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日元旦,法国内政部就传来“捷报”,相比2019年,跨年夜暴力事件、烧车和袭警数量都有所减少。具体来说,跨年夜全法共有874辆车被烧,2019年则有1316辆。但今年被捕人数大增,共有441人被捕,2019年则为376人。
1月8日,法国各地举行反疫苗通行证游行,全法共有105200人参加,其中18000人在巴黎示威。除了法国,其他欧洲国家也纷纷对未接种疫苗者采取行动:奥地利将于2月起全民强制接种,意大利、希腊等国对老年人群强制接种,在拉脱维亚,雇主甚至可以解雇未接种疫苗的员工。
俄乌战争爆发前夕,2月7日,马克龙与普京在莫斯科面对面进行会谈。一时间,两人之间的超大型桌子成为法国网友焦点。法媒还特地澄清,把马克龙安排坐得那么远并不是俄罗斯有意要使马克龙难堪,而是为了防疫。
3月6日,法国能源公司Engie集团总经理麦格雷戈(Catherine MacGregor)在接受《回声报》(les Échos)采访时警告说,这或影响今年春夏两季的燃气储备,导致2022年-2023年冬季供气不足。“要获得必要的燃气储备量将很困难,若俄乌冲突持续,情况会变得非常艰难。”
自3月14日起,法国取消绝大多数防疫措施,基本恢复正常生活。具体如下:商场及公共行政服务中心等室内场所不再强制佩戴口罩、取消疫苗通行证(酒吧餐馆、沙龙和文娱场所等场所)、对80岁及以上老年人和免疫减弱人群开放第四针新冠疫苗接种、中小学室内不再需要佩戴口罩(无论学生还是教师)、各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实施相应防疫措施。
4月24日,法国举行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24日晚初步计票结果显示,“共和国前进党”候选人马克龙以58%的得票率击败极右国民阵线年第五共和建立以来,首位在非共同执政(cohabitation)的情况下成功连任的满任总统。
当晚,马克龙在埃菲尔铁塔脚下的战神广场发表胜选讲话。“我感谢在第一轮和第二轮投票中选择信任我的法国人,通过投资和深刻的变革建设一个更独立的法国、一个更强大的欧洲,让法国成为环保强国。”马克龙表示。
5月16日,在万众期待中,法国劳工部长伊丽莎白·博尔内接替辞职的让·卡斯泰,正式成为新一任法国总理,同时成为法国历史上第二位女性总理。
博尔内的职业生涯1987年起始于当时的法国运输与设备部(现法国环保部),并之后长期在交通和环保部门,以及地方工作。2014年至2015年,为时任环境和能源部长塞戈莱纳·罗亚尔担任办公室主任期间,博尔内曾与时任经济财政部办公室主任的阿莱克西•科莱有过共事经历,后者如今官至爱丽舍宫秘书长,是马克龙的亲信之一。
6月4日,法国公共卫生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法国已确诊51例猴痘病例。自5月7日英国宣布确诊一例猴痘病例后,全球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确诊超过550例。在经历了两年新冠疫情之后,近日在欧洲持续增加的猴痘病例再次引起人们的担忧。
经过10个月的庭审,法国2015年11月13日巴黎恐袭案在6月29日晚终于做出判决。
20名被告中,除了名叫法里德·哈尔哈奇 (Farid Kharkhach)的被告外,其他19名被告均被判有罪。
其中,唯一幸存的恐袭小分队成员、此次最主要的出席被告——阿布德斯拉姆(Salah Abdeslam)被判犯有“参与恐怖犯罪组织”以及“犯罪团伙谋杀罪”,并被判处法国刑法规定的最高量刑—不可减刑的无期徒刑(perpétuité incompressible)。
2015年11月13日,一个恐怖小分队受恐怖组织“伊斯兰国”指使,同时在巴黎市区和郊区圣德尼市(Saint-Denis)发动,造成130人死亡,是法国有史以来发生的死亡人数最多的。
7月中旬,欧洲开始与飙升的气温作斗争。英国发布了史上首个“极端高温”红色预警,西班牙11个月经历5次罕见高温,葡萄牙一周内有238人因热浪死亡。
热浪导致欧洲各地野火频发,法国超过一万公顷森林被烧,西班牙年初到现在超过7万公顷土地被毁……专家指出,如果无法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法国可能在本世纪末迎来最高温度接近50°C的酷暑。
8月23日,欧元兑美元一度跌至0.9926,一年内汇率下跌了16.4%。受乌克兰战争影响,欧洲正在经历一场重大能源危机,而美元自数个月以来重拾资产避风港的地位,且美联储仍在不停加息遏制通胀。一些欧洲人开始担心,欧元兑美元恐跌破2002年10月的最低纪录1:0.83。
9月19日,英国为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举行国葬,包括美国总统拜登、法国总统马克龙等在内的近100位总统或政府首脑出席了葬礼。此外,日本天皇、皇后等20位外国王室成员也出席葬礼。
10月6日,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22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法国女作家安妮·埃尔诺(Annie Ernaux),以表彰她“勇敢、冷静而敏锐地揭露了个体记忆的起源、隔阂与集体压抑”。埃尔诺的作品以自身经历为素材,自认为是左翼和女权主义写作者。
因劳资纠纷导致的油荒越闹越凶,10月12日,法国总统马克龙晚表示,政府会承担起责任,针对罢工人员启动强征程序,希望“未来一周内恢复正常”。法国炼油工人罢工行动至今已持续17天,油荒导致多个行业接近停摆,严重影响到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人命关天”的公共卫生系统,一些救护车甚至为省油不得不拒绝长距离出诊。
11月9日,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鉴于俄乌战事,法国应进入“战时经济状态”,展开更全面的工业和经济动员。《回声报》报道,法国第三季度能源赤字增加了73亿欧元,其中电力赤字暴增42亿欧元。而德国伊弗(Ifo)经济研究所估计,能源危机将使德国经济今年承受约640亿欧元损失,2021年至2023年总损失预计将近1100亿欧元,成为德国自上世纪70年代末石油危机以来损失最严重的三年。
11月14日,巴黎奥组委公布了2024年奥运会和残奥会的吉祥物“弗里热”。它的设计别出心裁,选择了“创意造型”而非动物造型。“弗里热”一亮相,法国人又为这代表自家的吉祥物沸腾起来了,还惊动到政府部长出面回应。因为——这说好代表“法国精神”的吉祥物,竟然是“中国制造”!
12月18日,2022卡塔尔世界杯决赛,阿根廷在点球大战中击败卫冕冠军的法国队,捧走大力神杯。法国队在点球大战中以2:4败北后,法国总统马克龙神情黯然,但不忘安慰失落的姆巴佩。据《费加罗报》报道,法国队获得亚军,将为法国足联带来2850万欧元进账。而捧走大力神杯的阿根廷将可获4020万欧元奖金。
12月26日,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公告,新冠病毒感染将自2023年1月8日起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
根据公告,经中国国务院批准,自2023年1月8日起,解除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采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不再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的检疫传染病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