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回眸2021 盘点!这7个你不能不知道的菏泽文化旅游产业大事件!
文旅产业是幸福产业、朝阳产业、综合性产业,具有“一业兴,百业旺”的显著优势。今年以来,全市文旅项目加快建设,文旅新业态加速培育,文旅产业集群不断壮大,文旅产业增加值快速增长,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实现提档升级。
郓城县获评第一批省级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县。水浒好汉城文化产业示范园入选第一批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华夏部落文化旅游区、白虎山天池风景区旅游开发项目、曹州古城旅游保护项目获评2021年省重大项目。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曹县红三村抗日联防遗址等7家单位获评山东省红色研学基地。单县浮龙湖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入选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获得专项激励资金95万元。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全市文化和旅游系统奋发图强、砥砺前行,推动产业增加值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全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95.42亿元,同比增长16.2%,全省排名第8位,排名较上半年提升3位;对全省“文化创意”产业的贡献率4.29%,全省排名第11位,排名与上半年持平。全市“精品旅游”产业前三季度实现增加值117.5亿元,同比增长21.3%,全省排名第3位,排名较上半年提升2位;对全省“精品旅游”产业的贡献率5.54%,全省排名第7位,排名较上半年提升1位。
按照“创意策划一批、提档升级一批、推动在建一批、竣工运营一批”的总体思路,紧紧牵住项目建设“牛鼻子”,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夯实了基础、积蓄了后劲。牡丹花街等24个精品项目完成创意策划,金山全域生态旅游项目等12个招商项目在第30届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暨2021年菏泽市文化旅游发展大会上集中签约,浮龙湖医养综合体等9个重点项目奠基开工,方特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园等54个在建项目加快建设,有力推动菏泽文旅产业提档升级。
4月8日-10日,由中共菏泽市委、菏泽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菏泽市委宣传部、菏泽市文化和旅游局、牡丹区委、牡丹区人民政府承办的“2021菏泽市文化旅游展览会”在曹州牡丹园景区成功举办。本届展览会展陈内容丰富,有曹州刻瓷、绳编、鄄城鲁锦、东明粮画、煌上煌古筝、工笔牡丹画、牡丹籽油等100余种文创产品、旅游商品参展;而且展览形式多样,充分利用了图片、文字、视频、实物及现场展演等方式,宣传推介了各县区特色文化旅游资源、代表性非遗项目、重点文旅企业、精品文旅项目和特色旅游景区,向全市人民、国内外游客全方位展现了菏泽文化和旅游“牵手”以来取得的新成果、新成效、新形象。
第五届菏泽文化和旅游消费季以“悦享文旅、智惠菏泽”为主题,深度整合了全市优质文化旅游资源,策划举办了“惠游菏泽•健康生活、智游菏泽·云享未来、非遗传承·国潮来袭、红色菏泽·情系百年、夜游菏泽·不夜之城、百年献礼·艺动菏泽、特色展销·品牌菏泽、文旅IP•创意菏泽”等8大类213项文旅惠民活动,分批次发放了市级文旅惠民消费券,进一步激活了菏泽文旅市场消费潜力。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231”产业发展战略,进一步发挥文化和旅游产业在新旧动能转换中的重要作用,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与教育、工业、康养、体育等行业融合发展,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教育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体育局,分别评定了首批菏泽市文化产业、工业旅游、康养旅游、体育旅游示范基地以及菏泽市首批市级中小学生研学基地,并从以上5类基地中每一类择优评选2家,授予菏泽市“十佳文化旅游新业态示范基地”荣誉称号。12月13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强,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丁志刚向菏泽市“十佳文化旅游新业态示范基地”获奖单位颁奖。
组织文化旅游企业参加第二届中国文化旅游博览会、第16届中国义乌文化和旅游产品交易博览会、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展会,助企开展招商引资、宣传推介、产品销售等工作。第二届中国文化旅游博览会期间,重点推介“花开盛世”2021牡丹文化艺术系列大赛成果展展品,100余种牡丹主题文创产品,以及黄泥古陶、东明粮画、鲁锦、巨野工笔牡丹画等非遗产品。组织牡丹文创产品、单县羊肉汤等特色商品参加第16届中国义乌文化和旅游产品交易博览会。曹县汉服、巨野工笔画更是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精彩亮相,得到国内外客商广泛关注、国内外观众一致喜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