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两则暖人心的短讯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11/16 23:28:56 | 【字体:小 大】 |
我是个“老宅男”,退休后患上脑梗,行走不便,常年蜗居斗室,每逢节假日外面来了多少游客,全然不知。我片面地认为,我区的旅游事业不太景气,直到今年5月10日,看了《洪泽报》上的一则由融媒体记者谢辉和通讯员沈春晓合写的短讯《我区旅游市场加速回暖》,痛快淋漓,拍案叫道:“好长时间没有看到这样有血有肉,内容实在,数字确凿,令人心服口服的好稿件了!”短讯的题目就很抢眼,一下子就吸引了我,我一口气读完,意犹未尽。文章开头叙述我区五一小长假旅游的繁盛场景,共接待游客44.8万人次,淮安方特东方欲晓、白马湖旅游区、洪泽湖古堰景区,以及蒋坝老街、洪泽美食城和全区四家星级宾馆、五个高级酒店等景区酒店,人气爆满,红红火火,空前繁盛,为多年所未见。接着,文章叙述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我区文旅部门的同志们紧密策划,创新管理,群策群力,共同打赢这场仗。文章不长,在读者眼前,呈现出旅游市场更加绚丽的前景,使我这个井底之蛙大开眼界,对湖区更好美好的明天充满了信心,心里热乎乎的。
下面说一说另一则暖心的短讯,这里我先讲一个小故事。2022年10月17《洪泽报》刊登了关于公开征集区政协十一届二次会提案线索的启示,面向全社会征集有助于我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等方面等提案,区委区政府问政于民,我倍受鼓舞,连夜突击写了一份提案按时发过去,提案的内容主要有:一是大庆南路从城南公园到洪三路起点,这一段几百米长的路面年久失修,凹凸不平,行人和过往车辆叫苦不迭,这个老大难问题成为群众心中急、难、愁、盼的问题;二是复刊文学内刊《洪泽湖》,或者在《洪泽报》上恢复每周一期的文学副刊《洪泽湖》,让广大业余写作者有用武之地,进一步发展大湖文化。提议发出后,等了几个月未见答复,时间一长,我也就忘了。谁知,今年5月19日的上午,邮递员照例送来当天的《洪泽报》,第一版上的标题,使我眼前一亮,《张冲林调研推进城区道路改造提升工作》,我一口气读到底,越读越高兴,心头涌过一股暖流,这则报道和我的提案不谋而合,区委区政府领导体察群众呼声,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把为人民谋福祉放在第一位,用实际行动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当前开展的主题教育要求,现场交办,雷厉风行,让有关单位限期完成路面整修和提升工作,感谢洪泽报及时报道了这件事,暖了全区人民的心。
2023年5月16日,当我因事又一次乘车经过城南时看到那一段路面已整修一新,平坦如镜,车子行驶在上面,稳稳当当,心中惬意得很,不禁又一股暖流涌过心头。而作为联系党政机关和人民群众之间桥梁的《洪泽报》紧紧跟上,及时地报道我区这些新人新事,不断改进版面,探索创新,发出了大量有生命力的稿件,我们深感这张党报和湖区人民的心贴得更紧了。
|
|
 栏目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