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前沿科技关于凝聚各方力量加快推进我国量子科技发展的对策建议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1/15 22:33:41 | 【字体:小 大】 |
近年来,量子科技发展突飞猛进,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前沿领域。10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量子科技研究和应用前景进行了第二十四次集体学习。量子力学是人类探究微观世界的重大成果,量子科技发展具有重大科学意义和战略价值。量子科技事关国家安全和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充分认识推动量子科技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量子科技发展战略谋划和系统布局,把握大趋势,下好先手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这个大变局加速变化,我们应牢牢把握科技创新这个强动能,加快发展量子科技,加速推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在该领域形成了具有相当体量和布局较为全面的研究队伍,突破了一系列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产出了多光子纠缠干涉度量、量子反常霍尔效应、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世界首台光量子计算原型机等一批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成果。
虽然我国已具备量子科技领域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但是也面临创新资源、技术路径选择、市场规则和普及等多方面挑战。此外,量子科技领域的国际竞争也日益激烈。近年来,欧美发达国家先后启动了量子科技领域的战略计划,例如,英国于2016年启动“国家量子技术专项”,欧盟于2018年启动“量子技术旗舰项目”,美国于2018年启动“国家量子行动法案”等。因此,为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进一步扩大我国已经取得的领先优势,在新一轮量子革命中必须抢占先机,凝聚各方力量,加快推进我国量子科技发展。为此,建议:
1、科学规划,下好先手棋。一是完善顶层设计。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相关部门科学编制量子科技发展的“十四五”规划,明确量子科技开发应用的“路线图”;高瞻远瞩,站在国家的角度,布局量子科技的科研、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二是改革科技体制。进一步完善政府统筹协调和决策机制,强化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成效,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效益,促进各地方科技体制机制改革;遴选量子科技重大战略领域,积极开展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力争打造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理论成果和创新成果。三是健全政策扶持。政府出台系列扶持量子科技发展的政策,营造市场机制配置研发资源的有利环境,通过一系列政策设计积极引导企业和社会增加研发投入,鼓励企业对技术开发类的科研项目增加经费投入,激发企业投入研发的积极性。
2、统筹资源,打好合作牌。一是发挥资源优势。发挥体制机制优势,让中央政令在地方第一时间推行和落实;发挥市场规模优势,推动量子通信科技在地方政务、金融、互联网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发挥基础设施优势,“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的成功发射和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的建成使得我国量子通信产业化的基础设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发挥产学研合作优势,国内领先的国盾量子、神州量子等上市企业均是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办或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团队技术入股形成了产学研构架,为我国在量子通信技术快速发展阶段同步推进产业化提供了条件。二是稳定基础投入。保持对量子通信基础研究的稳定投入,尤其在量子调控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中,继续重视量子通信理论、方法及相关器件的研究,以保持我国在量子通信研究上的领先优势;进一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解决量子通信设备的小型化和轻量化问题,降低制造和运行成本,使最新量子通信研究成果在实际系统中及时转化和应用。三是加强各方合作。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推动建设创新中心、研究院;组织产学研开展协同创新,开发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促进量子信息技术融入实体经济;引导金融资本、民间投资参与产业化进程,鼓励企业参与或牵头国家(应用)基础研究项目;支持量子科技领域海外公司在我国设立全创新中心和平台,构建跨国公司与本土企业创新合作服务平台,推动量子科技加快发展。
3、提升能力,奏响最强音。一是加大专业人才引进培养。成立量子科技学院或学校,为量子科技开发应用培养、储备人才;制定量子科技高精尖人才培养计划,加强高校和科研院所技术转移机构的建设和人才培养,促进知识的双向流动;建立量子科技领域世界顶级人才库,制定精准的人才引进计划。二是制定量子科技规定标准。鉴于我国量子通信发展成果位于世界前列,应把握先机抢先制定相关行业标准;制定推进量子应用商业发展所必需的指标和标准,完善量子通信行业的评测技术与相关的规章制度;制定量子通信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专项立法,组织专家力量,提高专利意识;设立量子科技奖项,对在量子科技开发应用中有独创或建树的予以表彰,激发全社会量子科技的创新热情。三是大力推广量子通信技术。逐步推广量子通信技术,制定稳步的推进战略和产业应用计划,对量子通信设备的制造企业加强政策支持;加大量子科技科普宣传,科普工作者应和科研人员、企业及政府相关部门一起帮助社会公众正确认识和理解量子科技,紧密围绕市场需求进行应用推广和市场宣传;鉴于量子通信的大规模推广和应用将会事关国家的信息安全,应对量子通信网络进行科学管控。
|
|
 栏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