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网站首页国内新闻国际新闻时政新闻军事新闻时事新闻科技新闻房产新闻教育新闻旅游新闻
相关文章
 2020国内十大财经新闻
 国内十大期货交易app软件平台…
 十大贵金属实时行情软件排行…
 2019年9月经济资讯、产业资讯…
 天津二手房
 天津链家资讯市场下行 全国新…
 二手房交易- 天津本地宝
 买二手房挑花眼?滨海新区这…
 天津二手房最新真实成交价出…
 中国教育新闻网等媒体报道我…
 职业院校数字支教的价值与实…
 2020年中国教育新闻网书香校…
 青岛理工大学:变“赛项目”…
 世界杯来啦!盘点中国元素讲…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受影响的不…
 “滞留游客全县A级景区明年免…
 旅游_河北新闻网
 旅游寒冬能做点啥?走着瞧旅…
 文旅部等多部门发布关于印发…
 世界杯开幕当天另一支中国“…
 被“反噬”的硅谷大厂: 裁员…
 2020年最近的新闻大事10条
 海天、李宁、张小泉事件反思…
 超4万人失业华尔街还相信硅谷…
 美军战机闯入禁区直接被击落…
 美要打造“第一岛链20”专家…
 美国军事专家:中国不是俄罗…
 军事专家:中国无人机“行业…
 《环球军事
 世界杯开幕第一天中国在卡塔…
 证监会上市部李明:退市常态…
 昨天世界发生了7件大事
 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
 王君正: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
 盘点2020年国际体坛大事件
 痛心!刚通报:“36人死亡2人…
 每日新报数字报刊平台-国际
 中国男篮大胜巴林!国际篮联…
 命运与共 共筑和平
 2021近期时事新闻热点事件简…
 时政热点:2020年11月27日时…
 时政热点:2020年11月18日时…
 2022时政摘抄50条简短2月18日
 点赞|惠城区:50万斤西瓜滞…
 每周全球科技十大新闻(2019…
 每周全球科技十大新闻(2019…
 盘点2019十大国内科技新闻 这…
 科技创新十条
 加快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房产中介三十年
专题栏目
网络
您现在的位置: 时事新闻网 >> 科技新闻 >> 正文
高级搜索
2020国内十大财经新闻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2/11/23 1:20:12 | 【字体: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成为“十四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擘画了中国面向未来的宏伟蓝图。“十四五”将开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吹响了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号角。

  《建议》专章部署科技创新,并放在“十四五”规划任务的首位,这在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凸显对科技创新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凸显了以改革促创新、以创新促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5月14日召开会议,首次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这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不是要闭关锁国、闭门造车,而是要以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更加主动的开放来打通“国内大循环”,是新形势下中国经济“既立足自我又贡献世界”“既受惠于外又不受制于外”的开放发展新思路、新实践。

  新发展格局的核心是供给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需求端内需扩大,提高供需之间的匹配程度,促进循环的畅通。

  12月15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介绍2020年11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时表示,四季度经济运行的增长有望比三季度继续加快,从下阶段来看,全年中国经济有望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当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经济体。

  尽管受到疫情影响,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经济在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的情况下,二季度增速由负转正,三季度同比增长4.9%,实现了V型反转。

  12月23日,世界银行发布的2020年12月期《中国经济简报:从复苏走向再平衡》预测,中国2020年经济同比增速为2%,2021年随着消费者和企业信心增强以及劳动力市场状况改善,经济活动扩大到私人投资和消费,增速将回升至7.9%。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11日召开会议,首次提出“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近年来,我国平台经济迅速发展,互联网平台企业快速壮大,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等方面作出积极贡献。但与此同时,市场垄断、无序扩张、野蛮生长的问题日益凸显,出现了限制竞争、赢者通吃、价格歧视、泄露个人隐私、损害消费者权益、风险隐患积累等一系列问题,存在监管滞后甚至监管空白。

  监管部门相继发声释放出明确的信号,反垄断没有法外之地。特别是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下,部分互联网平台不规范竞争行为频频出现。中央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有助于倒逼平台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及时制止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出现。

  12月8日,商务部外贸司司长李兴乾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1至11月,我国进出口总额29.04万亿元人民币,增长1.8%,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中国外贸规模创历史新高的同时,“中国制造”还为全球抗疫作出了重要贡献。根据商务部统计,我国已向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防疫物资,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推动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转。此外,我国进口占全球份额上升0.8个百分点,为世界经济贸易合作注入活力。

  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医疗器械、口罩等防疫物资出口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前11个月,纺织制品出口同比增长33%,医疗仪器及器械出口同比增长44.5%,成为外贸增长的重要拉动力。

  30年前,深沪证券交易所相继开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封闭到开放、从单一股票市场到多层次体系,中国资本市场逐步发展成为参与人数最多、市值规模名列第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显著提升、影响力辐射全球的大市场。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这也为“十四五”时期资本市场有序发展定下基调。

  嫦娥五号探测器于11月24日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并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此后探测器实施2次轨道修正、2次近月制动,顺利进入环月圆轨道。12月17日,返回器与轨道器分离并成功重返地球。

  历经23天,嫦娥五号闯过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月面着陆、自动采样、月面起飞、月轨交会对接、再入返回等多个难关,成功携带月球样品返回地球,完成了这次意义非凡的太空之旅。

  国家统计局12月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5%。这是时隔11年后,CPI再现负增长。CPI上一次出现连续负增长,还是在全球金融危机时期,从2009年2月至当年10月。

  猪肉价格下滑成为拖累CPI的主要原因。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1月,猪肉价格下降12.5%,降幅比上月扩大9.7个百分点,影响CPI下降约0.60个百分点。

  11月6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首席律师刘福寿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全国实际运营P2P网贷机构已经由高峰时期约5000家,压降到目前的3家。借贷规模及参与人数连续28个月下降。

  截至11月中旬,剩余的3家P2P业务清零,我国P2P网贷机构完全归零,这也意味着,P2P在历史舞台谢幕了。

  2012年起,我国P2P平台开始野蛮扩张,高峰期运营平台约5000家。但从2019年开始,P2P迎来了整个行业的出清和整顿。

  8月14日,商务部印发《商务部关于印发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总体方案的通知》,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及中西部具备条件的试点地区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先行在深圳、苏州、雄安新区、成都及未来的冬奥场景进行内部封闭试点测试。后续视情扩大到其他地区。

  截至目前,数字人民币的全国落地试点场景已经超过6700个,中国人民先后向深圳、苏州试点发放3000万数字人民币红包,数万市民参与其中,数字人民币的脚步越来越近。

  世纪疫情叠加百年变局,2020年无论对于中国还是世界,都站在了历史的交汇点上。

  展望未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擘画了中国面向未来的宏伟蓝图。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出新要求,成为未来20-30年中国经济总体布局的路线图。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需求侧管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主线,是很长一段时间要贯彻落实的。需求侧管理则是动态的,是要随时调整的。就好象自行车的前后轮,我们要始终通过后轮来推动需求,创造需求,用前轮来引导供给、把握供给,最终实现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复苏加速,中国将成为全球经济的一大亮点。未来,全球产业链预计将出现四个东移:制造业东移、技术东移、资本东移、人才东移。

  除此之外,大型的商务活动、学术活动、文体活动、时尚活动和展会活动也将东移。所以,畅通“双循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事关重大。

  回顾过去,中国在2020年不仅抗疫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而且前三季度经济发展实现V型反转,外贸规模创历史新高,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中国制造”还为助力全球抗疫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全球疫情肆虐的情况下,全球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因素增加,中国的出口表现逆势上扬。在我看来,随着RCEP的签订,预计未来五到十年,中国的外贸有望呈现两位数的增长,尤其是中国和东盟贸易有望出现井喷式的发展,未来东盟还会继续加大对中国的出口。

  疫情冲击之下,中国外贸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了,当下正是中国外贸发力的时候。

  有的放矢,方能百战百胜。我们在谋划“十四五”的同时,要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牛鼻子,持续推进金融改革,并将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放在首位。

  数字人民币红包试点落地、全面推行注册制、强化反垄断、嫦娥五号荣耀归来等,这一系列重磅新闻的落地,充分凸显了以改革促创新、以创新促发展的时代命题。

  “十四五”期间,我们要重点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不放松,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从而把民营企业、外商企业的积极性也调动起来。2021年的任务很艰巨,八项任务的提出,让我们能够心中有数,眼中有目标,工作有奔头。

  新闻事件见证中国辉煌,每日经济新闻评出的2020国内十大财经新闻,再次见证了202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寻常和不平凡。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2021年,站在经济全面复苏的地平线上,我们期待全球经济走出旧阴霾,中国经济焕发新活力。

  2020年,中国成为全球唯一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取得这一成绩殊为不易,一来说明我们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明显成效;二来说明我们复工复产抓得很好;三来说明中国经济具有极强的韧性。

  从数据上看,2021年中国经济有望在今年的基础上大幅度反弹,结合我们即将进入“十四五”时期这一大背景,在比经济增速更高的层面上,我们更应该关注2020年首次提出的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目前,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也带来了很多新的思考,我们需要明确新的发展思路,如何才能保持中国经济持续的更高质量的增长。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首次提出,是我国发展战略和思路的重大调整,具有深远的意义。

  2021年我国将进入“十四五”时期,从2020年中国经济展现出的一些特点来看,数字经济未来会成为中国发展的一个新加速点,数字经济在整体经济中占的比重将越来越高,保持我国在数字经济领域处于强势的、有利的地位,这一点非常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中央首次提出“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这对未来将产生深远的影响,释放了对资本“不能任性”的鲜明态度。

  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就要反垄断,既要反国企的垄断,也要反外企、民企的垄断,一视同仁。

  市场要充分竞争,就要不断有新生企业出现,不能让占据垄断位置的资本无序扩张。

科技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科技新闻:

  • 下一个科技新闻: 没有了
  •  
     栏目
    普通科技新闻 2020国内十大财经新闻 (11-23)
    普通科技新闻 国内十大期货交易app软件平台排行榜(最新版) (11-23)
    普通科技新闻 十大贵金属实时行情软件排行榜 (11-23)
    普通科技新闻 2019年9月经济资讯、产业资讯APP排行榜 (11-23)
    普通科技新闻 每周全球科技十大新闻(2019722-728) (11-22)
    普通科技新闻 每周全球科技十大新闻(2019826-91) (11-22)
    普通科技新闻 盘点2019十大国内科技新闻 这是中国创新路上的… (11-22)
    普通科技新闻 科技创新十条 (11-22)
    普通科技新闻 加快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11-22)
    普通科技新闻 东营山东石大科技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11-22)
    普通科技新闻 山东石大科技退出东营联合石化有消息了 (11-22)
    普通科技新闻 赞!石大首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正式启动 (11-22)
    普通科技新闻 14亿转让4%持股 山东石大科技集团要退出东营联… (11-22)
    普通科技新闻 重磅!石大2020年十大新闻出炉展现学校卓越发… (11-22)
    普通科技新闻 这两款资讯应用值得你们每天都打开! (11-22)
    普通科技新闻 海外资讯_搞趣网资讯频道 (11-22)
    普通科技新闻 腾讯3个亿领投的这个海外新闻App正式推出内嵌… (11-22)
    普通科技新闻 10款高质量国外资讯APP早一步了解全世界 (11-22)
    普通科技新闻 看国外资讯动态的足球app (11-22)
    普通科技新闻 高德地图全面应用北斗系统国家自主高精尖科技… (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