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生物科目,被称为理科中的文科,不仅需要记忆和背诵大量知识点,还强调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进入高考前冲刺阶段,考生们对生物学科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如何?考前复习如何做才更有效率?来听听海口市第一中学高三生物备课组组长康忠芹老师怎么说。
去年我省首届新高考,生物科目试题的题型和结构出现了不少新变化。选择题由25道减为20道,取消选做题,全部为必做题。康老师认为,今年的高考生物试题仍会保留这些变化,题型分值与去年基本一致。
“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分值各占一半。”康忠芹老师介绍,20道选择题全部为单项选择,1-10题每题2分,11-20题每题3分,一般来说后10道选择题会有一定的区分度。非选择题共5小题,50分,每题9分到11分不等。
康老师认为,为保证我省高考综合改革平稳过渡,生物试题的难度不会大,“一般90分钟的考试时间,不少学生65到70分钟就能做完,时间还是很充裕的。”康老师表示,这种情况下比拼的就是谁的基础知识更扎实,以及审题更认真,答题更规范。
考前查漏补缺,在许多学科的复习中都十分重要,生物科目也不例外。康老师表示,当前进入冲刺阶段,同学们该记和该背的基础知识不能落下,对于以前做错的题目要拿出来分析总结,发现薄弱知识点,利用最后这有限的时间查漏补缺。
高考生物试题考查的知识点都来源于课本,因此教材是考生复习的出发点。康老师建议,将教材各部分的知识点梳理一遍,将分散的知识联系起来,归纳整理成系统的知识,“这样可以在脑里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便于理解和记忆,也更方便找到薄弱点,进行针对性训练。”
考前保持一定的做题量,有助于保持状态。如果想更有效率,选择有质量的题目至关重要。康老师建议,在做题时从两方面出发,一是做一些历年海南高考真题,提高解题能力;二是针对自己易错的知识点,有针对性精选习题进行训练。
近年来高考生物试题更加灵活,题目材料中往往涉及一些与生物相关的热点话题,考验学生分析问题、提炼信息的能力。对此,康老师也建议考生关注时政热点,如新冠病毒、碳达峰、育种等,学会分析其中的生物学原理。
生物科目的考试时间相对充足,康老师提醒,考试过程中不要着急,认真审题后再作答。“一定要避免‘会而不得’的情况。”康老师表示,正是因为生物试题的难度不高,部分考生在看到一些简单题目时容易松懈,甚至选项还没看完就认为找到了正确答案,这是非常容易犯错的。
对于非选择题,康老师强调,作答时要注意用生物学术语描述现象和给出结论,如遗传图解的规范化书写、遗传学符号的正确使用,避免错别字等低级错误。同时,要力求做到卷面洁净、表述准确、合乎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