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习惯是石,能点燃星星之火;好习惯是火,能点燃希望之灯;好习惯是灯,能照亮前行的路;好习惯是路,带着人走向美好的未来……
“如果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上下了功夫,取得了成效,就是干了一件使学生终生受益的事。”重庆市江北区蜀都小学校长陈戈亮如是说。
近年来,蜀都小学将养成教育看做“头等大事”,以“12个好习惯”为主线,以感悟体验活动为载体,通过课堂教学、常规管理等培养多种能力。其中低段学生要养成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认真写字、微笑待人等好习惯,为人生开个“好头”。
“学生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既能保障身体健康,体现良好的个人风貌,也是对他人的尊重。”
据了解,蜀都小学每学年的9月都是行为规范月,集中对养成教育的内容采用熟记、表演、评比等方法进行强化训练,使孩子们一入校门就步入规范。同时出台文明礼仪手册、播放文明礼仪资料、制作展板等,供同学、家长浏览近4000多人次。
干干净净迎接每一天是蜀都小学低段学生可选的养成教育项目。学校一方面严格要求学生行为规范,衣着整洁,佩戴好红领巾,由班干部督促检查,结合评比制度,促使学生自觉自悟;另一方面利用国旗下讲话场合及师生漫步校园有利时机告诉学生,见到垃圾随手捡,保持校园干净……
事实上,好习惯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蜀都小学在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基础上,不仅扎扎实实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习惯养成体验与感悟活动,形成了较为科学的阶梯评价,还配有《养成教育成长袋》,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此外,学校还将活动延伸到校外,倡导学生步行和便餐,尤其是外出旅游时自备可降解塑料袋;每逢寒、暑假都发出《蜀都小学告家长书》,倡导学生践行“五小”活动,例如在家做个小帮手、在社会做个小标兵等。
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逐渐成为独立的人。蜀都小学的巧妙用心从一份班级计划表中就可见一斑。
2月,让孩子制定养成计划小卡片;3月,让孩子掌握煮小面、煮鸡蛋等简单厨艺;4月,让孩子动手画一幅校园的图画;5月,让孩子学会自己洗衣服、洗鞋子等……
据了解,在开展每一项养成计划前,班主任都会带领学生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实施计划,并详细写出每个月要体验的具体内容;学期中,学生在实施过程中遇到困难就利用班会交流感受,共同分享实践经验;学期末,学生们认真填写评价表,进行自我总结,并且还和父母分享自己的成长变化。
“看着孩子们一件件的手工作品、一次次有意义的家务劳动相片,品尝着孩子亲手做的菜品,感受着孩子的成长与进步,真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家长评价说,学校做前有计划、实施有评价、完成有总结,真正把养成教育落到了实处。
“作为老师,当我们翻开学生的作业时,能看到学生那工整、干净的小字,就觉得异常欣慰。”学校一位刘老师说。其实,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写有一手漂亮的好字,孩子也不例外。
校长陈戈亮认为,小学一、二年级语文教学主要任务是以识字写字为主,教师们也都非常重视学生写字过程的教学,积极帮助学生分析字形结构,指导书写的姿势与方法,检查写字的效果。
蜀都小学的周老师就分享了自己的“绝招”。她说,每次批改作业时,只要作业书写规范的都会送上小五星,并写上激励性的批语,比如“你写得太好了,老师都佩服你”。
同时,在班级内还定期开展写字、手抄报、诗配画比赛,写得好的张贴在班级室内外的宣传栏中,让大家都尝试到成功的滋味并且保持着盎然兴致。
世界上最美的人是带着微笑的人。步入蜀都小学,只见孩子们彬彬有礼、真诚友善,见到老师很有礼貌地问候一声“老师好”;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构成了校园里一道美丽的风景。
“要想改变学生的世界,就必须改变成人的世界。”学校德育处主任周荣红说,良好的师德形象就像一本无形的教科书。据介绍,学校校长在众多场合对教师的师德师风提出要求,学校各相关部门的领导利用周一的升旗仪式对师生讲解礼仪规范,德育处向师生开展礼仪培训,征集文明用语。
此外,各个班级根据学校要求,开展丰富多彩的班会课和品德课,教育学生讲文明、懂礼貌,与他人分享快乐。老师在班级管理中也善于发现学生的“亮点”,勤鼓励、多表扬,让孩子更自信。并通过每周开展的4项红旗评比,形成你争我赶的良好局面。
为了加强家校联系,学校采取了定期举办讲座和家长开放日活动,利用“校讯通”、“悄悄话信卡”进行家校沟通,鼓励家长每月写出反馈意见表,共同关注学生成长。如今,在家校合力保驾护航下,蜀都小学的孩子们正在奔向快乐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