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教育局迅速召开党委中心组学习扩大会,传达学习贯彻市委七届十次全会精神,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工作。“扎实推进美丽扬州建设,努力打造美丽江苏的现实样板,落实在教育的关键词就是‘美丽与幸福’。”扬州市教育局局长周应华认为,美丽,需内外兼修,教育更是如此。
外修,建设美丽校园,培育美丽师生,讲好美丽的教育故事,从而让教育成为美丽扬州靓丽名片。目前,总投资13.5亿元的新城高级中学和总投资2.8亿元的蜀冈小学,这两大位于西区的工程即将交付。今年计划启动的33所中小学及幼儿园建设项目,正在按序时加快推进。未来将进一步健全中小学及幼儿园布局建设机制,保障中小学及幼儿园建设用地。
内修,则是打造更有高度、更有深度、更有内涵、更高品质的教育。从2017年至今,我市大力推进“青少年茁壮成长工程”,以文明素养、营养改善、学业减负、体育锻炼四大行动为抓手,落实义务教育阶段“三增一减”,即增加学生睡眠时间、体育锻炼、生活技能,减少过重课业负担,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前不久,广陵区以育才小学、汶河小学、东关小学为核心学校的3个教育集团化办学试点工作先行启动。强化素质教育,培养拔尖人才,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迫切期待。近年来,我市高考本一、本二达线水平保持稳中有升,万人口普通类本二以上达线率保持全省前列。
内外兼修的“美丽”,必将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提升教育的获得感,享受优质教育的幸福感。
下半年,我市继续全面提升学校疫情防控水平。扎实做好全市学校(幼儿园)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进一步落实“一校一医疗机构一医生”的医校对接机制,规范进行校园传染病疫情处置,要求各校对相关应急预案进行桌面推演式的演练,提升疫情应对水平。
推进各类教育优质资源建设。落实《扬州市中小学及幼儿园建设实施计划(2019-2022年)》,确保按时序建设到位。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确保在2020年底完成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和“两类学校”改造工程。建成市智慧校园40所,智慧学堂在线课时。
推进各级各类教育高品质发展。开展县域学前教育督导评估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监测工作。持续开展青少年茁壮成长工程,常态化开展义务教育阶段“三增”活动工作督查。
推进各区域师资队伍建设。全市全面开展师德师能建设双“百千万工程”活动。继续组织省市特级教师到农村支教、送教。全力做好骨干教师分层分类业务考核工作。
加强校园校车安全管理。协调属地政府、公安部门对学校门前拥堵严重的路段进行交通治理,实行错时上下学。按照国务院江苏安全生产督导组要求,及时更新老旧校车、接送学生车辆,消除安全隐患。协调公交集团增设学生公交专线,方便学生出行。加大对现有校舍消防设施的检查,及时更新改造,确保消防设施有效、可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