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网站首页国内新闻国际新闻时政新闻军事新闻时事新闻科技新闻房产新闻教育新闻旅游新闻
相关文章
 “最强大脑”高能输出大湾区…
 加强基础研究 实现高水平科技…
 让科学技术真正走进农田(讲…
 科技迎利好 晚间四大消息
 宜宾翠屏金秋湖中心校:落实…
 宜宾市屏山县:跨地1900公里…
 送温暖宜宾中山街小学校在行…
 宜宾市江安县大妙镇纪委:“…
 宜宾翠屏:“三个聚焦” 提升…
 前沿报导:网上最好的曝光平…
 直面网络信任危机 亟需构建网…
 新闻最快最真实网站(最快最真…
 天气资讯_最新最全面天气资讯…
 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美国:美南部多州遭遇热带风…
 美国多地发生枪击事件
 美国示威者闯入内政部:与警…
 2023年2月4日 国际新闻 (无…
 美国 遭遇龙卷风袭击 牛被吹…
 2020年最近的新闻大事10条简…
 2020年新闻简讯范文10篇新闻…
 为学生时代画上圆满句号 多所…
 【滚动播报】众志成城 防控疫…
 近期两大离谱传言 为什么有那…
 车照启赴叶集区接待信访群众
 干部任前公示!车照启拟任省…
 车照启拟任蒙城县委书记 孔祥…
 六安市委宣传部部长车照启莅…
 安徽政知部丨带你了解安徽16…
 当今社会的十大热点问题
 两会风向标:新农村建设中七…
 【导读】2015年中国九大社会…
 国家发改委回应当前经济运行…
 “造热点”“蹭热点”“带节…
 政务小课堂丨买房如何提取公…
 从营销方法论到创意干货这堂…
 普陀香樟荟官方网站(香樟荟…
 【购房小知识】看房时要了解…
 见智丨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并…
 连续两天四预警齐发!河北最…
 iPhone15Pro系列采用可拆卸后…
 7月31日台风6号最新消息台风…
 2022年31省区市疫情最新消息…
 今日看点 国新办下午3时举行…
 民间牛人自制小发明售价2万元…
 科小研发费用:安徽省16市科…
 农民十大小发明制作成本低效…
 【报名】科技技能训练活动通…
 “这项发明能让农民的钱袋子…
 走马观花游美国 最少需要15天
专题栏目
网络
您现在的位置: 时事新闻网 >> 科技新闻 >> 正文
高级搜索
“最强大脑”高能输出大湾区科学论坛名师讲堂四院士畅谈前沿科技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8/1 11:36:56 | 【字体:

  “创新不仅仅靠好奇心和兴趣。在当前国际形势下,提高科学素质的动力不仅靠兴趣,更重要的是一种使命感。”7月31日上午,在2023年大湾区科学论坛名师讲堂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与500多位青年科学家和高校师生展开交流,畅谈其对创新的理解。

  大湾区科学论坛名师讲堂由大湾区科学论坛秘书处、香港中文大学和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共同主办。活动在广州、香港两地线上线下同步举行。钟南山、卢煜明、张旭、樊春海四位重量级名师,分别分享了他们在科学青年培养、前沿学科探索与交叉领域融合等方面的成果发现与心得体会。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大湾区科学论坛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梁振英,中国科学院院士、大湾区科学论坛主席白春礼,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段崇智参会并致辞。大湾区科学论坛秘书处主任聂晓伟主持活动。

  “创新型人才是教育强国的根本,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以“我国现阶段青年的科学素质培养”为题讲述他的“创新观”。

  “2009年华南理工大学有两位年轻学生在《Nature》上发表基因测序的文章,引起一时轰动。但这还不能称为创新,更准确讲是‘创意’,近几年我们通过引进先进仪器提升电动化研究水平,这不叫创新,而是创建。”钟南山说。

  在钟南山看来,发明或者发现经过不同阶段科学家的努力并转化,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才是真正意义的创新,也就是说“发现加效应才是真正的创新”。

  除了创新,还要有使命感。“热爱是最好的老师,远远超过责任感,但这句话放在现在中国来说,只对了一半。”钟南山说,在当前国际形势下,提高科学素质的动力不仅是兴趣,科研人应当具有使命感,将其发展为热爱,最后形成自我的追求,完成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转变。他鼓励青年打破部分国家对我国的科技封锁,将国家需要作为创新发展的使命感来源。

  作为一名医生,钟院士举出了他在慢性阻肺早期防治、“非典”的治疗、癌症治疗等方面的临床用药案例,来说明开拓、尊重事实、执着追求和协作是创新必备的几个素质。

  现场有学生提问,如果青年科研工作者想要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除了业务能力外,有哪些能力需要重点培养?

  钟南山表示,“第一,光业务好还不够,我最欣赏的是年轻人有上进心,不满足于现状。我大学毕业已60多年了,到现在还是不满足于现状,总在想办法改变;第二,看准了问题和方向,不要变,一直做下去,即使遇到困难,就像我自己搞PTS(对甲苯磺酰胺注射液)30年,中间很多困难,几次想放弃,但我们看到了事实,所以坚持做下去;第三,协作精神非常重要。”

  香港科学院院长卢煜明教授在本次演讲中以“从无创基因检测看产学研的挑战与机遇”为题,分享了把科学发现转化成医学技术的过程和挑战。

  卢煜明被誉为“无创产前基因检测之父”。1997年他在《柳叶刀》上发表了文章——《母体血浆和血清中存在胎儿DNA》,并推出了具有突破性的无创产前检测(NIPT)技术。目前,这一技术已应用于全球90多个国家,每年有超过1000万名孕妇受惠。他也连续五年获世界权威科学期刊《自然生物科技》(Nature Biotechnology)选为“全球20位顶尖转化研究科学家”,预计到2027年,无创产前检测全球市场规模可达131亿美元。

  在报告中,卢煜明向广大青年人分享了他在生活中遇到灵感的“奇迹时刻”。他鼓励青年人要从让千万人受惠的问题中寻找科研目标,关注日常生活,从不同的事物中找共通性,重视知识产权、注重学术与产业协同,谋求湾区内部合作,促进科研产业化落地,进而为人类生命健康谋福祉。

  在卢煜明看来,在科学研究或在生活中,不能只是走别人走过的路,要真正做出一些重要的、具有持久价值的东西,一些新的东西。“即使我们找到了一个解决方案,我们依然可以再思考,仍需继续前进,或许就会有新的方案出现。”

  在科学研究道路上,卢煜明从未停下脚步,且一直处于其所研究领域的最前线。在NIPT技术之后,卢煜明利用血浆游离核酸,在癌症检测尤其是对于鼻咽癌的早期发现和检查方面做出更多探索。

  卢煜明回答,“其实作为医学生,一开始学习了PCR技术,就像小孩子拥有了新玩具,就想看看能做些什么,最开始应用在妇产科,所以说兴趣很重要。但开了头就有责任感,就想着要去完成它,而科学的魅力在于每一天你不知道它会带给你什么样的惊喜。”

  卢煜明提到,将无创基因检测技术产业化,遇到的挑战之一是方面的争议,“在我学生年代,这些都是不需要去考虑的问题。但现在不一样了,我建议本科生开始学习方面的知识。”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前沿技术不断出现。近年来,随着脑机接口从概念设计走向临床,这一技术不仅在科研领域掀起巨大波澜,也受到资本的强烈追捧。此次讲座,中国科学院院士、广东省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院长张旭带来“脑科学与人工智能”方面的分享。

  张旭介绍,脑科学研究成为当前全球科技竞争的重要焦点之一。其实早在2012年,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就开展了基础研究,这是当时国家支持力度最大的研究,其中一个重要项目就是“脑功能联结图谱研究计划”。

  为什么要构建脑连接图谱?“因为这是认识大脑和发展类脑技术的重要基础。”张旭介绍,在此基础上,上海在2014年启动了“脑-智工程”项目,目标即是实现从感知认知神经网络微观原理的研究,向宏观应用的跨越。

  上海“脑-智工程”项目的重点布局,促进了人脑科技和影像技术及产业和智能新兴产业的发展,目前已涌现了不少产业相关的领先公司。比如在人脑成像技术和设备方面,2011年开始组建的联影公司,已经能够制造出与国外相媲美的核磁共振机器。

  张旭认为,随着大模型的应用,目前这一领域最核心问题在于智能算力。演讲中,他也提出关于“智能演化环境的天花板”问题——超过人脑算力后,什么样的计算能力,会给智能带来何种变革? 智能芯片是其中关键。

  根据QYResearch发布的《2021-2027中国类脑计算芯片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2020年,全球类脑智能芯片市场规模达到6.36百万美元,中国类脑智能芯片市场规模达到0.10百万美元,并预计2027年全球类脑智能芯片规模将达到3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80.1%。

  “这个行业发展得太快。”张旭以自己近日刚刚参加的全国神经科学大会为例,“这个会议吸引了5000多人和100多家企业的参与,其中包括很多年轻人。大家热情非常高,这说明应用生态与科学研究是相辅相成,并行发展的。”

  现场也有学生提问,和虚拟现实对人类信息的模仿和学习带来挑战,科学家和行业是否有应对措施?张旭认为,开发者其实也是科学家,会有共同目标去考虑这些关系人类前途的事情,相信到一定历史阶段,一定有相应的道德准则、法律政策来约束。

  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是21世纪非常前沿和风光无限的领域此。此次名师讲堂,中国科学院院士樊春海带来的“DNA信息存储:BT-IT交融带来的无限潜力”演讲为大家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樊春海在演讲中分享了如何用DNA的信息存储来解决现有的硅基存储数据所面临的高成本、高能耗、寿命短的问题。

  DNA是如何存储数据信息的?樊春海介绍,DNA存储是把数据1和0的二进制变成ATGC四进制的编码过程。通过一系列的生化反应,把数据给存下来、读出来,再通过数据解码,变成1和0,跟计算机系统对接起来。

  “1988年,有科学家证明DNA可以用来存储信息,但是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很多人的关注。”樊春海谈到,随着信息爆炸时代的来临,电子存储的瓶颈越来越明显,用DNA来存储虽然听起来比较怪,实际上已经受到了国内外的普遍重视。

  樊春海介绍,经过推算DNA存储来自生命的这样一种分布方式,它可以把存储提高物理极限提高7个数量级。虽然是理论上的推算,但是代表着一个巨大的空间,比如说1000万硬盘只需要50克DNA可以存下,440万亿字节的数据214公斤DNA可以存下来。

  樊春海回忆道,“1994年,比尔盖茨坐在33万张纸上,对全世界发布,我们现在有了‘光盘’。一张光盘能够记录的内容,也就33万张纸,这个当时给我们的震撼感觉是来自外星人的科技。未来,我们相信可以通过努力,让DNA存储做到落地。”

  樊春海预测,到2024年,可能将有30%的数字业务是用DNA存储来实现,从而解决现在指数级增长的数据存储问题。

  DNA存储的介绍对于大多数听众来说还是新鲜的话题。现场有信息工程学院学生感言,自己被深深震撼到。DNA存储广泛应用于生活还有多久?樊春海认为,其实DNA存储第一应用场景不会是日常生活,而是用于解决数据存储问题,更可能是国家战略和大企业数据中心首先应用。

  樊春海介绍,DNA数据存储其中不仅包含有信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也包括合成生物学、等生物学技术。“只有技术的交融,才有可能产生这样一个伟大的事情。”他鼓励青年大胆探索学科融合的可能性,在前沿领域运用学科交融突破技术局限,寻找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新机会。

  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国常会最新部署!再提“活跃资本市场” 相机出台新政策!房地产、核电被重点提及

  郭明錤称华为和江淮汽车合作开发问界MPV 定价100万元左右!江淮汽车回应:“不知道这个事”

  明天A股走势已成定局,马上告诉给所有人,这些都是我的真心话,看完之后,你会对接下来行情了如指掌!

科技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科技新闻:

  • 下一个科技新闻: 没有了
  •  
     栏目
    普通科技新闻 “最强大脑”高能输出大湾区科学论坛名师讲堂… (08-01)
    普通科技新闻 加强基础研究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08-01)
    普通科技新闻 让科学技术真正走进农田(讲述·弘扬科学家精… (08-01)
    普通科技新闻 科技迎利好 晚间四大消息 (08-01)
    普通科技新闻 民间牛人自制小发明售价2万元穿上它比汽车还要… (07-31)
    普通科技新闻 科小研发费用:安徽省16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补助… (07-31)
    普通科技新闻 农民十大小发明制作成本低效率高干起活来真带… (07-31)
    普通科技新闻 【报名】科技技能训练活动通知 (07-31)
    普通科技新闻 “这项发明能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星沙两位… (07-31)
    普通科技新闻 央企品质智慧医养 通用技术环球医疗与青鸟软通… (07-30)
    普通科技新闻 千年仙草滋养眼周肌肤植物医生打造石斛兰眼霜… (07-30)
    普通科技新闻 2020年北京中考紧扣科技前沿时事热点 (07-30)
    普通科技新闻 公务员考试如何将时事热点融合到申论写作中去… (07-30)
    普通科技新闻 阜阳102省道项目开展夏季“送清凉”慰问活动 (07-30)
    普通科技新闻 @科技型企业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权威回应 (07-29)
    普通科技新闻 科技赋能成亮点 (07-29)
    普通科技新闻 “科技红娘”成为内蒙古科技界新职业 (07-29)
    普通科技新闻 支持科技创新 初步建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科创金… (07-29)
    普通科技新闻 敖然:数字交互引擎是关系到我国科技竞争力的… (07-29)
    普通科技新闻 视频丨习:成都大运会今晚即将正式开幕 欢迎大… (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