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网站首页国内新闻国际新闻时政新闻军事新闻时事新闻科技新闻房产新闻教育新闻旅游新闻
相关文章
 5·18国际博物馆日:读懂这所…
 国际家庭日:守护家庭健康 助…
 春运首日务工返乡客流迎来出…
 军情集锦_军事频道_光明网
 视频]以军继续在汗尤尼斯地区…
 「6月23日俄乌情报局」乌攻击…
 深读100 每经网
 海淀区2023年背街小巷整治任…
 深读100
 图解未来50年前沿科技趋势与…
 年度十大前沿科技趋势:AIGC…
 陆奇万字年度分享 盘点十大前…
 2022年房价会跌吗?“降价潮…
 房产专家:楼市还有红利!20…
 2022年房价即将下降是真的吗…
 机构评选2023年教育十大热点…
 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
 年终经济观察:2021年中国旅…
 2021山东旅游发展大会9月22日…
 2021年前三季度国内旅游收入…
 联合国秘书长:以色列领导人…
 退林复耕:农业发展的新篇章
 时政新闻30条简短docx
 时政微观察丨将全面深化改革…
 法国任命新总理“准90后”!
 【“一带一路”会客厅】柬埔…
 党的十九大以来大事记【2021…
 2021年度事件往事如烟
 2021年度十大事件:以奋斗之…
 7月4日下午中国新消息台海局…
 加剧多国撤离紧张局势下的和…
 7月3日凌晨中国新消息台海局…
 1月24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要闻…
 12月24日周日《新闻联播》要…
 11月15日周三《新闻联播》要…
 列举近年来所有最新科技成果
 2023年终盘点丨这一年我们的…
 学术头条:中关村论坛发布20…
 2022年全国住房限购政策汇总…
 2022年全国住房限购政策汇总…
 一文看懂!2022年扬州购房政…
 威海海洋职业学院入选教育部…
 常斌副省长到中国高等教育学…
 中国教育在线-推动教育前进的…
 360智能摄像机《新闻联播》惊…
 央视新闻频道打造全天候两会…
 《新闻联播》点赞!苏州定制…
 “荷塘生莲”亲子书画作品展…
 下花园中学:创意手抄报 助力…
 “为世界经济复苏持续增添动…
专题栏目
湖南视觉网络"模板城"--汇集CMS、EShop、BBS、BLOG等系统模板
您现在的位置: 时事新闻网 >> 国际新闻 >> 正文
高级搜索
5·18国际博物馆日:读懂这所“大学校”的力量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1/27 11:16:28 | 【字体:

  新华社北京5月17日电题:518国际博物馆日:读懂这所“大学校”的力量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的力量”。让我们走进博物馆,看这所“大学校”是怎样把历史智慧告诉大众,带给我们信心和力量的。

  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名片”。每到一个城市,很多人选择“打卡”博物馆。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洛阳街头,一座座别具特色的博物馆,串联起这座“东方博物馆之都”的历史文脉,“城中一日,阅尽千年”。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将“最早的中国”的模样展现给世人;百年留声博物馆,老唱片与老式电影放映机,“声情并茂”述说变迁

  “博物馆体现城市的文化底蕴,是快速了解一座城市的最佳窗口,给人们带来美好生活的见证。”洛阳博物馆讲解员李晨飞说,它更是文化和艺术的殿堂,肩负着追寻历史、传承文明的重任。

  自2012年以来,湖北博物馆数量增至234家,平均每年有9家新博物馆建成开放。“打卡”湖北省博物馆,“曾世家考古揭秘的曾国”展厅一件件曾国墓葬、遗址出土的青铜器,娓娓道出未被史书所记载的曾国700余年历史文化。

  5月12日,在湖北省博物馆,参观者观看展出的彩绘漆木虎座鸟架鼓。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在新疆,有一批独具特色的博物馆,如手风琴文化展示馆、昌吉恐龙馆、布茹玛汗毛勒朵戍边馆、独库公路博物馆等,规模不大,各具特色,成为丝绸之路文化科教中心的重要支撑,展现出新疆历史人文遗迹和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

  位于新疆伊宁市的林则徐纪念馆,成为伊犁州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和旅游景点。百年前,林则徐流放新疆伊犁,在逆境中勇往直前,表现出伟大的爱国精神,鼓舞着每一位来参观的人。

  “知来处,明去处”,从历史中汲取力量,人们对中华文明悠久历史和宝贵价值的认识不断深化。

  科技、新潮、时尚如今的博物馆,早已摆脱传统的印象。新技术、新手段、新创意运用,吸引着人们重新认识中华文明的灿烂。

  上海设计师朱韶俊经常“云游博物馆”,敦煌研究院开发的“云游敦煌”,是他在创作瓶颈期汲取灵感的地方。他说:“敦煌壁画中的色彩运用与人物形态流传千年仍不过时,博物馆中的古典美学给我很多创作灵感。”

  北京天文馆公共服务部主任孟洁说,自2020年疫情以来,北京天文馆在线上开辟了多个主题专栏,通过多媒体技术介绍天文知识。开展70余场直播活动,平均点击量超过十万人次,其中2020年“金环日食”天象直播最受欢迎,单次直播全网点击量超过1.6亿人次。

  2022年初,河南博物院上线全国首个文物“AR弹幕”服务,让“Z世代”们直呼“过瘾”。在博物馆观赏文物的同时,拿出手机“扫一扫”,就可打卡并发送“弹幕”,分享此刻文物带给自己的启发。

  近年来,位于武汉市的盘龙城遗址博物院借助高清数码相机和全景云台,利用全景采集技术,对遗址全貌、基本陈列、临时展览进行了全景复原,以最大限度还原真实展厅风貌,为观众提供全视角、沉浸式游览体验。

  传承创新、科技赋能,“让文物会说话”,传统文化更具活力,其蕴藏的精神鲜活起来。

  特色展陈、研学讲座、休闲娱乐昔日稍显“高冷小众”的博物馆,已然成为一所“大学校”,其所承担的功能在不断丰富。

  “你看这个彩陶罐子,它的花纹与疆外很多省份出土的文物很相似,新疆自古就与中原有着密切往来”16日,“流动博物馆”走进新疆塔城地区额敏县喀拉也木勒镇,当地群众欣赏文物的同时,了解到文物背后的历史。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博院副院长于志勇说,“流动博物馆”还将继续走进校园,走近偏远地区群众身边,将“历史课堂”开在全疆各地。

  立夏之后,中原大地麦浪翻滚。在河南郑州的“只有河南戏剧幻城”,一座“麦田里的博物馆”里,贾湖骨笛化身“乐队主唱”,绘彩陶坐姿伎乐女俑组成“女子天团”,用“网言网语”讲述文明传承的故事。

  “麦田里的博物馆”由河南博物院牵头、联合河南省内12家博物馆共同打造。“通过联合各地的博物馆开展云课堂及各色研学活动,孩子们足不出市就可领略多地的历史文化,这种教育的力量是潜移默化而又无比强大的。”李晨飞说。

  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说:“更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走进博物馆、爱上博物馆,从这里亲身感受历史自信、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带来的精神力量。”

  守护文化根脉、记录文明发展、开启美好未来。这就是博物馆这所“大学校”带给我们的信心和力量。(记者邵艺博、周晔、袁月明、喻珮、罗鑫)

国际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国际新闻:

  • 下一个国际新闻: 没有了
  •  
     栏目文章
    普通国际新闻 5·18国际博物馆日:读懂这所“大学校”的力量 (01-27)
    普通国际新闻 国际家庭日:守护家庭健康 助力健康中国 (01-27)
    普通国际新闻 春运首日务工返乡客流迎来出行高峰 广州白云机… (01-27)
    普通国际新闻 党的十九大以来大事记【2021年】 (01-25)
    普通国际新闻 2021年度事件往事如烟 (01-25)
    普通国际新闻 2021年度十大事件:以奋斗之我 担当前行 (01-25)
    普通国际新闻 CCTV16正式上線!4K超高清 24小時播出 (01-24)
    普通国际新闻 CCTV-16正式开播上线! (01-24)
    普通国际新闻 今晚中国女篮比赛CCTV16直播李梦+韩旭缺席李月… (01-24)
    普通国际新闻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举行“全面加强金融监管服务… (01-22)
    普通国际新闻 2021国家大事新闻近三天(3月22日-3月24日) (01-22)
    普通国际新闻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举行“发挥保险业的经济减震… (01-22)
    普通国际新闻 央视《新闻联播》头条聚焦福建!推出系列报道… (01-21)
    普通国际新闻 欧洲头条丨中国2023年经济数据发布 欧洲人发现… (01-21)
    普通国际新闻 今日新闻 (01-21)
    普通国际新闻 俄军坦克已抵达基辅周边俄乌双方正在激战!乌… (01-20)
    普通国际新闻 又一夜过去乌克兰局势最新进展 (01-20)
    普通国际新闻 乌克兰战争最新战况!对乌军来说巴赫穆特的局… (01-20)
    普通国际新闻 聚焦俄军“战争之屋” (01-18)
    普通国际新闻 张大大帮网友哄小孩睡觉 被称娱乐圈哄睡第一人… (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