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已持续十个月之久的俄乌冲突已经成为进入21世纪以来影响欧洲政治格局的最重要的事件。俄乌冲突使得俄美关系持续恶化、使俄欧关系复杂化,并间接影响了北约各成员国之间的关系。
另一方面,俄罗斯持续进行军事行动严重拖累了国内社会经济发展,并直接影响了国际能源市场的供给稳定程度,由此导致欧洲各国在对俄态度上分歧加剧、并影响了欧盟体系的稳定。
8月的第一个星期,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窜访台湾后,中方果断采取措施予以强硬回应。解放军海、空、火箭军环绕台湾岛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演习,不但彰显了中方捍卫国家主权与解决台湾问题的决心,也向周边国家和地区以及企图干涉东北亚地区局势的域外国家展示了人民解放军在高技术局部战争条件下的作战能力。
8月10日,国台办与国新办发布相关白皮书,对统一问题予以正面、权威解释。此轮军演过后,解放军在台湾本岛附近空海域活动成为常态,东北亚地区局势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
美国在2022年内继续扩张其基于“新冷战”思维的国际架构,“印太经济框架”和“蓝太平洋合作伙伴”的建立十分明显地指明了美国的战略重心正在转移到西太平洋方向,但从东盟国家在对美合作问题上兴致寥寥、印度加入“印太经济框架”后不到四个月即宣布退出来看,美国的“新冷战体系”对于非美国盟友国家来说并不受待见。
另一方面,以中国和俄罗斯为首的新兴国家则通过“金砖国家”峰会、上海合作组织、全球发展高层对线框架、中国-阿拉伯国家和中国-海湾国家峰会等机制加强合作,并协力打破当前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在传统霸权主义国家与新兴国家的较量过程中,既不同于冷战时期的两强争霸、也不同于“后冷战时代”一超独秀的新国际秩序正在悄然形成。
由于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威胁到自身安全,瑞典和芬兰本年度积极谋求加入北约。北约方面对此态度暧昧,起先在是否接纳两国问题上并未明确表态,后逐渐转向积极态度。
但土耳其一直以瑞典包容库尔德工人党分子为由拒绝两国入约,显然北约国家在这一问题上态度并不统一。虽然目前北约内部基本就瑞典和芬兰加入问题达成一致,但接纳瑞典和芬兰之后,北约的扩张已经接近极限,未来北约将几乎不再拥有以势力范围扩展为筹码与俄罗斯较量的余地。
2022年元旦伊始,中、美、俄、法、英五国联合发布《关于防止核战争与避免军备竞赛的联合声明》,明确指出“核战争打不赢也打不得”、并重申五国在不扩散核武器、核裁军与核军控问题上的基本立场。
在前有中东问题持续发酵、亚太地区竞争加剧、后有俄乌冲突的情况下,《声明》的发表向国际社会释放了一定的积极信号、表明了五国之间避免正面冲突的基本立场,同时也对企图铤而走险、突破现有国际秩序的某些不稳定势力产生了一定震慑。
波及全球的新冠疫情已经进入了第三个年头,本年度Omicron系列变种的流行使病毒传播能力大幅增强,因此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
各国家地区由于疲于防疫和治疗已有病患占用大量社会资源,致使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甚至出现负增长。这导致部分国家和地区的保守主义倾向抬头,疫情防控问题甚至成为某些国家在国际社会攻击其他国家的借口,严重影响了全球经济复苏和国际合作。
2021年影响多国的“煤荒”、“油荒”和“气荒”,在本年度程度有增无减。由于作为主要产油产气国的俄罗斯在能源出口方面受到西方制裁、同时俄罗斯又将对欧能源出口问题作为与西方讨价还价的筹码,北溪2号管道遭人为破坏更成为了离间俄罗斯与德国、法国和北欧国家关系的“黑天鹅”。
中东方面,西方国家借2022年世界杯抨击主办方卡塔尔,由此凸显并激化了与中东国家的矛盾,西方主要能源消费国与主要能源出口国之间的矛盾将持续影响国际能源市场的供给稳定性。
2022年,伊丽莎白二世的离世让英国政坛雪上加霜,频频更换首相的背景下,伊丽莎白的离世让英国在西方世界第地位进一步下滑。
伊丽莎白二世在英国和英联邦国家中德高望重、在本国和国际社会具有深刻的影响力。活跃于冷战或后冷战时代伊丽莎白女王离世,也标志着冷战时期的传统政治势力加速退出国际政治舞台,这对于未来各国关系发展增加了不确定因素。
除俄乌冲突将俄罗斯在东欧方向已经不得不采取武力措施制止战略利益进一步受损这一问题摆明以外,俄罗斯在其他方向上的地缘控制力也在受到挑战。年初,哈萨克斯坦发生武装骚乱,应哈政府请求,以俄军为主的集安组织维和部队进驻阿拉木图。
3月,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边境地区发生武装冲突。11月的集安组织峰会上,亚美尼亚指责集安组织并未能在纳卡地区冲突中发挥作用,并拒绝在宣言上签字。另一方面,长期悬而未决的科索沃局势又出现了新的不稳定因素,而作为塞尔维亚最主要盟友的俄罗斯却不能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一系列的情况表明,俄罗斯正在加速丧失对以往具有影响力的东欧和中亚地区的管控能力,围绕这些地区的力量角逐将成为国际政治秩序的新焦点。
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在中期选举的明争暗斗,已经趋向于恶性竞争。由此产生的美国在外交、国防、移民、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问题和政策调整,对全球秩序产生了微妙而长期的影响。而由于美国国内经济长期低迷导致的美联储年内连续十次加息和汇率调整,则又将部分美国国内经济压力转嫁到全球范围,与美国经济联系密切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压力进一步增大。
美国在国际政治和经济合作方面不负责任几乎已成为国际共识,但各国家地区对此却少有有效的反制措施,这种不合理的局面会对接下来一年乃至数年的国际局势产生消极作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