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讣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原主任、研究员,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五届中国民进中央常委吴尊友同志,于2023年10月27日12时56分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60岁。尊重本人生前遗愿,丧事从简,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
据中疾控官网报道,2023年2月27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在京组织召开艾滋病丙肝防治高层专家研讨会,吴尊友曾参会。据了解,疫情期间,吴尊友确诊胰腺癌。
网友纷纷哀悼:“全球艾滋病防治领域重大损失的一天,倾注半生心血打造中国艾滋病防治战线的吴尊友病逝。秋日寄哀思,仙境再无车马喧。逝者走好。”
吴尊友,男,汉族,1963年出生,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流行病学博士。现任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干预室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公开资料显示,1963年6月,吴尊友出生于安徽黄山。1980年,参加高考,考入安徽医科大学卫生系,先后获得学士、硕士学位。1988年,吴尊友毕业后,进入安徽省防疫站工作。
赴美留学获得博士学位后,吴尊友回国开始从事防治艾滋病工作。2003年,参与“非典”(SARS)防治工作。
2005年,吴尊友任中国疾控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2006年6月任民进宣武区工委主任;2017年4月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2022年12月当选中国民主促进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2023年1月当选为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
吴尊友的研究领域为艾滋病流行病学、高危人群行为干预、艾滋病预防控制策略、项目评估等,兼任UCLA兼职流行病学教授、UNAIDS科学委员会委员、UNAIDS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
他先后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及美国NIH课题等研究课题40多项,现主持重大专项1项、NIH课题1项。发表学术论文450多篇,包括在《科学》《柳叶刀》等国际著名杂志发表SCI论文250多篇,是《牛津公共卫生教科书》作者,主编中国艾滋病防治英文学术专著两本。多次获得国家奖励或荣誉,包括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留学回国人员成就奖、UNAIDS金质奖章、国际毒品学会Rolleston大奖、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等,并荣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名人堂”。培养博/硕士毕业生109人。
新冠疫情发生3年以来,吴尊友多次出席相关新闻发布会,回答公众有关疫情的疑问,他的名字也家喻户晓。
疫情发生后,疾控中心的专业技术人员会每天对收集上来的全国日报告疫情进行分析,并生成一份报告。之后,吴尊友会对比这一段时间内的疫情分析报告,根据病人发病特征、地理范围和传播链关系,推理出本次疫情的传播流行规律,同时研判趋势,为国家决策提供依据。
“攻关的时候就像破案,”吴尊友这样形容,“调查案子的周期需要3—4周。你找不到源头的时候,就会像热锅上的蚂蚁,压力巨大。这不是一般的工作压力。”
细心的观众发现,经历3年疫情,吴尊友的样貌悄然发生着改变,头发从黑变白,身体变得日渐消瘦。这也引发了网友对他的健康状况的担忧。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新当选全国政协委员的吴尊友接受了央视新闻《面对面》专访。当时央视记者提问:回过头来看,你这3年头发变白跟压力大有没有关系?吴尊友回答:应该说很多人付出比我多,他们在一线工作,有些人还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所以我的这些投入真的算不了什么,很多人头发比我白得多。只是通过媒体的宣传,大家感受到我的工作经历,实际上更多人承受的压力比我更大,他们比我更辛苦,而且付出得更多、贡献得更多。
作为一名资深的传染病防治专家,2021年底,吴尊友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控制新冠肺炎,一个国家应该是一盘棋,而对于全世界来说,全球则是一盘棋。吴尊友曾说:“对于传染病防控科技工作者来说,最为重要的就是我们的科研成果能否及时转化为国家传染病防控策略和措施,转化为人民群众防控传染病的预防行为。在过去30多年的传染病防控工作,我也都是这么要求自己的。”
因为贡献突出,吴尊友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和国防科工局等六部门2021年“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10月27日,中国疾控中心原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这样评价吴尊友:“是好同志,真正的流行病学家,是一个学者,我们应该学习他带病工作的革命精神。”
疫情期间,坊间就传出吴尊友已确诊胰腺癌的消息。胰腺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素有“癌症之王”的称号。
在校友群里获悉吴尊友去世的消息,吴尊友在本科和研究生期间的同学,安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王德斌表示:“很突然。”
王德斌说,吴尊友生前罹患胰腺癌数年,也曾经历过手术治疗,“看上去预后效果不错,加之他本人对患病一事很低调,工作忙,又不太希望耽误朋友太多时间,所以我们近年来也很少有机会线下去探望”。
作为知名公共卫生专家,吴尊友提出检测发现感染者作为艾滋病防治首要策略。艾滋病潜伏期长达8—10年,其传播流行静悄悄,早检查、早发现、早管理,就成为控制艾滋病流行的关键。他提出的检测发现感染者策略,已被广泛接受。
“如果不采取措施的话,国内外一些专家估计我国艾滋病可能会感染到1500万人左右,但过去高峰时为100多万人,这说明本世纪以来,我国艾防工作做得非常不错,吴尊友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王德斌说,之后,吴尊友也借助国际会议,介绍中国艾防经验做法,为国际接纳中国方案、全球艾滋病防控做出贡献。
在近年来的数次会议上,王德斌也曾与吴尊友打过照面。“每次见他时,他都很忙,不抽烟,不喝酒,可能出差候车的几十分钟都拿出电脑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