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建云 赵志明 王琛)12月4日至6日,《中国教育报》派出由《中国教育报》驻湖南记者站站长、高级记者李伦娥带队的采访组,深入邵东城乡学校,通过走访校园,进入课堂,访谈师生,对话局长,查阅资料,对邵东县教育系统践行办纯粹教育理念以来,全县教育事业发展新动态,改革新姿态进行深度采访。这是继2016年6月,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报道智救煤气中毒祖孙四人的两位老师后,国字号权威媒体再次聚焦邵东教育。也是继《湖南日报》11月7日刊发《解读“纯粹教育”的邵东实践》特别报道,11月21日湖南教育电视台播出邵东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专题报道后,上级媒体对纯粹教育的又一次深度走访。
近年来,邵东县委县政府坚持教育强县发展战略,通过尽力加大投入,努力补充师资,倾力化解债务,着力优化氛围等全方位、持续性的举措,推动全县教育事业全面、持续、健康发展。全县教育系统高举“办纯粹教育”旗帜,围绕“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主思路,深入落实素质教育理念,持续培育优质教育资源,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擦亮了纯粹教育特色品牌,唱响了邵东教育嘹亮之音。
隆冬时节的昭阳大地,和煦阳光普照,料峭寒风轻拂,李伦娥与《中国教育报》驻湖南记者站专职记者赖斯捷一行,轻车漫步,向阳而行。
即将完工的城区二完小正门,紧临繁华的兴和大道。入口处的校园广场,树木新立,绿叶竞上,显现几丝春天的生机。“为了妥善安置学校红线内的拆迁户,县政府花费1000万,从开发商手中回购了33间门面地。而学校临街的这300米长地段,更是开发商眼里的黄金码头。若开发成商业门面地,即便按最保守估计,价值也在1个亿以上。但县委县政府最终放弃了这个赚钱的机会,拍板修建成集文化宣传于一身,融校园社会于一体的透视围栏与校园绿地。”陪同采访的邵东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罗中安,指着正在扫尾的工程,激动地向记者介绍县委县政府赋予教育的“特权”,“这样做,就是为了给学校营造更加舒适的环境,还原成学校该有的样子。”
“真是没想到:县委县政府重教兴教,有这样的大手笔、大气魄!”李伦娥连连夸赞,“如此舍得为教育买单,教育才有持续发展的底气与实力。”在火厂坪中心小学,她步入刚建好的教师周转房,看到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就连窗帘都准备好了,她高兴地说:“把教育真正摆到优先的位置,对教师关怀到家的县委县政府,值得点赞!”
在邵东一中、邵东三中、城区二中、杏园小学、城南小学、昭阳小学、流泽中学,采访组对各学校在办纯粹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回归育人本质,坚守教师初心,守望诗意远方的生动实践给予高度评价。邵东一中以深度课堂与君子文化为两翼的跨越发展,邵东三中以艺体特色为内涵的特色发展,杏园小学“呵护童心,润泽童真,成就幸福人生”的童真童趣,蝶变重生焕然一新、连厕所都如“餐厅”般洁净的城南小学,校园足球开展得如火如荼的城区二中;如家园般温馨似田园般宁静的流泽中学,以活动引领、特色立校赋予新建学校以“向上生命力”的昭阳小学,均给采访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真是没想到:邵东的学校这么美,既烙印着纯粹教育理念的共性,又闪耀着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个性!”返程时,赖斯捷这样夸道。
到流光岭中学走访时,李伦娥和赖斯捷对该校坚持多年的“520”课改模式兴趣颇浓,便随意走入一间教室“旁听”。看到课堂上教师教得轻松自如,学生学得热情高涨,她们连呼“有惊喜”。
经过与师生畅谈,李伦娥说:“真是没想到:邵东的县域整体推进课改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曾荣获中国新闻奖、走访过省内外不少课改名校的她认为,邵东城乡学校结合自身实际,推行的各具特色的课改,是系统性的“改”,是根本性的“变”,是持续性的“进”,可复制,可“嫁接”,值得大力推介。
12月5日下午,采访组到访界岭镇峰山小学,适逢该校每周二的“兴趣小组活动日”。舞龙兴趣小组的锣闹龙欢,鼓号组的鼓号喧天,电子琴组的琴瑟和鸣,让座落于群山怀抱的偏远小学,变得热闹非凡。当天,该校电脑室、美术室、图书室、手工制作室、英语兴趣室、阅览室等七个功能室也全部向学生开放,在每周固定的活动中,孩子们像“过年”一样开心。
“真是没想到:这么偏远的学校也能走班选课,也有兴趣辅导!城乡教育一体、均衡发展,在邵东落到了实处。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在邵东也落到了实处。”握着校长尹双周的手,李伦娥、赖斯捷盛赞:“是您这样纯粹的人,才让教育如此温暖,如此美丽!真好!”
采访结束前,尹双周邀请“远方的客人”合影留念,两人欣然答应,并执意让怀孕8个月仍坚守岗位的尹双周站在正中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