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机?目光从超跌小票,转向趋势标的的时机,积极参与中票大票的时机。二级市场是典型的错过这个村,没有这个店的地方,很多时候,错过就是错过,除了等下一次,别无他法。
周四周五市场就当即给观众演绎了什么叫做机构+趋势票的力量。各种大几十亿成交和百亿成交拉板的标的,对应的另外一面,则是大片回不去周三上午高点的小票,超跌再度被抛弃。
机会最难就难在提前认知到位,认知到暴跌反包即市场风格开始切换,并相机而动。
为什么暴跌试金石之后容易风格迅速开始切换?记住结论足够用了。深刻的逻辑展开去说又是一个长篇大论,人到中年,尽量避免好为人师,毕竟现在网络动辄讨伐油腻与“爹味”太重。
周四还突发了一次氢能,雪球上也做了一次隔日套利。当盘后大家都在吹氢能星辰大海的时候,其实前一天复盘一样写过了:对于突发题材的持续性,假装相信就好。
后续的选择,也详细记录了我的想法。事实来看,基本也和市场选择一致,聚焦ai,特别是聚焦ai线里的业绩中票,至少周四周五效果都相当不错。
下个阶段,机构进场干活会进一步吸引市场流动性,趋势票的行情可能还会持续一阵子。甚至可以理解,之前持续逼空,机构是没有合适机会充分上车的,这次很可能是机构踏空资金的接力,那么行情就不会那么短暂和容易的结束。
这不是一篇崭新的复盘,更多的偏向上一次的回顾。但事实是经常的总结和回顾,才能充分提高认知水平。
并且真正的交易者就是这样,记录当下且预测未来。当已经预测了未来某一个阶段,那随之其后确实很难憋出更新颖的内容。因为后续的特定阶段里,执行的就是某个策略,交易标的虽然可能每天在变,但除非再度剧烈变盘,否则其他大部分时间,都是无聊的执行和复制而已。
因为后续的特定阶段里,执行的就是某个策略,交易标的虽然可能每天在变,但除非再度剧烈变盘,否则其他大部分时间,都是无聊的执行和复制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