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全市普通高中招生政策,发布普通高中招生政策问答。今天我们请到了基础教育处的赵云处长,向大家介绍今年的相关政策,回答大家的提问。
大家手里应该都拿到了“招生问答”了,这个是我们就全市普通高中招生群众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以问答的形式做的一个解读,主要的一些内容,都在“问答”里面了,大家可以先看一下,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现场提问。下面,我主要介绍一些重点内容和与往年政策有变化的内容。
一是今年继续实施热点高中指标生均衡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学校的政策。今年全市热点高中招生计划,包括原有计划、扩招计划的70%均衡分配到区域内所有初中学校,扬州中学、扬大附中、宝应中学、高邮中学、仪征中学、江都中学、邗江中学录取原有计划定向指标生在区域普通高中录取招生线上不设分数底线,录取扩招计划定向指标生录取分数控制在该校招生分数线分以内;其他热点高中无论是录取原有计划定向指标生还是录取扩招计划定向指标生,均在区域普通高中录取招生线上不设分数底线。各地热点高中学校由所在教育行政部门确定。
二是增强了会考成绩在高中学校录取中的运用。考生的地理、生物学科会考成绩均达到B及其以上等级方可享受指标生政策。会考成绩达C及其以上等级者方可报考三星级及以上普通高中。在外市参加会考的考生,会考成绩合格一律转换成C等级,可以报考三星级及以上普通高中,但是不可享受指标生政策。
三是今年面向全市应届初中毕业生招收40名学前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委托南通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培养30人、委托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培养10人,学制为五年,录取最低分数原则上不低于中考总分的80%。招生录取为提前批次,与普通高中或职业高中可同时兼报。学生在读期间的培养费、住宿费由市教育局承担,学生及家长须承诺毕业后回扬州市区域范围内各类幼儿园从事幼教工作,服务期5年。如本人未能在扬落实相应工作,按照招生协议由相应县(市、区)、功能区的教育行政部门协调推荐就业。
还有一个大家非常关心的,7月19-21日,市直广陵招生区域和邗江招生区域的考生可以到指定志愿更改地点进行更改志愿。
今年中考升学总分及其毕业成绩总分是多少?全市初中升学考试与初中毕业考试合并进行。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和体育学科中考总成绩作为考生升学的依据,升学成绩总分满分为774分,其中语文、数学、英语学科各为150分(英语含听力口语测试30分),物理、化学学科各为100分,道德与法治、历史学科各为50分,体育学科为24分。语文、数学、英语学科成绩按2/3比例折算后,加物理、化学、道德与法治、历史学科(道德与法治、历史科目最终成绩以卷面得分×2计算)成绩,作为衡量初中生文化课毕业水平的依据,毕业成绩总分满分为700分。
全市普通高中招生录取工作由市教育局统一管理,市教育局和县(市、区)教育(教体)局分别组织实施。继续实行市直、广陵区、开发区、景区、生态科技新城普通高中招生区域(以下简称“市直广陵招生区域”)和邗江招生区域普通高中招生考试“统一网上报名、统一发布招生简章、统一网上填报志愿和网上更改志愿、统一考试阅卷成绩发布、统一录取”“五统一”。
50人;城区3所热点高中(扬州中学、扬大附中、邗江中学)实行部分计划跨区招生。除上述情形外,公办普通高中一律不得跨区域招生。
民办高中招生统一列入普通高中招生计划。民办高中面向所在招生区域招生,如果向扬州全市招生,必须以中考成绩为依据,不得另行组织考试。民办高中提出跨设区市招生要求的,招生范围及招生计划经市教育局审批后纳入全市普通高中招生计划。提出跨设区市招生,须到生源地设区市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并经批准后方可进行招生,录取手续由学校到生源地设区市招生工作管理部门办理。民办学校跨设区市招生时,要参照我市普通高中录取招生线在中考总分值中的占比,相应确定各有关市的录取招生线。未经生源地设区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民办学校一律不得到该设区市招生,凡未经生源地设区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而擅自招生,致使所招收学生不能按期办理学籍的,市教育局将取消该民办学校下一年度所有招生计划。
省教育厅明确要求,各普通高中严禁出现人籍分离、空挂学籍、学籍造假等现象,严禁同时注册普通高中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双重学籍”,不得为违规招收学生办理学籍转接。各普通高中学校严禁招收“借读生”、“旁听生”,全市普通高中招收“借读生”、“旁听生”将无法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由违规招收“借读生”、“旁听生”的普通高中学校及学生和家长承担。
70%均衡分配到区域内所有初中学校,扬州中学、扬大附中、宝应中学、高邮中学、仪征中学、江都中学、邗江中学(以下简称“老七所”高中)录取原有计划定向指标生在区域普通高中录取招生线上不设分数底线,录取扩招计划定向指标生录取分数控制在该校招生分数线分以内;其他热点高中无论是录取原有计划定向指标生还是录取扩招计划定向指标生,均在区域普通高中录取招生线上不设分数底线。各地热点高中学校由所在教育行政部门确定。
市教育局根据各地中考情况以及确定的招生计划,确定各地普通高中录取招生线。只有达到生源地普通高中录取招生线的考生才有可能被本地普通高中(包括公办、民办)和区域外的其他民办普通高中录取,任何普通高中都不得录取生源地录取招生线下的学生,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不得为普通高中录取招生线下的学生建立学籍。
及其以上等级方可享受指标生政策。会考成绩达C及其以上等级者方可报考三星级及以上普通高中。在外市参加会考的考生,会考成绩合格一律转换成C等级,可以报考三星级及以上普通高中,但是不可享受指标生政策。
各普通高中可以开展优秀运动员、艺术特长生自主招生,具体要求见市教育局印发《
年扬州市普通高级中学优秀运动员招生工作实施意见》和《2020年扬州市普通高级中学艺术特长生招生工作实施意见》(扬教发〔2020〕24号)文件,具体招收的学校要查看相关高中学校招生简章。在“老七所”高中继续开展科技创新、信息技术、文学创作、英语口语等特长生自主招生工作,报考上述学校自主招生的考生通过该校校园网查阅招生简章。
共有七类人员加分,分别为:一是现役军人子女,二是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子女,三是扬州市高层次人才子女,四是因公牺牲伤残公安民警子女,五是
年全市赴鄂一线医务人员子女,六是归侨青年、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和台湾省籍的考生,七是少数民族考生。如果考生同时符合以上七项加分中的多项加分条件,按其中最高的一项加分,不累计加分。符合上述条件的考生,经当地相关部门审核确认后,第一、二、三、四、五项在招生时考生达到生源地普通高中录取招生线时加分录取;第六、七项加分直接计入考生的中考总分。
)面向宝应县、高邮市、仪征市、江都区和邗江区招生:考生及家长登录扬州中学校园网,填报志愿;学生正常参加全市统一组织的中考;市教育局中招办根据考生志愿,按照分配计划和中考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录取。(
)面向市直广陵招生区域的初中学校的招生工作,由扬州中学严格依据考生中考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录取。
全市继续试办综合高中班,注册普通高中学籍,高一年级开设普通高中课程,高一年级结束时由学生自主选择参加普通高考继续在该校学习普通高中课程,或者由学生自主选择到该校职教相关专业学习(包括对口单招班)。综合高中招生列入高中阶段招生计划,招生区域与本地区普通高中一致,不得跨设区市招生,相关学校不得突破计划招生。
名学前教育专业免费师范生,其中,委托南通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培养30人、委托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培养10人,学制为五年,录取最低分数原则上不低于中考总分的80%。招生录取为提前批次,与普通高中或职业高中可同时兼报。6月26-27日组织考生面试,6月30日组织志愿填报,7月28日左右组织志愿录取并签订相关协议。学生在读期间的培养费、住宿费由市教育局承担,学生及家长须承诺毕业后回扬州市区域范围内各类幼儿园从事幼教工作,服务期5年。如本人未能在扬落实相应工作,按照招生协议由相应县(市、区)、功能区的教育行政部门协调推荐就业。
市直广陵招生区域和邗江招生区域普通高中招生考试实施“统一网上报名、统一发布招生简章、统一网上填报志愿和网上更改志愿、统一考试阅卷成绩发布、统一录取”“五统一”。
月28-30日,网上填报志愿确认截止时间是6月30日24:00。网上更改志愿统一时间为7月19-21日,市直广陵招生区域和邗江招生区域的考生可以到指定志愿更改地点进行更改志愿,考生所在学校在此期间不得组织学生集中到校或开展集体活动,不得阻止学生前往更改志愿;统一考试阅卷成绩发布、统一录取时间为7月29-3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