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网站首页国内新闻国际新闻时政新闻军事新闻时事新闻科技新闻房产新闻教育新闻旅游新闻
相关文章
 哪些社会问题备受两会关注
 每日时政内容摘抄:2022年7月…
 时政 8月7日时政要点及模拟题
 时政常识(8月7日-8月11日)
 外交部:中方对以色列开展针…
 朝鲜军事侦察卫星发射失败
 4月16日现货白银晚盘行情预测
 2022年时政素材摘抄十条610
 湖南星辰在线新媒体有限公司…
 2022国内十条时政素材摘要汇…
 核心技术源自国外上市只为圈…
 新闻多一点 日照港全自动化集…
 起底超华科技“神秘”的安徽…
 中央为开发商划定债务红线元
 天津房价1平米降5000元 2020…
 为何天津房价快速跌回4年前
 9月7日上海重要教育资讯晚间…
 国台办:当局应为两岸旅游恢…
 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和服务 深…
 今天(5月28日)油价调整最新…
 2024年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科…
 5月27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要闻…
 昨夜今晨京津冀发生这些大事…
 【2018-08-29】每日投融资大…
 我们为什么需要具备阻燃性的…
 2023中小学教学领域最热的13…
 校园治安太差美国家长众筹42…
 两会教育热点深度观察:纵深…
 国内外时政热点素材2024年5月…
 2021年时政热点摘抄:时政素…
 政策“组合拳”朝着稳健有效…
 艾瑞咨询:2012上半年中国十…
 老牌军事社区铁血网挂牌新三…
 全球火力公布2024年全球军力…
 2024年5月28日时政摘抄_公考…
 《阳光少年报》 满足小学、初…
 临江花山镇中心学校“时事新…
 技术动态 磁共振引导下的机器…
 科技局创新新闻发布稿(1129…
 贵池区朝阳小学科技节“智创…
 房地产市场出来一条重要的消…
 每日经济新闻评出2023年房地…
 房地产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早安凉都】新闻三分钟 一听…
 网易旅游]-就这一分钟vol3
 新闻速递 新闻三分钟 一览石…
 石家庄市桥西实验小学开展“…
 一年级交通安全手抄报(文明出…
 1500份手抄报献礼《洛阳日报…
 环球网与国资委新闻中心共同…
专题栏目
网络
您现在的位置: 时事新闻网 >> 教育新闻 >> 正文
高级搜索
哪些社会问题备受两会关注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5/29 19:17:29 | 【字体:

  民众关注的“两会”焦点问题往往与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有密切的联系,这些焦点问题是社会利益的聚焦点,是社会成员的疑虑点,也是不同群体的分岐点,同时,实事求是地看,绝大多数焦点议题主要是常态性的民生问题。

  【摘要】民众关注的“两会”焦点问题往往与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有密切的联系,这些焦点问题是社会利益的聚焦点,是社会成员的疑虑点,也是不同群体的分岐点,同时,实事求是地看,绝大多数焦点议题主要是常态性的民生问题。

  【关键词】“两会” 焦点问题 民生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民众关注的“两会”焦点问题往往与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且具有鲜明的群体性差异

  2019年 “两会”前,不少主流媒体机构对大众关注的热点议题作了网络调查,比较权威的有人民网的热点关键词调查,在专家设置的关键词中,公众对18个热点词发表了看法。前10位依次排序为:正风反腐,依法治国、社会保障、教育改革、健康中国、“互联网+政务服务”、收入分配、脱贫攻坚、住房制度、生态环保。这一调查的参与者有数百万人,因此,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反映大众关注的问题。在新华网2019“两会”热点调查中,同样是18个热点问题,得票数较高的是教育公平、收入水平、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等民生问题,这反映了网民最真实的需求。

  如果我们进入公共讨论版,则发现讨论的议题更加生动、具体,内容十分丰富。如在“强国论坛”中,城乡的环境问题讨论很热烈,例如,“噪音污染能再少,悦耳的声音、自然的声音更多一些”;“没有雾霾,有蓝的天,清的水,纯净的空气”;“农作物无农药残留,食品符合出口海外标准”;“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人人共享,更需要人人参与”。热议的还有社保改革、减轻税负、对外开放、学前教育、人口政策、药品降价、退休工资并轨等。

  我们从公共讨论版中发现,老年群体更加关注的是身体健康、养老保障、医疗费用报销、子女赡养、旅游、再学习等。农民工群体关心的是社会公平,希望能够享受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福利,如教育、医疗、住房保障、养老保障等,也关注劳动条件、子女受教育、城市居住、偏见与歧视等问题。企业家群体很少在网络上发声,但并不是没有期望,他们关心的是企业的生存环境,经济的发展大势,政府减税降费政策的落实(如交纳养老等社保的费用)、企业降低成本减轻负担等。有些群体非常关注医疗问题,关注医疗保障的制度政策,希望花小钱就能看病,并能看好病。失业群体关注的是能否再就业,有新的工作收入等。某个群体越是缺少什么,就越是需要什么。我们关心群体性的需求,这就是以人民为中心,也使问政更有针对性。

  社会焦点问题往往是在社会生活中和社会发展中存在或产生的,是与相当多的社会成员利益相关的事物,如教育、就业、住房、环保、社会治安等,利益相关度与人们对焦点问题的关心程度具有正相关关系。社会焦点经常会反映出某些利益不满足,甚至的冲突,具有敏感性和尖锐性。通过分析社会焦点问题,我们可以及时地、准确地了解到不同社会群体的最迫切需求。事实上,文化、体育领域的热点话题,生命周期较为短暂,而经济、社会、政治方面的焦点问题,特别是涉及到大多数社会成员利益方面的焦点问题,生命周期则较长。只要热点涉及的问题没有解决,会变成持续性的话题,有些社会经济型的焦点问题如果迟迟解决不了,就有可能会转化为社会问题,具有一定的社会风险。

  群众十分关心社会焦点问题,是有许多疑问期待得到解答,在社会热点问题发展趋势不明朗的情况下,群众迫切希望了解它的发展状况,据此来决定自己采取的对策。由于诸多社会热点与重大的经济社会发展有关,并且往往是社会改革中遇到的难点、关键点,但现有理论、政策又相对滞后,恰恰成了理论、政策的空白点或难点,在理论供给不足或者缺席的情况下,民众会议论纷纷,却又无法寻找到正确的答案。这时无助、无奈、困惑感觉就自然产生,经常牵动着众多人的心。这就是社会对理论、政策的需要,也是新时代提出的任务。我们的理论工作者、宣传工作者、思想教育工作者,应该正视焦点问题,从理论上、政策上、方法上给予民众释疑解惑。

  社会焦点在舆论传播中存在多义性。不同的社会阶层、职业群体,或不同的年龄群体、性别群体,持有不同的立场和不同的心态,往往会从自身的角度对同一事物作出不同的判断,常常会褒贬不一,出现观点相异甚至观点相反的情况。而这种思想观点上的分歧、争议,往往自身认为很有道理,而其他群体则可能认为没有道理。当前,由利益差别引发的大量不同观点、不同意见之间的摩擦,如在改制、福利待遇、退休金、历史遗留等许多问题上,形成群体性的有差别的看法。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引导,只顾自身利益的偏狭观点会持续固化,甚至情绪化。有些群体对某些政策有意见,直接采取集体行动来表达他们的诉求。这正是思想教育、理论宣传工作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对群体关注的焦点问题,给于科学的、合理的解释。作出符合客观实际的科学结论,给民众以理性的导向。

  理论工作者要有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心,要具备实事求是的研究态度,要有理论勇气去碰触社会热点问题

  在民生问题中,有不同的情况。有的焦点问题是持续性的,在不同时期始终会出现的。人们的需要由低到高不断地产生。如没有住房的希望买房,有小房子的希望变大房,有大房的需要质量更高的好房子。没有房子的希望房价下降,有了房子的希望房价上涨。人们的需要在不断地提升,这类议题永远会存在。旧的需要解决了,又会产生新的需要。有的议题是暂时无法解决的,如医疗保障中的诸多问题,要想少花钱、不花钱看病,至少目前还没有条件、没有资源解决。如农民的养老保障问题,一下子要提升到与城市的居民同样的水平,还缺少经济条件。如民众议论比较多的要将企业退休人员与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的工资完全并轨,就不是那么简单的问题,它不只关系到结果公平,也涉及到前期人力资本的投入、工作岗位的专业性、职业的贡献等复杂因素。这需要我们耐心地解释与引导,而不是回避这些问题,回避问题只会使舆论中产生日益情绪化。有的是有条件解决的,诸如环境保护中的许多问题,教育的问题,社会治安的问题等属于在政策上、措施上调整,问题就可以改善、降低、减少的。

  对社会热点现象的研究与回应,要比对其它问题的研究更加困难,因为社会热点问题还正在发育之中,它产生的许多因素和条件还没有完全展开,解决它的条件、资源还不具备。回答焦点问题某种意义上做的就是理论探索的工作,尽管它的答案可能不尽完善,它毕竟是理论探索的第一步。所以理论工作者要有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心,要有理论勇气去碰触社会热点问题,这有着巨大的理论创新的空间,这时,实事求是的研究态度是最珍贵的。如果抱着怕惹麻烦、怕负责任的心态而回避焦点问题,这就放弃了理论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我们研究社会焦点是为了透过现象看本质,寻求热点问题的理论解释,从而引导民众的理性,疏导民众的情绪。对待社会焦点的态度,研究者恰恰应该持有冷静的态度,不能凭一时的热情解释,而要作出理性的分析。媒体不能为了流量,故意用猎奇的笔调渲染它,小题大作、耸人听闻、哗众取宠,以制造轰动效应。回应社会焦点问题,是时代交给新闻工作者、理论工作者、宣传工作者、思想教育工作者、社会科学学者的共同的使命。

  ①《图解人民网第18次两会调查:“反腐”继续蝉联榜首》,人民网,2018年2月28日。

教育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教育新闻:

  • 下一个教育新闻: 没有了
  •  
     栏目文章
    普通教育新闻 哪些社会问题备受两会关注 (05-29)
    普通教育新闻 2023中小学教学领域最热的13个研究热点 (05-28)
    普通教育新闻 校园治安太差美国家长众筹42万美元雇保安巡逻 (05-28)
    普通教育新闻 两会教育热点深度观察:纵深推进国家教育数字… (05-28)
    普通教育新闻 立德树人 铸魂育人(教育时评) (05-27)
    普通教育新闻 光明教育_教育频道_光明网 (05-27)
    普通教育新闻 2023谱写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新篇章 (05-27)
    普通教育新闻 中国教育报刊社党委书记、社长张文斌:多力联… (05-26)
    普通教育新闻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刊登文章:《广西钦… (05-26)
    普通教育新闻 今晚8点!中国教育报“云端歌会”等你来……听… (05-26)
    普通教育新闻 推进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 打造数字教育… (05-24)
    普通教育新闻 教育部:将推出中小学线上教育教学五年行动计… (05-24)
    普通教育新闻 “云端课堂”也精彩!新疆兵团“智慧教育”助… (05-24)
    普通教育新闻 我国慕课学习人次达12.77亿上线万门 (05-23)
    普通教育新闻 深化应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 助力民族地区基础教… (05-23)
    普通教育新闻 用好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 促进民族地区教育… (05-23)
    普通教育新闻 专家:人工智能可多方面提升教育质量 (05-22)
    普通教育新闻 广西:围绕十个方面全力做好2024年教育工作 (05-22)
    普通教育新闻 人工智能技术在重塑教育与学习方面具有变革性… (05-22)
    普通教育新闻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浏览量超400亿次 (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