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网站首页国内新闻国际新闻时政新闻军事新闻时事新闻科技新闻房产新闻教育新闻旅游新闻
相关文章
 年终盘点丨2020十大中国黑科…
 科技资讯-提供最新科技资讯动…
 你早科技丨“远望3号”为嫦五…
 改变着现在影响着未来 2020年…
 盘点丨2020终极剧透:科技创…
 2020中国社会新闻大事记梳理
 2020中国新闻热点事件及评论…
 data-chunk=src-pages-Video…
 u7cc
 2020最新新闻大事件12条 国内…
 彻底乱套了!这才是美国现在…
 太突然!美国传来了惊天大消…
 30秒看美国最新六大消息美国…
 美国芝加哥发生大规模暴力抢…
 突发!美国德州严重枪击案8人…
 【时政要闻】县长武利芳主持…
 时政要闻:建好沿江高铁提升…
 【时政要闻】县委常委会(扩…
 时政要闻--广西新闻网
 【时政要闻】灵寿县组织收听…
 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综…
 2021全球前五军队榜单:俄再…
 2021年中国航天发射达到55次…
 盘点2021中国军事成就!轰20…
 2021年全球军情大盘点7件大事…
 央行“新规”发布房子或迎来…
 2023年政府不会允许房子降价…
 全国楼市寒潮来临房子会降价…
 180度大反转 官方允许房子降…
 房价会降价吗?至少不会降到…
 主题教育进行时|省自然资源…
 教育部将在职业院校开展2023…
 教育部部署开展2023年全国学…
 未来教育峰会—教育信息科学…
 近期频发!教育部最新预警
 海南出入境游迎来双向奔“复…
 黄金周海南三部旅游服务热线…
 “双节”出游 有备无患很重要…
 2019三亚最全通讯录来了!人…
 2010年海南查封8家“黑旅行社…
 年终盘点细数2022年那些活久…
 你还记得2022这一年发生了哪…
 2022年世界发生了哪些大事?…
 2022年度大事记「2022年大事…
 2022年大事件一览表
 科技赋能东风日产携手安行中…
 投行家黄国滨:用科技之举重…
 中国科技创新为全球经济复苏…
 回顾中国的六大技术突破改变…
 中国科学家实现千公里无中继…
专题栏目
网络
您现在的位置: 时事新闻网 >> 科技新闻 >> 正文
高级搜索
年终盘点丨2020十大中国黑科技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5/28 3:10:43 | 【字体:

  2020年的开始,冬天并非寒冷,突如其来的疫情是一团凝结在心底幽灵一般沉重的压抑,众志成城的感动像春天的种子,冒芽、展叶、开花、硕果累累,是复工复产的坚强信心铺筑中国经济的风景这边独好。

  2020接近尾声,如同这个万花筒似的世界一样,这一年中科技圈每天也在发生着各种事情,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这个所处的世界。

  中国量子计算新突破、新一代“人造太阳”放电、中国进入核电技术先进国家行列、全球神经元规模最大类脑计算机……科技界在这一年里不断刷新着好消息,“九章”、“华龙一号”、“嫦娥五号”……这些响当当的名字,你了解多少?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2020中国科技硬核突破,点赞中国“黑科技”,致敬每一位建设者!

  中国科技大学日前公开宣布,由潘建伟、卢朝阳等专家等机构组成的科研团队已成功研制出中国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在5000万高斯玻色子实验中,只用了200秒就完成了。如果现在的超级计算机被取代,则需要1亿年才能完成,这说明中国在量子计算机领域已经超过了美国谷歌研发的铃木量子计算机,重新夺回了量子霸权。

  2020 年11 月 24 日凌晨 4 时 30 分,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嫦娥五号由长征五号遥五火箭运载升空并成功发射,将运送嫦娥五号探测器至地月转移轨道,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

  马里亚纳海沟是全球最深的海沟,像一座在海底倒立的山峰,海沟最深处“挑战者深渊”测得最大深度为11034米,相当于珠穆朗玛峰顶叠加一座西岳华山的海拔高度,是已知海洋最深处。11月19日10时09分,由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国重器”——“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成功坐底马里亚纳海沟,刷新中国载人深潜纪录。

  浙江大学与之江实验室共同研制成功我国首台类脑计算机,这也是目前全球神经元规模最大的类脑计算机,可实现:通过语音开展移动指令,对现场进行巡逻、营救和抢险任务,模拟视觉、听觉和嗅觉等多个不同脑区,运用“意念”打字、唱歌、念诗等多种智能任务。研究团队表示,随着类脑芯片不断迭代升级,未来类脑计算机或将植入手机、机器人,产生新的智能服务体验。

  5月8日13时49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抓总研制的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的返回舱成功降落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这标志着试验船飞行试验任务圆满成功,也意味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开启了新的篇章。

  眼力决定眼界。今年1月11日,当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放运行,成为全球最大且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也意味着人类向宇宙未知地带探索的眼力更加深邃,眼界更加开阔。

  充电,是每一款电子产品都会遇到的事情,小到耳机、手表,大到笔记本、游戏机,甚至是现在路上越来越多的电动汽车。回溯过往,智能手机的十年,也是快充发展的十年。从最初的5W、10W到后来的18W、30W,今年国内手机厂商发布了120W/125W的充电规格,手机充电终于来到了按分甚至读秒计算的时代,相信未来一个无线快充时代很快就会到来。

  出入社区、坐地铁、坐公交、逛超市、进单位、下高速口……如今,出示“健康码”已然成为一张高效的电子“通行证”,“绿码”也让城市加快了复苏的步伐。今年新冠疫情爆发,杭州在全国率先推出健康码,用“红黄绿”三色二维码作为数字化健康证明。居民和来杭人员上支付宝可领取健康码,绿码可凭码通行,红码和黄码需按规定隔离并健康打卡。一人一码以及背后大数据力量助力复工防控,无疑成为今年最有效的防疫措施之一。

  2月8日,大疆出动多架无人机,对深圳龙岗工业园区进行消杀,2小时搞定了60万平方米。减少了人工操作,避免了交叉感染,还大大提高了效率。无人机的高机动性的特点,除了满足定点消毒的需求外,还可以为一线民警投放防疫口罩、医疗手套等简要设备,为前线服务急需的群众。除此之外,还能隔“空”喊话,在内蒙古的一个偏远村子里,一老奶奶没戴口罩出门,就被无人机盯上了。“老奶奶别看了,这是咱们村的无人机啊!你不戴口罩就不要出去不要乱跑!记得赶紧回家洗洗手!”这大概是偏远农村的老百姓,离高科技最近的一次。

  2003年,额温枪还是件新鲜事儿,“非典”时期,测体温的工具仍以体温计为主。而现在,各地的车站、机场,都开始启用红外热成像测温仪,几秒钟即可显示结果,一旦有超出标准体温者,测温仪就会报警。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科技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科技新闻:

  • 下一个科技新闻: 没有了
  •  
     栏目
    普通科技新闻 年终盘点丨2020十大中国黑科技 (05-28)
    普通科技新闻 科技资讯-提供最新科技资讯动态(4)_前瞻财经 … (05-28)
    普通科技新闻 你早科技丨“远望3号”为嫦五出征;2020中国新… (05-28)
    普通科技新闻 改变着现在影响着未来 2020年科技圈大事件盘点 (05-28)
    普通科技新闻 盘点丨2020终极剧透:科技创新高超级工程硬 (05-28)
    普通科技新闻 科技赋能东风日产携手安行中国探索智能出行新… (05-27)
    普通科技新闻 投行家黄国滨:用科技之举重新定义投行助力中… (05-27)
    普通科技新闻 中国科技创新为全球经济复苏创造动能 (05-27)
    普通科技新闻 回顾中国的六大技术突破改变中国未来科技格局… (05-27)
    普通科技新闻 中国科学家实现千公里无中继光纤量子密钥分发 (05-27)
    普通科技新闻 “腕力”下滑华米科技仍在突围中 (05-26)
    普通科技新闻 苹果春季发布会、Android 12L 正式公布……本… (05-26)
    普通科技新闻 盘点2020年越南科技十大新闻事件 (05-26)
    普通科技新闻 中国科技改革在路上 (05-26)
    普通科技新闻 2022年四川十大科技新闻 (05-26)
    普通科技新闻 日照石大科技、日照钢铁员工:今天恢复上班 (05-26)
    普通科技新闻 日照岚山石大科技燃爆事故24小时(组图) (05-26)
    普通科技新闻 这个城市成为IT新城阿里 腾讯 华为有分部高校… (05-26)
    普通科技新闻 “中海外”重组石大科技 山东地炼成并购“香饽… (05-26)
    普通科技新闻 石大科技2016年营收716万元 业绩亏损2712万元 (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