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1年房地产市场或将稳中有升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4/30 6:25:23 | 【字体:小 大】 |
2020年房地产市场在特殊冲击之下保持较高的韧性,土地、新房和二手房市场交易规模再创新高,对我国宏观经济复苏发挥了积极作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房地产研究室主任邵挺认为,“未来的房地产市场需要因城施策、一城一策,夯实城市主体责任,长期实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
邵挺是在贝壳研究院举行的2020年度报告发布会上作出上述表示的。当天,贝壳研究院发布的《数字化居住:2021年新居住展望》(以下简称《报告》)称,一方面,2021年宏观货币政策将继续遵循宏观审慎原则应对经济发展中的诸多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房地产金融降杠杆将持续深化,促使房地产、金融与实体经济平衡发展;2021年市场总体平稳,土地市场成交量下降,价格涨幅收窄到10%左右。新房市场和二手房市场总体成交体量与今年相当,其中,二手房成交体量与今年相当,价格上涨幅度从7%收窄到5%左右。金融对房地产的助推红利逐渐弱化,房价普涨时代一去不返。
回顾2020年,我国土地、新房和二手市场保持总体平稳增长态势。根据贝壳研究院监测推算,2020年全国住宅土地成交款增长25%左右,成交土地规划建筑规模预计比去年增长9%,价格上涨15%左右。全国二手房交易规模达到7.3万亿元,同比增长8.1%,成交量达420万套,同比小幅下滑1.3%左右,二手房成交均价达到1.8万元/平方米,同比上涨7%左右。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推算,全国新建商品住宅交易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同比增长8%左右,成交面积增长1%左右,价格上涨7%左右。
对于2020年房地产市场保持复苏的原因,贝壳研究院指出,第一,疫情激发消费者住房条件改善的需求,消费者更加看重房屋空间的居住品质以及社区配套设施服务能力,为此形成了巨大的改善性换房需求。第二,在上半年全球及宏观经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之下,全球货币流动性充裕,进入资产价格上涨的阶段,房地产作为稳定的资产品受到消费者青睐,房价的升温也带动土地价格上涨。
《报告》认为,未来5年,我国住房发展的重点是民生保障,房地产政策以防风险、保民生为主。其背后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我国房地产市场已经达到了总体平衡、局部过剩的状态,已经走过了大规模投资建设的历史阶段,未来更多是要解决结构性失衡的问题,尤其是核心城市新市民住房困难的问题;另一方面,近年来房地产金融债务风险有所加大,特别是房企的金融负债过高,未来需要通过差别化信贷政策逐步化解金融风险。未来5年我国房地产的金融属性逐步减弱,购房需求逐步回归居住本质,由经济增长、人口流动等基本面主导的供需变化,是未来房地产市场的主要驱动因素。
如果您对稿件和图片等有版权及其它争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核实情况后进行相关删除。
|
|
 栏目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