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网站首页国内新闻国际新闻时政新闻军事新闻时事新闻科技新闻房产新闻教育新闻旅游新闻
相关文章
 2022年度国防科技工业十大新…
 芬兰、瑞典向北约靠拢结束军…
 军报发布2022十大军事新闻福…
 解放军在台岛周边演练:回应…
 2022年12月2日周五《新闻联播…
 今日早报 每日热点15条新闻简…
 新闻素材摘抄2021简短 时评类…
 2022年8月4日周四《新闻联播…
 今日时政热点摘抄十条202231…
 近一周全国新增本土确诊病例…
 一周新闻回顾 最新的一周新闻…
 最近一周新闻大事
 国家卫健委:近一周疫情波及…
 近一周15省份报告新增本土确…
 中央电视台新闻13台在线台直…
 从实习生到央视新闻频道高清…
 邯郸赵王印象城上了CCTV
 明日起央视 CCTV-13 新闻频道…
 如何在中央电视台投放广告?…
 2022年2月5日时政热点摘要文…
 2022年2月5日时事政治常识(…
 2022年2月5日公考时政常识
 2022年2月5日国内外时事政治
 2022年2月5日公考时政常识摘…
 2022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
 2022年铁路科技创新取得新进…
 2022年全国科技周中科院重大…
 10张图回顾2022科技大事件
 2022重大科学问题、工程技术…
 中国房价走势最新消息 (中国…
 153个国家房价走势(下)
 2021国内房价走向大胆预测将…
 全国房价走势最新消息 2021楼…
 国家、银行纷纷出手房地产将…
 我国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大幅增…
 山东:让创新动能更加澎湃
 2022年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回眸
 福建这一“双减”做法获教育…
 福建省2023年上半年中小学教…
 中国旅游研究院:中国旅游住…
 牛市早报|元旦假期国内出游…
 十一长假全国迎客726亿人次
 文化和旅游部:2023年元旦节…
 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官网资…
 台海形势2021:三“点”分析
 2021台海局势仍然会紧张但不…
 2021台军到底能不能打!
 2021回顾|台海军事威胁升高
 2021台海军事的那些事儿……
 外来物种防控、青藏高原生态…
专题栏目
网络
您现在的位置: 时事新闻网 >> 军事新闻 >> 正文
高级搜索
2022年度国防科技工业十大新闻揭晓:“福建舰”下水等入选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1/3 21:58:16 | 【字体:

  记者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获悉,12月30日,国防科工局新闻宣传办公室组织行业有关专家和媒体代表共同评选出的2022年度国防科技工业十大新闻正式揭晓。入围2022年度国防科技工业十大新闻的是:习分别回信勉励航空航天青年团队;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全面建成投运;新一代8英寸碳化硅晶片产品发布;金砖国家航天合作联委会正式成立;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顺利下水;北斗三号短报文通信服务迈入大众应用新阶段;我国首次在月球上发现新矿物“嫦娥石”;最新主战装备震撼亮相第十四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全球最大“人造太阳”核心部件完成首件制造;中国空间站首次实现三舱三船六人太空大会师。国防科技工业十大新闻评选活动自2003年开始举办,候选新闻由国防科工局有关部门、地方国防科技工业管理部门、军工集团公司、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有关院校及媒体等推荐,经层层遴选、专家评审和最终审议评出。

  5月2日,习给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空间站建造青年团队回信,勉励航天青年为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再立新功。11月12日,给航空工业集团沈飞“罗阳青年突击队”队员们回信,勉励他们学习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建设航空强国积极贡献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优化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和布局,加强国防科技工业能力建设”等新部署新要求,全行业上下将努力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建设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2、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全面建成投运3月25日,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示范工程第2台机组——中核集团福清核电6号机组正式具备商运条件,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全面建成投运,标志着我国核电技术水平和综合实力,跻身世界第一方阵,有力支撑了我国由核电大国向核电强国的跨越。4月18日,华龙一号全球第四台、海外第二台机组——巴基斯坦卡拉奇K3机组通过临时验收,华龙一号海外首个工程两台机组全面建成投产。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携手打造核能人类命运共同体。3、新一代8英寸碳化硅晶片产品发布今年3月,中国电科率先发布新一代8英寸碳化硅晶片产品,标志着我国碳化硅晶片研制水平提升。以碳化硅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是战略新兴产业,广泛运用在5G基站、新能源汽车等数字经济领域。晶片的尺寸和质量,直接影响着下游的碳化硅器件的成本和性能,尺寸越大,成本就越低。近十年,中国电科坚持自主创“芯”,已完成从材料、装备、芯片、器件到应用的体系化布局,打通第三代半导体全产业链,推动了我国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快速发展。为新能源汽车车载充电装置研发的多种规格的碳化硅器件,已经实现了批量应用,使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速度和整车性能均有大幅提高。目前,这些晶体生长以及产业链配套相关装备,已经完成了多轮迭代升级。4、金砖国家航天合作联委会正式成立2022年,中国是金砖国家轮值主席国。国家航天局本着构建外空领域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务实推动金砖国家遥感卫星星座合作,为金砖国家团结合作注入航天动力,贡献积极成果。5月,金砖国家航天合作联委会正式成立,中方牵头起草的《金砖国家航天合作联委会职权文件》《金砖国家遥感卫星星座数据交换技术规范》《金砖国家遥感卫星星座联合观测实施程序》三份文件,明确五国先导示范应用项目,围绕治理环境污染、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等方面开展空间技术应用,引领合作后续发展,开启金砖国家航天合作新篇章。11月8日,国家航天局成功举办“金砖国家遥感卫星星座应用论坛”,五国共享星座应用成果,共商未来合作计划。11月21日,国家航天局批复在海南挂牌设立“金砖国家遥感卫星星座数据与应用中心(中国)”,为进一步加强星座建设贡献力量。5、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福建舰”顺利下水6月17日,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下水命名仪式在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江南造船厂举行。经批准,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福建舰”,舷号为“18”。福建舰是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配置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该舰下水后,将按计划开展系泊试验和航行试验。福建舰顺利下水标志着我国海军装备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又一重大的历史性突破,对于进一步提升我国海军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6、北斗三号短报文通信服务迈入大众应用新阶段7月30日,北斗三号短报文通信服务成果发布会展示了大众智能手机北斗短报文通信服务新功能,以及基于北斗三号短报文通信服务的星地融合解决方案和技术方案成果,在全球首次实现了大众智能手机卫星通信能力,标志着北斗三号短报文通信服务由行业应用迈入大众应用发展新阶段。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及国产手机厂商,攻克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完成国内首颗手机北斗短报文通信射频基带一体化芯片研制,创新实现“不换卡、不换号、不增加外设”的大众手机“一号双网”设计,满足在无地面网络覆盖地区应急通信、搜索救援等服务需要。亚太地区大众用户将率先享受到北斗三号短报文通信服务。7、我国首次在月球上发现新矿物“嫦娥石”9月9日,国家航天局、国家原子能机构联合发布嫦娥五号最新科学成果:中核集团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在月球样品研究中发现新矿物,被命名为“嫦娥石”,并获国际矿物协会新矿物分类及命名委员会批准。这是我国首次发现的月球新矿物,也是国际上发现的第六个月球新矿物。作为我国天体矿物学研究的重大突破性成果,“嫦娥石”的发现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发现月球新矿物的国家,为和平利用和合作开发太空资源贡献了中国力量。这是我国在空间科学领域取得的一项重大科学成果,也是核与航天跨行业、跨专业合作的一次有力探索。8、最新主战装备震撼亮相第十四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11月8日至13日,第14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广东珠海举行。共有43个国家和地区约740多家企业参展,会议、论坛、签约等活动200多场,约21.5万人入场参观,10.5亿人次收看直播报道。“陆、海、空、天、电”成套装备成体系展示,歼-20、歼-16、运油-20等空军最新主战装备悉数亮相。陆军合成旅、“20式”新枪族、“太行”系列航空发动机等装备广受关注,无人机与反无人攻防对抗吸引眼球。陆空演示亮点多,首次开展空地协同动态展示。本届航展交易额达398亿美元,中国军贸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9、全球最大“人造太阳”核心部件完成首件制造11月22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增强热负荷第一壁首件在贵州制造完工,核心指标显著优于设计要求,具备批量制造条件,标志着全球最大人造太阳核心部件研制取得重大进展,我国实现该项核心科技持续领跑。增强热负荷第一壁直接面对芯部一亿度高温等离子体,是 ITER最关键的堆芯部件,涉及聚变堆建设的核心技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航天江南航天新力与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合力攻关,自主掌握了工艺原理并突破关键技术,成功完成首件的焊接装配制造,取得ITER关键部件研发的实质性工程突破。10、中国空间站首次实现三舱三船六人太空大会师11月30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进入“天宫”,与神舟十四号乘组3名航天员实现太空“会师”。至此,中国空间站首次形成由6个航天器组成的“三舱三船”最大构型及6名航天员同时在轨飞行。从2021年4月天和核心舱发射、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大幕拉开,到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实施,在19个月内,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密集实施11次发射、2次飞船返回、7次航天员出舱,4个飞行乘组12名航天员接续在轨工作,如期完成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装建造,实现“三舱三船”最大构型和6名航天员同时在轨飞行。

军事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军事新闻:

  • 下一个军事新闻: 没有了
  •  
     栏目文章
    普通军事新闻 2022年度国防科技工业十大新闻揭晓:“福建舰… (01-03)
    普通军事新闻 芬兰、瑞典向北约靠拢结束军事中立能否换来安… (01-03)
    普通军事新闻 军报发布2022十大军事新闻福建舰下水跻身前三… (01-03)
    普通军事新闻 解放军在台岛周边演练:回应美台挑衅【看世界… (01-03)
    普通军事新闻 台海形势2021:三“点”分析 (01-03)
    普通军事新闻 2021台海局势仍然会紧张但不会开战 (01-03)
    普通军事新闻 2021台军到底能不能打! (01-03)
    普通军事新闻 2021回顾|台海军事威胁升高 (01-03)
    普通军事新闻 2021台海军事的那些事儿…… (01-03)
    普通军事新闻 江苏省政府发布2021年度十大主要任务百项重点… (01-03)
    普通军事新闻 今天发生的重大新闻5条2021年3月份(最近的新… (01-03)
    普通军事新闻 信息量很大!央行重磅定调2021今年要做这十件… (01-03)
    普通军事新闻 2021年度卫生健康十大新闻揭晓 (01-03)
    普通军事新闻 “科创中国”公布2021年十大重点任务 (01-03)
    普通军事新闻 中华网军事 (01-02)
    普通军事新闻 政工视窗 - 中国军网 (01-02)
    普通军事新闻 姚有志:中国气派军事科学的新飞跃——纪念毛… (01-02)
    普通军事新闻 最新版《中国军力报告》解读唯有实力强大才能… (01-02)
    普通军事新闻 嘉宾面对面 - 八一视频·中国军网 (01-02)
    普通军事新闻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新征… (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