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对普罗大众是刻骨铭心的一年。2022年,对房地产业也是刻骨铭心的一年。在随波逐流的下跌浪前,每个月的楼市成交数据发布似乎了无新意,但又不得不关注。持续三年的全民防疫在年底突然放开,各行各业全面与新冠共存,综观2022年11月与12月上半月房地产交易数据,合并全国楼市的最新销售情况一起观察,防疫政策变化前后以及明年的房地产走势,会出乎我们的惯有认知。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2022年1-11月全国房地产行业开发投资和销售数据。鉴于年终低迷的经济大势和防疫政策的突然变化,11月楼市成交表现继续疲沓。但前11个月的商品房销售整体走势仍然是在筑底过程中。
2022年11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0071万平方米,同比增速-33.3%,降幅较10月扩大了10.0个百分点。2022年11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金额9816亿元,同比增速-32.2%,降幅较10月扩大了8.5个百分点。11月商品房销售降幅扩大,表明购房者信心仍处低位,需要时间消化。
11月地产投资累计同比-9.8%,增速相比10月下降1.0个百分点。新开工、竣工面积累计同比-38.9%,增速相比10月下降1.1个百分点。施工面积累计同比-6.5%,增速相比10月下降1.1个百分点。在房企资金周转困难甚至偿债重压下,销售端了无起色,房企拿地、开工、投资意愿和能力均受到压制,只有在销售趋势起底复苏时,开工、投资才有可能筑底回升。
11月全国楼市拿地面积和拿地价款分别累计同比-53.8%、-47.7%,增速相比10月分别下降0.7和下降 0.8 个百分点。虽然销售目前呈底部形态,但拿地表现仍然低迷,在销售端实质性回暖前,房企的拿地意愿不会有根本性反转。
11月全国楼市唯一的好消息可能是房价开始走稳。2022年11月全国商品房销售均价9747元/平方米,环比增长0.6%,同比增长1.6%,在连续3个月环比负增长后,房价止跌。在月度房价走势图上,今年商品房价格在4月探底成功后,开始快速回落。下半年,全国商品房均价月度涨幅一直在正负零区间小幅拉锯,不管市场如何疲软,新房价格再也没有大幅下挫。11月的价格同环比双涨只是确认了房价走稳的趋势。
此外,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1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指数, 70个大中城市中新房价格环比下降城市有51个,比上月减少7个,从个数来看,仍处于历史高位,房价的修复情况仍待进一步观察。
听惯了负面消息的地产界,11月全国房地产销售和投资数据继续萎缩早在意料之中。2022年只剩最后几天,全年房地产形势大局已定,当前的头号议题是如何应对2023年的楼市未来。
今年最后两月,国家颁布的重要政策对经济生活和房地产的影响极其深远。11月11日防疫二十条出台,大幅放宽了动态清零防控尺度,12月7日国家又颁布防疫新十条。所有人明白,清零政策正式走入历史。随着石家庄、广州、北京等市率先全面解除防疫,全国各城市陆续躺平,集体感染达峰是迟早要面对的现实。
双十一防疫二十条推行,特别是12月7日新十条公布后,全国各城市马路、地铁冷冷清清,商场、餐馆、KTV门可罗雀是见怪不怪的现象。从现在起至明年一季度,在全国度过感染高峰,第一波新冠冲击平缓前,商贸流通、餐饮娱乐、交通旅游等人际交往型行业,生意萧条是很正常的。面对前所未遇的,与新冠共存时代的工作生活,房地产业的表现又如何呢?
今年第50个交易周(2022.12.10-12.16),全国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307万平方米,同比-17.3%,环比+5.8%,环比较上周上升7.54个百分点。第50周是新十条施行后第一个完整交易周,楼市成交非常平稳。如果从今年第46周,11月11日防疫二十条公布后,至今的一个半月楼市交易情况看,30城新房成交量甚至出现稳步上升的交易趋势,全然看不出奥密克戎的负面影响。
今年第50周(2022.12.10-12.16),二手房交易与全年一样继续强势。全国18城二手房成交面积129万平方米,环比+1.0%,环比增速较上周上升16.2个百分点,同比+5.3%,同比增速较上周下降2.2百分点。
新房30城和二手房18城是防疫彻底放开后,第一波感染高峰基本涵盖的城市。与奥密克戎共存后,房地产中坚城市表现出几乎不受新冠影响的稳健走势。
本次响应新政最积极的城市北京和广州,是社会面秩序放开最彻底的城市。第50周(2022.12.9-12.16),南北两个一线城市,可能已经过了感染峰值拐点,商品住宅成交量比发布新十条的第49周,环比明显上升。广州市新房周环比更是暴涨278%,以楼市长虹迎接新冠共存时代。
截至2022年12月10日,全国100大中城市土地供应面积2323万平方米,环比-33%,同比+21%;土地成交面积3467万平方米,环比+8%,同比+50%,溢价率2.4%。如果从双11后,国家防疫政策重大变化后的这40多天土地成交形势判断,100城土地成交面积周环比逐步上升,开发商的拿地信心在缓慢恢复。
11月全国楼市低迷业绩可以翻篇了结。从二十条和新十条颁布后,全国主要大中城市的商品房销售和开发商拿地情况观察,房地产极大概率将是明年率先复苏的行业,2023年的楼市前景可以乐观一些。
11月11日防疫二十条推行以来,房地产业经受了奥密克戎冲击波的考验。最近一个多月的全国楼市,能够实现连续数周的环比正增长;与很多感染高峰城市工商业,服务业几乎停摆形成鲜明对比。
事实证明,中国房地产就是典型的政策市,在双11后国家密集出台的救市政策,才是房地产业无惧奥密克戎,业绩逆势坚挺的最根本原因。
双11后,与防疫政策转向同步,房地产宽松政策实现从“保项目”向“保主体”的策略转变。
11月供给侧“三箭齐发”,是本轮调控放松中具有实质利好的政策。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推动行业重组并购,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截至2022年12月16日,21个重点监测的已放松四限政策的重点城市中,18城需求出现修复,政策放松后商品房周平均成交量已超过政策放松前的水平。
上述21个四限政策放松城市中,9个城市近四周平均成交量环比远四周出现改善,其中武汉环比+199.9%,无锡环比+80.8%、苏州环比+57.2%、长沙环比+51.1%、中山环比+32.0%。
对中国一二线大城市,人口净流入、购房需求旺盛、又被限购政策拦截的城市,只要国家继续政策松绑,四限政策陆续放开。明年楼市重回牛市是大概率事件。
在奥密克戎快速传播压力下,大多数行业仍无奈躺平。而房地产业在与新冠共存的压力测试中率先出关。当面临明年经济增长的最大考验时,房地产提前交卷。国家对楼市的定性和扶持还将有超预期的托底护航,2023年的房地产业没有理由看空,从最新楼市动态交易数据已可见房地产趋势转向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