播正式播出时间
 新闻联播几点开始(新闻联播几…
 最近综艺云南卫视(云南卫视…
 楼市最新定调来了!这个提法…
 “新规”出台2021年起夫妻离…
 【法治资讯】2021年房屋产权…
 幼儿园惊人事件曝光:3岁女童…
 幼儿园虐待事件曝光!上海多…
 西安一幼儿园百余名儿童感染…
 赴美旅游签证费略升100元
 2017年(广州领区)美国旅游…
 华盛顿旅游攻略:好玩且不花…
 电影《第二十条》热映 最高检…
 2020时事政治热点50条-时政热…
 伏笔早已埋下!解读上海国际…
 2021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内容论…
 人民日报社简介
 人民网:稳字当头报道全国两…
 新闻中心 - 中文国际 - 中国…
 中文国际-中国新闻60分
 国际)联合国中文日:中文魅…
 最新全球战事动态山雨欲来风…
 最新消息来了军事冲突升级!…
专题栏目
网络
您现在的位置: 时事新闻网 >> 科技新闻 >> 正文
高级搜索
经济运行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3/9 19:02:47 | 【字体:

  今年以来,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落实各项惠企政策,更好服务沾化经济开发区企业,推动开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图为日前,在位于沾化经济开发区的山东滨州健源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正在生产线上作业。贾海宁 李秀玲摄

  临近年底,各方高度关注中国经济运行态势。国家发展改革委12月19日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回应了当前中国经济的热点问题。

  “中国经济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持续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取得了来之不易的发展成绩。”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在会上表示,随着经济动能持续恢复、各项政策接续推出、政策效应逐步显现,我们有条件、有能力统筹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

  梳理当前经济运行数据,生产、消费保持较快增长;稳投资力度加大;外贸进出口保持增长;生产经营活动预期向好……“综合目前掌握的情况,经济运行延续回升向好态势。”李超说。

  以工业为例,今年以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企业效益逐步恢复。从10月数据看,工业企业利润已连续3个月保持同比增长,超过七成行业利润有所改善。

  “这主要得益于两方面因素。”李超分析,从需求端看,内需恢复拉动了企业收入增长。随着宏观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内需恢复、订单增加带动工业企业销售增长,规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连续4个月保持在97%以上,企业营业收入连续4个月回升。

  从供给端看,企业单位成本不断降低。各项助企惠企政策落地落细,有效降低部分要素成本和税费成本;再加上企业生产不断恢复,规模效应有所增强,降低了工业企业单位成本,推动提高企业利润率。规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已连续4个月同比下降,营业收入利润率连续3个月同比提高。

  “企业利润增长,意味着更有条件增加劳动者收入、实施扩大再生产,进而为扩大国内需求、改善民生福祉、增强发展动力提供支撑,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李超说,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近期物价走势颇受市场关注。1—11月,食品价格与去年基本持平,涨幅为近十年较低水平。

  “究其原因,主要是受输入性、周期性、季节性等因素叠加影响,猪肉、蔬菜等价格去年基数较高、今年高位回落。”李超说。

  具体来看,今年生猪、猪肉市场供应充足、价格低位运行,11月猪肉价格同比下降31.8%;鲜菜供给充足且国内物流配送畅通,10—11月平均价格同比下降1.6%;粮食、食用油价格总体平稳,对食品价格的影响远小于去年。

  “从后期看,我国农产品市场供应充裕,产销衔接畅通,市场秩序良好,食品价格具备平稳运行基础。”李超表示,随着输入性、周期性、季节性等因素有所改变,基数效应逐步减弱,商品服务需求持续恢复,预计明年CPI将温和回升。

  不久后将到来的元旦和春节是重要节假日,也是民生消费旺季。国家发改委高度重视“两节”期间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近期加强市场价格监测,指导各地深入评估节假日人员流动及消费变化趋势,提前组织货源,充实小包装成品粮油、猪肉、北方冬春蔬菜等储备,扎实开展产销对接、畅通物流等方面工作。

  “从当前形势看,2024年‘两节’期间,粮油肉蛋菜市场供给充裕,保供稳价工作具有良好条件。”李超表示,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确保“两节”期间重要民生商品市场供应充足、价格基本平稳,为广大群众欢度节日营造良好环境。

  中国多地正经历寒潮低温天气,能源供应形势如何?能否保障群众温暖过冬的用能需要?

  数据显示,目前,全国用电用气需求处于历史高位。12月17日,全国最高用电负荷12.42亿千瓦、用气量14.23亿立方米,分别比去年供暖季峰值高出8300万千瓦、1.08亿立方米,创下供暖季历史新高。

  “入冬以来全国能源保供总体形势良好,各项工作平稳有序,群众用能需要得到较好保障。”李超说。

  具体来看:能源生产供应有保障。进入供暖季以来,全国煤炭产量保持高位;日均发电量255.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7%;天然气供应充足,日均供应量12.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8%。

  资源储备有保障。目前全国统调电厂存煤保持在2亿吨以上、可用26天。全国煤电非计划停运和出力受阻容量处于历史同期较低水平。天然气储备能力较去年大幅提升,地下储气库、LNG储罐可动用气量均处于较高水平,成品油库存保持高位。

  民生用能有保障。相关部门提前落实民生保供资源,签足签实发电供热用煤、天然气中长期合同;督促各地切实担起民生用能保障主体责任,压实供能供热企业直接保供责任。

  李超表示,国家发改委将加强统筹协调,切实做好今冬明春供暖季能源保供各项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安全温暖过冬。(李婕)

  3月7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上空,一群雨燕飞过蓝天,衔来春意渐浓的讯息。王路还提到,要坚持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形成新材料产业发展的大布局等。她建议,进一步提升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功能,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加快培养复合型人才,推进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万泉代表表示,近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一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科技创新对产业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增强。

  过去一年,我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乡村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科技和装备支撑稳步增强,农业绿色发展步伐加快。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如何持续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本刊特邀请代表委员畅谈观察和思考。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眼促进农民增收,壮大乡村富民产业,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培养用好乡村人才”。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农村养老服务补短板力度”。据统计,我国60岁及以上农村老年人口达到或超过1.3亿人,占全国老年人口的46.4%,占全国农村人口的26.5%。农村养老是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薄弱环节。

  王德保透露,中心将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发挥河套合作区的区位优势,协同香港、面向全球,在河套合作区建设大湾区国创中心国际总部。

  “主轴承的服役寿命与可靠性受到材料、设计、制造技术等多种关键因素制约,研制难度随尺寸增加而倍增。

  为加大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力度,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

  文生视频、智能家居、智慧工厂……近年来,人工智能发展速度之快、应用范围之广备受瞩目。

  月表可开采资源均赋存于月壤/月岩地层中,月球采矿是典型的多资源共采问题。

  科技部部长阴和俊围绕科技如何支撑高质量发展、怎样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等线

  今年2月底,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郑仕标教授团队提出的“玻色编码纠错延长量子比特寿命”研究成果,入选2023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在辛锋看来,中央企业在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方面,拥有多方面独特优势。为深度融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充分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重要作用,不同领域中央企业持续探索,积淀了许多好的经验和做法。

  李国英介绍,2023年我国共计实施41014个水利工程项目,分为防洪工程、供水工程、灌溉工程、水生态保护和治理工程4类。张玉卓用三个字概括了中央企业今年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高”,即高水平的协同;“质”,即质的有效提升;“量”,即量的合理增长。

  关于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我们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

  手术机器人、远程医疗、可穿戴设备……近年来,数字医疗技术在疾病诊断、临床治疗和患者康复等领域不断开疆拓土,让健康服务更加优质可及。通过照片诊断眼部疾病、利用可穿戴设备实时监测心脏……各种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技术正逐渐成为辅助医生诊断疾病的帮手。

  贾少谦认为:“制造业减少碳排放是实现碳中和的主战场,当下迫切需要培育壮大绿色创新主体,激发绿色转型活力。范飞建议,可根据区域绿色技术发展优势和应用需求,完善绿色技术交易机制,同时布局建设若干绿色技术交易平台,推动绿色技术成果转化。

  “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是我国“双碳”战略实施的一项基础性、前置性的制度变革,不仅彻底打破了“能耗双控”对可再生能源发展和能源化工产业的约束,而且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双碳”战略,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形成零碳经济竞争新优势。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中之重。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为进一步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做好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明确了方向。

科技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科技新闻:

  • 下一个科技新闻: 没有了
  •  
     栏目
    普通科技新闻 经济运行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03-09)
    普通科技新闻 经济_新华网 (03-09)
    普通科技新闻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习发表重要讲话 (03-09)
    普通科技新闻 新闻联播正式播出时间 (03-08)
    普通科技新闻 新闻联播几点开始(新闻联播几点开始播) (03-08)
    普通科技新闻 最近综艺云南卫视(云南卫视最近播放列表) (03-08)
    普通科技新闻 《新闻联播》正在直播 (03-07)
    普通科技新闻 《新闻联播》_法治 (03-07)
    普通科技新闻 央视《新闻联播》播报急稿主播潘涛长时间低头… (03-07)
    普通科技新闻 刚刚!202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发布 (03-06)
    普通科技新闻 两院院士评出2020年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03-06)
    普通科技新闻 202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发布:应对新冠肺炎… (03-06)
    普通科技新闻 2月28日东方财富财经晚报(附新闻联播) (03-05)
    普通科技新闻 山东厅级干部密集调整 (03-05)
    普通科技新闻 财经早餐:中央财政将增发2023年国债1万亿元;… (03-05)
    普通科技新闻 9月15日公考时政常识 (03-04)
    普通科技新闻 2022年09月15日中央新闻联播完整版 (03-04)
    普通科技新闻 公考时政:2021年9月15日时政常识汇总 (03-04)
    普通科技新闻 《新闻联播》 20200122 19:00 (03-03)
    普通科技新闻 1月22日周一《新闻联播》要闻22条 (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