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网站首页国内新闻国际新闻时政新闻军事新闻时事新闻科技新闻房产新闻教育新闻旅游新闻
相关文章
 【作文素材之时事评论篇】:…
 2022年12月27日国内时政考点
 1月3日丨深圳大事件
 2023最值得期待的天文事件
 2023大事前瞻:国家机构换届…
 2022年法国大事件回顾!“在…
 在这件大事上海南开全国先河
 美国逮捕加密货币OneCoin高管…
 保加利亚加入“国际行动”反…
 OneCoin是加密货币世界的未来…
 美国当局逮捕OneCoin加密货币…
 维卡币(OneCoin)美国律师定…
 2022年1月11日国内外时事政治…
 2022年“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
 2020~21 新闻通识新征途
 时政短视频丨命运与共全球战…
 同上一堂思政课
 2021年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
 南京照明集团十年改革发展成…
 他通过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突出…
 十三五科技新成就 丨 科技创…
 外媒想不到中国的科技竟然取…
 今天金价_今天的金价-金投黄…
 黄金数据:今日黄金价格最新…
 金价查询_今日金价查询_最新…
 今天黄金价格多少钱一克?今…
 今日金价_今日金价查询_黄格…
 与教育相关的大事小事都在这…
 2022年全国十大教育新闻揭晓
 2022中国高等教育十大关键词…
 教育部:高等学校不再全员核…
 介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
 有序恢复中国公民出境旅游 海…
 文旅君带您回顾2022年文旅领…
 元旦期间国内出游超五千二百…
 去海外旅行过年!携程:海外…
 中国公民出境游将有序恢复海…
 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就2022年全…
 2022年度国防科技工业十大新…
 芬兰、瑞典向北约靠拢结束军…
 军报发布2022十大军事新闻福…
 解放军在台岛周边演练:回应…
 2022年12月2日周五《新闻联播…
 今日早报 每日热点15条新闻简…
 新闻素材摘抄2021简短 时评类…
 2022年8月4日周四《新闻联播…
 今日时政热点摘抄十条202231…
 近一周全国新增本土确诊病例…
 一周新闻回顾 最新的一周新闻…
 最近一周新闻大事
专题栏目
网络
您现在的位置: 时事新闻网 >> 时政新闻 >> 正文
高级搜索
【作文素材之时事评论篇】:抗击疫情人人责无旁贷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1/4 6:20:48 | 【字体:

  每一个人都应当成为谣言的止者。朋友间传递信息,相互提醒本无可非议,疫情面前相互提醒值得提倡,但故意造谣严重事态危言耸听,则超出应有的范围。半个月以来,各种各样的谣言在微信群传播,伪造的医生生死书医院内部文件,某医护人员间阐释形势的聊天截图等等,营造出恐慌紧张的气氛。

  无论是营造夸张恐怖的氛围,还是调侃疫情,都在无形中营造了恐慌,这种为博取观众眼球而消费大众焦虑的行为,将对社会秩序带来严重危害。在互联网时代,谣言的危害会被成倍放大,尤其现在抗击疫情的紧急时刻,对社会的危害难以估量。因此,制止谣言的捏造,终止谣言的传播,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随时更新增长的确诊人数,一定程度上引起群众的焦虑,大家通过采购口罩、药品加以保护, 这是情理之中的反应和应对。然而近日来,相当一部分非法商家借此机会哄抬物价,一个平时两三块钱的口罩竟然以十倍甚至数十倍的价格销售,据说有抗病毒功效的板蓝根也被抬价卖至脱销,商家这种无良行为不仅违反市场秩序,更间接引发社会的恐慌。试想如果所有行业都乘人之危哄抬物价,那么最终受害的将是所有人。

  俗话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些通过发“国难财”牟利的商家终将受到惩罚!唯有在这个时候向老百姓提供良心服务的商家,最终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赖。

  疫情面前所有人应当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近日,专家呼吁,没有必要的事情不要去武汉,武汉人没有必要的事情也不要离开武汉。虽然每个人都拥有行动的自由,但疫情当前还应当以大局为重。

  此前有传言说有个别确诊患者不顾疫情扩散逃离医院,造成疫情蔓延。不论逃离是因为承担不起药费,还是希望回家乡诊治,亦或是不想被隔离,这样都是不负责任的行为。国家医保局已公布,对疫情治疗使用的药品进行特殊报销,不纳入医院的相关考核,异地就医的先治疗后结算,不让患者因为费用问题而放弃。国家的迅速行动为患者解决了后顾之忧,患者更没有理由不接受治疗。包括确诊患者在内的所有人,应当认真对待政府媒体的呼吁,切不可有侥幸心理,也不可有消极应对的心态,因为每一个人的不当行为都可能引起疫情的变化。

  疫情的防治考验着我们,这不仅是一场医疗人员的战斗,更是一场全民的战斗。对抗疫情,我们不能心存侥幸,但必须清醒冷静。唯有众志成城,才能形成战胜疫情的合力。

  “病例主要与武汉相关,已经出现了人传人和医务人员感染,存在一定范围的社区传播。”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月22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相关人士坦言,疫情传播途径,以呼吸道传播为主,病毒存在变异的可能,疫情存在着进一步扩散的风险。

  连日来,我们看到一些部门回应民众呼声,主动作为。比如,医保局决定对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等患者采取特殊报销政策,以确保患者不因费用问题得不到及时救治,确保定点医疗机构不因医保总额预算管理规定影响救治。

  此外,无论铁路部门免收到达和离开武汉的火车票退票手续费,还是航空公司发布涉武汉航班机票免费退改政策,均受到好评。一些低收入群众对于退票手续费尤其敏感,对于铁路部门和航空公司来说,面对退票手续费,要承担一定的损失,但这种举措有利于防控疫情,既满足了旅客诉愿,也塑造了良好形象。

  无可回避的是,也有一些机构仍然没有行动起来。比如,有乘客反映,在某机场登机,人流密集,机场工作人员都没有戴口罩,有工作人员说,他们要求戴口罩但单位不允许。“正春运,建议交通集散地工作人员都能戴口罩!”这一建议绝不是小题大做,钟南山等权威专家表示“新型冠状病毒能人传人,戴口罩预防很重要”。无论出于对工作人员的保护,还是出于对乘客健康的呵护,相关机场有责任为工作人员配备口罩。

  一旦无所作为,就是放逐职责,伤害公共利益。在防控疫情的关键时期,尤需防止个别部门打着利益小算盘,无动于衷,或者没有足够警惕心,以至于贻误了疫情防控,破坏了防控大局。

  防控疫情,应该多一些“小题大做”的警惕意识。小题大做,不是无理取闹,更不是渲染紧张气氛,而是体现出对疫情的戒备,以及对防控疫情的重视。正如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传出的声音,“我们宁可把困难想得多一点,强化风险意识和责任担当,在有效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前提下,保障人民群众正常生活秩序。”

  疫情面前,谁也不能幸免。不论是宾馆预订还是机票、车票预订,在特殊时期都应有特殊对策和应急措施,各企业各单位不能在这个时候按部就班锱铢必较。目前,只有涉及武汉的退订可以免手续费,其他地区,特别是疫情地区呢?疫情不是孤立存在的,如果没有各地区联动,各机构配合,还是会按下葫芦浮起瓢,效果一样会大打折扣。这是考验社会责任的时候了!

  源自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已在多地出现,同时也以一种“来势汹汹”的姿态呈现在舆论场。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

  如何遏制疫情蔓延?怎样才是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措施林林总总,答案见仁见智,但有一点是明确的——任何“耍大胆”“不设防”的侥幸心态都是极其要不得的。

  从有关专家呼吁“大家现在能不到武汉去就不去,武汉人能不出来就不出来”,到武汉防控升级实施进出管控,再到卫健委、民航局、国铁集团、国家医保局都行动起来,无疑都在为遏制疫情辟出“隔离带”、穿上“防护衣”。科学、规范、有序地防治措施,对于纾解人们情有可原的焦虑,将产生深层次正向影响。

  相较此前,武汉传来的一些莫名“大胆”的消息却着实让人惊诧不已,也引发了公众的质疑。比如信息披露不够及时准确,“大胆”放任病人出行,“大胆”放任疫情源头营业,“大胆”让关键易感人群不戴口罩以免引发公众恐慌。

  尤其是在疫情已经引起全社会关注的情况下,武汉依然还按部就班地派送20万张免费旅游券,“邀约”市民和游客前往黄鹤楼等热门且封闭的旅游景点。舆情哗然之后,官方才如梦初醒地宣布推迟这一活动。更有当地社区“放胆”组织四万余家庭共吃团年饭,甚至网传有确诊病例家属绕开机场和车站,携病人自驾数小时到外地就诊引发输入性病例。这些做法,指其“无知者无畏”恐怕有些言重,但的确让人骨鲠在喉。

  “大胆”的背后是侥幸,是对传染病防治规律的无知,是对自身和他人健康风险的漠视。

  疫情,特别是新型病毒引发的疫情,常常会突然爆发甚至发生变异,人们对其有一个逐步认识和完善应对的过程,完全在情理之中。从初期表示“没有证据显示人传人”,到日前指出“可能造成持续的人传人”,其实反映的是一种审慎态度。要求从一开始就作出精准判断,显然过于苛刻。但是必须指出,正因新的病毒带有复杂性和未知性,我们更应严谨细致,不能轻言“可防可控”,宁可严防死守,也不能有任何部门和个体、在任何流程和环节,存在侥幸心理。

  各地方、各部门、各行业都要切实拿出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杜绝侥幸心理,坚决扛起肩头的责任。既要沉着冷静,科学应对,从医学卫生学专业角度全力防控好肺炎疫情;同时也要信息透明,主动释疑,全力缓解社会的“心病”。这当中,做好舆论引导工作,让公众客观认识疫情、科学预防疫情、冷静应对疫情,尤为重要。17年前的那场“非典”战役,暴露出了我们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方面的问题,我们为此支付了不小的社会成本。“学费”不能白交,我们务须长进。

  传染病防治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也会相应增加社会管理成本,降低生活便利程度。每一位社会成员应当本着对自己和别人生命负责的态度,切不可图自己方便、为一己私利,违反防疫的各种规定,更不可有“哪那么容易被传染”的侥幸心态。尊重科学,尊重生命,永远都应该是我们牢记的座右铭。

  客观而言,面对疫情,一些群众出现应对失措不难理解。传染性疾病本就容易引发社会恐慌,何况此次肺炎疫情的来源和病因暂时未知,更添加了一份焦虑。更重要的是,当年的“非典”疫情引发的剧烈震荡已沉淀在公众记忆和社会心理中,很容易让人们不自觉地与其产生对应和联想。能否做好疫情防控、疫情是否还会扩大、何时才能安心出门……一系列问号,悬在每一个人心中。

  在这样的时刻,看到有钟南山院士这样的老专家依然奋战在一线,我们每个人都倍感安心。武汉医生的朋友圈刷屏,让我们对医护群体心存敬意。同时,看到“15名医务人员感染”的消息,也让我们无比痛心。只有每个部门、每个岗位、每个人都心存敬畏,杜绝侥幸,我们才不至于辜负医护人员在一线的坚守。

时政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时政新闻:

  • 下一个时政新闻: 没有了
  •  
     栏目文章
    普通时政新闻 【作文素材之时事评论篇】:抗击疫情人人责无… (01-04)
    普通时政新闻 2022年12月27日国内时政考点 (01-04)
    普通时政新闻 2022年12月2日周五《新闻联播》要闻汇总 (01-03)
    普通时政新闻 今日早报 每日热点15条新闻简报 每天一分钟 知… (01-03)
    普通时政新闻 新闻素材摘抄2021简短 时评类作文素材摘抄 (01-03)
    普通时政新闻 2022年8月4日周四《新闻联播》要闻汇总 (01-03)
    普通时政新闻 今日时政热点摘抄十条2022311 (01-03)
    普通时政新闻 外来物种防控、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全国人大… (01-03)
    普通时政新闻 2021年时政热点摘抄:时政素材要点(728) (01-03)
    普通时政新闻 今日大事件2021年最新时政汇总(附700道配套测… (01-03)
    普通时政新闻 时事政治十大热点话题 (01-03)
    普通时政新闻 考研政治时政要点:2022年12月6日国内外要闻 (01-03)
    普通时政新闻 2020-11-26 新闻和报纸摘要全文 (01-03)
    普通时政新闻 全媒派 只做60字短资讯印度这家本土新闻聚合平… (01-03)
    普通时政新闻 回顾新闻时刻铭刻年度记忆!2020年济南“十大… (01-03)
    普通时政新闻 你心中的TOP10 2020年度新闻盘点来了! (01-03)
    普通时政新闻 潜江市委书记编写60字疫情防控“三字经” (01-03)
    普通时政新闻 2020最近的新闻大事10条简短 (01-02)
    普通时政新闻 2020-12-28今日新闻简报 每日精选12条新闻简讯 (01-02)
    普通时政新闻 2020年政治新闻10条 (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