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开幕,与房地产相关的利好消息,进一步释放。在第二场“部长通道”采访活动,部分列席会议的国务院有关部委负责人接受采访。
新冠疫情防控取得了决定性胜利,防控的政策也作了优化和调整,对房地产供需两端都发生了积极影响。
从供给方面,施工人员、施工材料都可以顺利进场,很多住房项目复工率都大大提高。从需求看,现在售楼处看房量也在大幅提升,成交量也有明显改善。
今年一二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包括一手和二手房,结束了13个月的负增长。虽然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有涨有跌,但总的看价格是平稳的。
同时,保交楼工作在扎实推进,有力保障了购房人的合法权益。房企的合理性融资也得到了改善,市场主体信心正在恢复。
购买首套住房的大力支持政策,购买二套住房的合理支持政策,已经出台,正在落实见效。不让投机炒房重新入市、原则上不支持三套以上购房的要求,各地也在认真落实。
稳住房地产,一方面,要坚持因城施策、精准施策、一城一策,大力支持刚性和改善性的住房需求,提振信心,促进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平稳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要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的供给和长租房的建设,重点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困难问题,让他们能放开手脚,为幸福生活去奋斗。
今年年初,倪虹曾将2023年房地产工作概况为三句话:第一,增信心;第二,防风险;第三,促转型。
在“增信心”方面,除了要让房企有信心,让购房者有信心,也要让新市民、青年人有信心。
倪虹在“部长通道”上再次强调,要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的供给和长租房的建设,重点解决好青年人新市民的住房困难问题,让他们能放开手脚,为幸福生活去奋斗。
根据住建部近日披露的2023年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目标,住建部将督促各地按时完成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公租房和棚改安置住房360万套(间)的计划任务。
“防风险”是底线,防范和化解好风险,房地产市场才能平稳健康发展,经济才能行稳致远。中央以“慢撒气”的方式,稳妥化解房企资金链断裂风险,房企也需要快速调整经营动作来适应市场,提升数字化管理方式以达到降本增效,扩大市场份额的长远目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