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明确提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教育部2017年工作要点》也提出,要推动中小学开展研学旅行,启动研学旅行营地建设工作。
然而,国家层面的倡导和“意见”如何有效落实?其课程如何规划?责任主体如何履职?学生安全如何保障?区域和学校怎样突破现实困境,创出研学旅行的新经验?社会机构怎样协助教育部门做好研学旅行工作?
与此同时,教师是否也需要“研学旅行”?是否需要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休养生息?是否需要建设教师休养基地?
针对这些问题,您有怎样的思考和切实可行的创意?区域层面有何规划和实践案例?欢迎撰稿,1500字左右。
当前,许多活跃在教育一线的“笔杆子”,或在教育局任职,成为区域教育形象推广的代言人;或在学校从教,“业余”向各类媒体展示教育的美。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通讯员。
他们眼中有全局,心中有激情,笔下有故事,愿意将教育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大众。他们靠一支笔“驰骋”教育一线,也常常因为一支笔得到提拔重用……
如果您是这样的通讯员,曾经或正在“受聘”于教育媒体,欢迎您将自己的“通讯员”故事写下来,总结得失,分享交流。稿件2000字左右。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精神和要求,采...
为深化高中阶段办学体制、人才培养模式等综合改革,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型、实用型、...
从90年代末开始,晋中就着手探索中考制度改革。在近20年的实践探索中,形成了一系列特色模式...
高中带动战略内涵为“统领三驾马车,齐推并进;统筹三大系统,协同发力;完善五大体系,保驾...
弹性离校是沈阳市自主创新的一项惠民利民新政。新政直面“家长接孩子难、课后辅导难”这一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