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3日下午,21世纪教育研究院特别发起了21世纪教育论坛(2023)。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结合网友声音,现场发布了本年度十大教育热点:
1、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中小学要进行智慧化校园建设,重视信息化应用。“有人说,如果不改中考、高考,教育会被ChatGPT逼到墙角”,熊丙奇指出,人工智能也是未来10年中国教育要关注的。
2、人口下降带来的变化。实际上新生儿断崖式下降的后果在2022年就显现出来。教育部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 年度我国的幼儿园数量相较于上一年大幅下降了 5610 所,这一变化将深刻影响到小学、中学及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预测,2023年出生人口可能降至800万以下,未来中小学将迎来优化调整。
3、中小学教师非教学负担沉重。熊丙奇指出,早在2019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了《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随后全国多地出台相关措施。然而,很多地方的中小学教师反映,当前教育以外的工作负担依然沉重,今年发生了00后女教师跳楼的极端事件。调查显示,中小学教师用于教学的时间只有3成。“如果学校的负担不减轻,教师的负担不减轻,学生的负担无法减轻!”
4、消失的课间10分钟。学生在课间不能充分锻炼,导致体质下降,视力下降等健康问题,应把课间还给学生,加强体育锻炼。
5、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抑郁症发病群体呈年轻化趋势,调查显示,50%的抑郁症患者为在校学生,41%曾因抑郁症休学,“初中生因学业压力、青春期、亲子关系等各种问题导致抑郁,而我们仍在强调学业竞争,天天制造孩子的心理问题……”熊丙奇呼吁全社会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6、家校社共育,协同育人。2023年1月,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发布《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
7、“双减”下,校外学科培训呈现隐形变异的特点,需要改变家长的育人理念,否则学生的负担仍然比较重。
8、网友构建理想中的“山河大学”。这反映出我国高等教育资源严重不均衡的现状。
9、中考改革,职普融合,高中多样化发展。熊丙奇坦言,有专家提出:取消中考,普及高中教育。但这些都是治标不治本的。解决的办法是要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推进职普融合和高中多样化发展。
10、教师不再是“铁饭碗”?对中小学教师这一改革,熊丙奇表示自己对此做法持不同意见。他认为,应提高教师的地位,而不是建立教师退出机制,不需要老师了就让老师退出,这是短视的行为。未来,针对人口下滑,应采取小班化教学,提升教学质量,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
“教育的核心是减负,要真正减轻老师的负担、学校的负担及教育负担,教育才能回归本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