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发布《中国住房市场发展月度分析报告》。据国内媒体:“
据人民网15天前(2019年12月13日)的文章,南水北调5年北京收水52亿立方米,解决城区73.3%用水。
73.3%的北京城区用水,由南水北调提供。结合(当年)首钢从北京迁出,可以推断的是北京作为首都功能之外所需的人口,将不断下调。
2002年,人民网有文章,“首钢总公司董事长:首钢整体搬出北京不可行”。
不可行?首钢不是也从京城搬出去了吗。也许站在2002年的北京,觉得首钢搬出不可行,但几年之后就完全可行了。也许从2018年看,北京2154万常住人口,是不会降至低于2000万人。但是,2025年呢?
据统计局数据,北京常住人口的峰值是2016年为2173万。据北京晚报,北京市常住外来人口规模连续三年负增长。
2017年的时候,据央广网的新闻,当时的规划是到2020年北京人口规模控制在2300万人。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减少到2860平方公里左右。到2030年,全年森林覆盖率将达到45%以上,绿色出行比例将超80%。
然而,2010年的时候,当时规划的北京2020年人口是要控制在1800万人。
重点:只要这几年北京常住人口持续下降,达到预期目标。那么,2010年时那个控制在1800万的规划,就具有可执行性,可以再重新拿出来研究一下。
历史上,1986年北京人口突破1000万。1958,北京人口是630万,当时预计,北京人口要增加到1000万左右。
北京人口的上限是:水,能源,粮食,北京的地理格局限制。汉晋隋唐宋时,北京是边陲之地。金朝和元朝,因为是游牧民族入主中原,所以北京是最佳选择。
大明朝的时候,朱元璋定都南京。驻扎在北京的燕王朱棣,他起兵从侄子朱允炆手上夺得大位,进而迁都他的地盘北京。
日本侵华后,一直在东北经营,也因此解放后东北的工业基础优于全国。这样,解放后,北京实际上处于:东北和华北中间,是当时中国的战略中心。
2020年,东北正在逐步退化成一个农业大省。工业上,只要一个辽地就够了。南方崛起,中原崛起,西部崛起。唯有东北顺应潮流,成为一个农业大省,成为祖国的大粮仓。
东北人口减少,从国家全局看,可以减少冬季供暖所需能源,能降低我国能源消耗量。东北人移居南海,是为国家能源和粮食安全做贡献。同样一个中国人,在东北大冬天要消耗多少能源?跑到海南后就可以吹暖海风,节省能源,同时东北腾出来的空地可以种粮。
北京作为首都,回忆一下1980年那句话,“今后北京人口任何时候都不要超过一千万。”
据腾讯新闻2010年7月16日文章,“仅2000年至2007年全市就累计超采地下水56亿立方米。由于人口快速增长,生活用水已占用水总量的44%。”
这56亿立方米地下水,与52亿立方米南水接近。即使是南水,也无法支撑北京人口的膨胀。所以,从国家战略的角度,北京人口跌破2000万,是大势所趋。
美国首都华盛顿,人口仅70万。即使是整个华盛顿大都会,人口也仅620万。这样的人口规模,不妨碍美国作为世界警察,推行美元霸权,维护符合美国国家利益的全球秩序。
华盛顿大都会人口翻一番,也就1240万。2008年,北京的常住人口是1771万。
人走了,房子不会长脚走,供过于求,北京房价长期来看(2030年)将跌至南京(2030年)水平。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