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网站首页国内新闻国际新闻时政新闻军事新闻时事新闻科技新闻房产新闻教育新闻旅游新闻
相关文章
 楼市巨变重启:购房意愿创六…
 新华房产-楼市新说第005期
 最新!经济向好楼市待起
 终于来了!楼市出现两个重要…
 上饶楼市里的“三好生”绝对…
 湛江一小学要求学生“戴头盔…
 真开眼!长宁这些小学生秀出…
 5316人报名!洪山区教师笔试…
 【语音播报】枣庄一黑校车塞…
 2023年全国小学生“质量安全…
 不止是冰雪—新疆冬季旅游推…
 【素材帮】 “巴以冲突”热点…
 思想之光照亮前路 凝心聚力再…
 2021年以来济南每年预算安排…
 “亮码可办”“跨省通办”等…
 我国资源型地区转型发展取得…
 中国阅兵或解密最新武器可能…
 俄媒评出全球十大重要武器 中…
 外电:中国首次完成洲际导弹…
 俄罗斯退出《欧洲常规武装力…
 以军对约旦河西岸发动20年来…
 飞马国际:公司主营业务之一…
 上海医药董事长周军被查
 今日财经重大新闻_最新财经新…
 亳州市政协开展重点提案办理…
 用老地名唤醒“城市记忆”!…
 乘势而上扬长补短 加快推动旅…
 党建带团建 清华“志愿红”为…
 “冷”冰雪带来“热”经济 餐…
 指数续创新高龙头涨超 3 倍算…
 西甲一周资讯|贝林厄姆荣获…
 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
 《2023年度中国“5G+工业互联…
 “精诚共治”实现“大格局”
 “经济圆桌”第二期
 中经数据-汇集您最想查看的数…
 2023-07-07
 科技大事件:GoPro股价跌破发…
 海南党史百件大事深海科技取…
 2020年科学大事件展望
 【盘点】2020年金融科技行业…
 放开限购、放宽限售!泉州发…
 重磅!在厦买房全面取消限购
 近期国内多个城市取消或放松…
 合肥楼市遇最冷十一黄金周 十…
 合肥楼市新政最新动态限购摇…
 泸州古蔺县2023年11月中小学…
 我市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中小学…
 智慧教育平台这样用① 基于国…
 工信部: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
专题栏目
网络
您现在的位置: 时事新闻网 >> 房产新闻 >> 正文
高级搜索
楼市巨变重启:购房意愿创六年新低量价齐跌、房子不再是“硬通货”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11/23 6:15:14 | 【字体:

  原标题:楼市巨变重启:购房意愿创六年新低,量价齐跌、房子不再是“硬通货”

  编者按:美剧《权利的游戏》中,绝境长城守夜人誓言:长夜将至,我从今开始守望。

  眼下,地产行业仍处凛冽寒冬中,房企人也在守望。2022年,疫情影响仍持续、房企流动性危机集中爆发、消费者购房需求减弱,叠加部分项目带来的“停工潮”、“停贷潮”等因素,行业发展呈低迷状态。

  但冬已至,春未远。楼市宽松政策在不断推出,房企融资“生命线”也在拓展落地,漫漫长夜已到黎明时分。

  政策转向下,2023年地产行业将迎来新旧发展模式转型,如何“破局”成为房企发展新课题。岁末之际,搜狐财经推出年度产业观察系列报道,多维度还原地产行业及房企“渡寒冬、筹新机”之路。

  此为楼市“巨变重启篇”,将聚焦中国楼市的筑底复苏迹象,并探寻未来的发展之道。

  低迷的房地产市场正努力走出筑底复苏行情,这与密集出台的“稳楼市”、“稳地产”政策密不可分。监管层与各地合力打出的“组合拳”,正有力地支持着合理购房需求,并不断为市场注入信心、改善市场预期。

  只是,从数据层面来看,2022年中国楼市的整体表现仍不容乐观。第三方机构克尔瑞预计,2022年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金额分别将达13.6亿平方米和13.3万亿元,同比下降24%和27%;全年预计完成开发投资额13.2万亿元,这一规模已倒退回五年前。

  “房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难卖过。”一线年,开发商们为了卖房绞尽脑汁,小麦换房、大蒜换房、为“买房”的客户收稻谷…………花式促销层出不穷。房贷利率也已降到历史低点,多地进入“3时代”,但市场仍不买账、置业者或心动却并不行动。

  这轮深度调整中,社会和置业者们对房地产、对开发商的信任也在下降,信心已降至冰点。纵使是那些经历过“黄金时代”的行业老兵们,也开始对地产行业的前路产生担忧。

  回望来路,是“去杠杆”政策正让房地产褪去了金融属性,回归居住本身。开发商也好、置业者也罢,都需适应这种变化。置于房地产的产业生命周期中去看,站在经济运行、城市发展、人口变化的多元视角下,房地产的角色或已发生变化。市场和开发商,同样需要向新发展模式逐渐过渡。

  数据的惨淡,已无需多言。在2022年一开年,楼市交易量便出现了回落。据克而瑞数据,2022年1月全国29个重点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1429万平方米,环比下降37%,同比降46%。

  随后的2、3月,交易量仍呈现回落态势。克而瑞数据显示,2月全国29个重点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1077万平方米,环比下降 32%,同比降36%。3月30城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168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7%。

  “一般来说,12月开发商冲刺业绩,普遍基数会高。来年1月成交量环比降下来,也比较正常。2月有春节的因素,3月考虑到节后复工,整体一季度的市场成交量走低是比较正常的。”回归2022年全年市场时,一家TOP30房企的北京公司营销总称,最初的一季度,行业普遍预期都是到了三四月份时,市场或许会有一个“小阳春”。

  “现实不是这样,到了三、四月份,各地反复的疫情叠加由此带来的防控政策,市场又冷了下来。那时,各地的楼市宽松政策已在密集出台了。但我们考虑到政策落地到市场显效的时间差,在二季度基本就没有怎么推盘。”该人士回忆道,到了之后6月市场出现一个小高峰,但7月在“停工潮”、“停贷潮”的影响之下市场又受到影响;到了“金九银十”期间,市场表现也只能用一般来形容,“整体来看,低迷态势贯穿了全年。”

  另一位央企房企深圳公司的营销副总则向搜狐财经指出,“成交量按月来看还是有起伏的,但整体还是跌的。”在成交量之外,更多的是价格的回调。上半年的市场价格整体还在可控的降幅之内,下半年开始百城新房价格持续下跌、走势疲弱。

  “现在的市场都很卷,对目标客群的划分早已不是过去简单的刚需型、刚改型、改善型的分类了,而是围绕不同的、尽可能多的目标客群,开发商去做不同的空间设计、公区配套、商业业态。”该人士称,在“金九银十”期间,公司还有几个“网红盘”行情比较火爆,但也有一些尾盘,即使价格再低,也同样无法去化。

  “好产品、好服务、好楼盘一定是有市场的,一方面是开发商怎样去营销,另一方面是如何让置业者敢买房、想买房、能买房?”该人士指出。

  而据央行12月27日公布的《2022年第四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未来三个月约16%的居民打算购房,这一比例已大幅低于三季度的17.1%,并创下了2016年下半年以来的新低(2016年二季度比例为15.1%);报告还显示,认为房价将继续上涨的居民比例仍在降低。

  开发商们在感叹“房子不好卖”之余,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如今的楼市仍处于“量价齐跌”的筑底过程中。据中指研究院数据,最新的今年前11个月,百强房企实现销售总额约6.73万亿元,同比下降42.1%。

  从单月业绩来看,克而瑞数据显示,11月单月百强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5589.8亿元,环比微降0.3%;同比仍降低25.5%,降幅较9月、10月两月基本持平。

  2022年,行业格局变动加剧,规模房企表现分化明显。随着各梯队房企的销售额都呈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千亿房企军团数量也大幅缩水。

  据中指研究院数据,前11月千亿以上阵营有19家房企,较去年同期减少16家;销售额超百亿元的房企仅剩100家,同比直接减少51家。

  公开披露年度目标的规模上市房企中,多数企业截至11月末的目标完成率不足80%,不少房企甚至不足70%。中指研究院统计的15家房企中,前11月的目标完成率均值仅为65.4%,远低于去年同期的85.7%。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房地产市场数据也显示,今年前11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额同比下降26.6%、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降幅继续扩大。11月单月,全国开发投资额已降至不足1万亿元,为近五年新低。

  虽然“三支箭”新政已尽出,但截至11月末,房企到位资金情况尚没有改善,今年全年预计完成开发投资额13.2万亿元,规模已回到五年前、增速同比下降10.8%。

  “三季度以来,市场利好颇多,尤其是连续的金融端利好政策,对市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政策端的支持力度加大要传导到行业销售,这仍需要时间。”交流中,不少在一线的销售顾问都感叹,从新房销售来说,各地纾困政策算是“应出尽出”,进一步的调控政策宽松,或许对新房销售表现的促进作用已很有限。

  “当前新房市场仍未解决的难题是购房者信心与预期普遍不足,虽然全国对‘保交付’工作的重视和推动是有利于新房市场复苏的。二手房市场则相对复杂,但在‘交付焦虑’下,二手房‘所见即所得’的特性让该板块的复苏进程或会相对快一些。”一位就职于某房产代理平台的销售顾问认为,当前楼市下行压力仍旧很大,短期内仍难出现明显反弹。

  回顾2022年,为了卖房开发商们可谓是花样尽出。河南房企推出“小麦换房”、“大蒜换房”,江苏、浙江的房企推出“西瓜换房”、“水蜜桃换房”,广东房企推出“荔枝换房”,还有重庆房企直接安排销售顾问为客户收稻谷、只为卖出一套房。

  2022年以来,买房门槛也在持续降低。目前多地首套房贷利率进入“3时代”,部分地区房贷利率已处于历史性低点,对于置业者而言这是实实在在的优惠。但数据也说明了,市场和置业者似乎是不买账的。

  过去房地产一直被视为“硬通货”,更被作为衡量个人财富的尺子。市场高歌猛进时,“万人摇号”盛况也经常演绎;一波又一波的早期购房者,他们借助房产增值实现了自身财富的升值。

  “那会的售楼处都还很小、现房也很少,乌泱泱的一大群人挤满了过道,大家都看沙盘,甚至没有私人关系的人,连看房的‘入场券’都拿不到。我那会从登记信息到开盘,大概等了两个月。”2009年,北漂族程军(化名)在北京常营地铁站旁购买了一套约60平的商品房。

  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套房子,购房资金多半为家族筹资,也有自己工作几年的一点积蓄。后来的日子里,程军又陆续在北京大红门地区和平谷地区,先后购置了两套房产。这三套房产都是他在北京2011年限购政策出台前所购置,时至今日他都觉得在北京置业是其人生中最正确的选择之一,“那会房子也还便宜,虽然手里没多少钱,也算是看准时机‘早上车’。”

  像程军这样的早期北漂族很多,他们普遍在大学毕业后找到较为稳定的工作,有了早期的积蓄后,再加上家族的帮衬在那个房价还未飞起的年代,于北京这样的超级大都市的万家灯火中也找到了一盏属于自己的灯。

  中国大多数的城市也是这样的,从1998年房改以来,经济发展及人口流动为当地带来庞大的住房需求,为当地楼市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由此,我国的房地产市场经历了近20多年来的高速发展。

  “其实到2014年以后,这种供需关系就在悄然变化了。一方面,房价快速上涨的势头不再那么猛烈。另一方面,随着城镇化率的提升,住房的需求总量也不再那么充足。但区域性、结构性的缺口仍然存在,一些重点城市、核心区域的市场仍然前景广阔,三四线楼市则借助棚改热潮还在延续火爆行情。”许多地产老兵们将在此之前的中国楼市称之为“黄金时代”,之后的阶段称为“白银时代”。

  转变的信号是在2016年发出的,当年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即“房住不炒”),正式宣布房地产业“去杠杆”进程开启。

  此后至2020年,楼市调控政策在各地启动并持续加码;到了2020年8月,针对开发商融资的新规“三道红线”横空出世,房地产在开发侧也要“去杠杆”成为现实。

  进入2021年下半年,金融机构开始大幅缩减房地产贷款,房地产行业的流动性迅速紧张,陆续有房企“暴雷”。由此,开发商们的信用危机成为导火索,迅速对产业的上下游形成冲击波。

  那时,由于流动性紧绷,房地产行业的“停工潮”也进一步演变成了购房者们发起的“停贷潮”,市场一度面临失控局面。

  从最初的“万人摇号”到如今的“持币观望”,置业者的心态也开始变化,其对对开发商、对市场的信心在过去这一年半的调整中已被消耗得不多了;那些“暴雷”的开发商们仍在积极自救,但销售的低迷已打击了其最根本的造血能力,自救之路仍十分艰难。

  消费者在观望,而政策如何变化始终是房地产业发展的最大不确定变量。房企大面积“暴雷”,全行业发展面临困境时,地产调控政策也在转向。

  近期,监管部门出台房企融资的“三支箭”政策,逐渐恢复信贷、股权、债券融资。叠加其他“稳楼市”措施,力度空前。

  但业内人士在交流中普遍认为,信心的重建并非易事,要形成市场各方的正向互动,进而促进市场的可持续恢复,仍然需要一些时间。

  “这也是房地产的价值在重构,房地产是不动产,虽然其流动性不足,但其使用价值和交易价值不可忽视。置于全球任何一个经济体来说,房地产都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如今,我们所面对的是在人口、土地、金融、资本等红利消退之后,房产回归居住属性、回归居住本身。市场和企业,需要适应这种变化。”与搜狐财经交流的地产从业人士普遍认为,当楼市进入“青铜时代”,人口流动和城市化进程带来的支撑作用在逐步减弱,房地产的居住属性只会日益增强。

  而近期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坚持“房住不炒”基调,还要因城施策,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探索长租房市场建设。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提及,要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此前,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提“探索新的发展模式”。

  “伴随着房地产行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新的发展模式或落脚在住房体系建设、租购并举、盘活存量等方面。”中指研究院指数事业部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表示。

  “新的发展模式是相对于旧的模式去提的,我们的理解是,一方面是要逐步增加现房销售的比例,因为过去的预售制确实会滋生如今这种房企暴雷后,房产就难以交付的问题。另一方面,过去房企普遍是‘高杠杆、快周转’,这也造成行业风险的积累,未来转向‘杠杆降低、周转速度降低’的‘慢周转’模式是大趋势。”一位TOP10房企的品牌总监在交流中称,展望未来,房企很难再挣快钱了,还是要专注于自身的产品力、服务力、营销力,靠好产品、好服务去说话。

  “对房地产行业来说,最终还是要看需求端、房屋销售数据能不能上来。看短期,‘保交楼’的问题解决,后面还有楼价问题。如果楼价开始稳定,那需求端或也会出现比较大的改善。现在市场上投资、投机性在需求逐步消失,但我们也注意到,有些合理的住房需求或也在萎缩,这也是值得警惕的问题。”一位机构研究员则指出,楼市需求仍需提振,同时未来仍需继续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

  “如果房企内生现金流迟迟还不能恢复,市场的悲观情况和观望情绪不能缓解,那未来仍还需要更多的调控政策,来从供需两端协同发力。” 该研究员表示。

  在交流中,还有从业者期盼,监管能继续降低购房者的购房门槛。这类观点认为,各地因城施策已出台了许多楼市刺激措施;从开发商的角度来说,通过降价促销的空间也较为有限。未来政策“工具箱”应着重提升对高能级城市政策的放松;在优化楼市政策之余,也需考虑如何从供给端的角度,给开发商更多的自主权,并调动他们参与楼市复苏的积极性和信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房产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房产新闻:

  • 下一个房产新闻: 没有了
  •  
     栏目文章
    普通房产新闻 楼市巨变重启:购房意愿创六年新低量价齐跌、… (11-23)
    普通房产新闻 新华房产-楼市新说第005期 (11-23)
    普通房产新闻 最新!经济向好楼市待起 (11-23)
    普通房产新闻 终于来了!楼市出现两个重要利好房地产回暖值… (11-23)
    普通房产新闻 上饶楼市里的“三好生”绝对不只是建房子那么… (11-23)
    普通房产新闻 放开限购、放宽限售!泉州发布房地产新政 (11-22)
    普通房产新闻 重磅!在厦买房全面取消限购 (11-22)
    普通房产新闻 近期国内多个城市取消或放松住房限购政策——… (11-22)
    普通房产新闻 合肥楼市遇最冷十一黄金周 十月将推盘12000套 (11-22)
    普通房产新闻 合肥楼市新政最新动态限购摇号新政策 房产策解… (11-22)
    普通房产新闻 三大利好传来 房地产板块大涨!北证50飙涨 发… (11-21)
    普通房产新闻 史诗级利好落地房地产再迎“穿云箭”政策利好… (11-21)
    普通房产新闻 巨大利好来袭房地产市场再次蓬勃发展! (11-21)
    普通房产新闻 楼市五大利好消息来袭!购房族们的定心丸! (11-21)
    普通房产新闻 房地产再迎大利好独特地位彰显官方宣布再融资… (11-21)
    普通房产新闻 底气十足!五一中路版块诞生!福州进入CCD时代… (11-21)
    普通房产新闻 泉州泉港:府院联动诉源治理“房产卷” (11-21)
    普通房产新闻 “国五条”细则出台 泉州厦门两地二手房过户爆… (11-21)
    普通房产新闻 泉州市房屋交易中心:存量房买卖合同网签不准… (11-21)
    普通房产新闻 “百万级流量”达人在线Battle这场直播赛轰动… (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