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教育部传达重磅消息事关所有的大中小学生家长支持:早该如此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1/6 15:51:42 | 【字体:小 大】 |
相信许多学生都经常会听到一句话,那就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其实这句话是不全面的,正确的应该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称之为“五育”。“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其实很早之前就已经被提出来了,但是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却受到了考试、升学等方面的影响,使学生们一昧向成绩看齐,学校也一昧看重学生们的学习成绩,“五育”开始出现“偏科”。
“五育”中的“德”和“劳”逐渐被忽视,与此同时,问题也逐渐显露。道德教育的缺失,使许多学生都没有形成基本的道德准则,学生殴打老师、欺负同学等现象层出不穷。而劳动教育的缺失更为严重,让许多学生都不会劳动、不热爱劳动,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很容易形成“纸上谈兵”的现象,这对学生未来的就业与发展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为此,教育部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关的一些解决方案。不过,针对劳动教育,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专门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系统加强劳动教育。教育部也在第一时间传达了这一重磅消息,由此可见国家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教育部传达重磅消息,事关所有的大中小学生,家长支持:早该如此。
这一消息事关所有的大中小学生,学生们或许很快就会在课程表上新增一门课程:劳动教育课,而且《意见》中明确规定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学校要对学生每天课外校外劳动时间作出规定。普通高等学校要明确劳动教育主要依托课程,其中本科阶段不少于32学时,而且大中小学每学年还要设立劳动周。
除此之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强化劳动教育评价,健全劳动素养评价制度,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作为高一级学校录取的重要参考或依据。这意味着劳动教育将会影响到学生们的升学、就业等方面,无论是学生还是学校,都要开始加大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
确实,如今许多学生都缺乏劳动教育,甚至从小到大都很少接触过劳动,一心沉浸于课本学习中,殊不知劳动实践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学习,所以此次国家发布这个通知,就是要让学生们“走出教室”,通过劳动让学生切实体会到付出与收获,提升育人实效性,在劳动中成长,在劳动中学会团结互助,在劳动中磨练意志,这正是当今的大中小学生所需要的。
家长们得知这一消息后,也坚决支持,并表示:早该如此。许多家长都曾抱怨过自己的孩子什么家务事都不会做,连最基本的扫地都不会,实在是让人无奈,不过,此次意见明确提出了家庭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作用,学生参加家务劳动和掌握生活技能的情况还要按年度记录学生综合素质档案,这或许将会让许多学生都养成从小爱劳动的好习惯,提升学生们的素质与能力,为他们今后的成长提供巨大帮助。
|
|
 栏目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