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网站首页国内新闻国际新闻时政新闻军事新闻时事新闻科技新闻房产新闻教育新闻旅游新闻
相关文章
 习关切事丨南水北上 十年印记
 我国最新地面装备发布:多款…
 中国最新研发出歼24战机高空…
 中国军事已开始全球领先!珠…
 2024-2025央视跨年晚会节目单…
 规范校园餐 守护好“食”光
 12月9日(星期一)CCTV1节目…
 城市_第24页_资讯_河南商报网
 焦点访谈·足迹丨广袤乡土 生…
 中国网2022年度新闻记者证核…
 2024十大商业新闻
 2024国内十大科技新闻揭晓:…
 最新消息!事发于2024年11月…
 2024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十大新…
 2024年房地产关键词
 地产大事件丨一周热点回顾(…
 今日早报每日热点15条新闻简…
 12月2日新闻早报一分钟了解天…
 最新消息!一分钟看完今日要…
 央视《新闻联播》报道锡盟这…
 大年初一 央视新闻联播头条推…
 央视《新闻联播》头条推介|…
 国际油价突破关键技术阻力:…
 一起来看今日重要消息:事发…
 一起来看重要消息:事发于12…
 新华时评:关照人类命运的博…
 新华时评:节约粮食即增产减…
 时政微观察丨反腐为了人民
 美空军上将2021年预言:六代…
 《军报每天读》20211205
 《军报每天读》20211230
 2025时政热点:国内外时事汇…
 今日热点新闻综述
 今日新闻资讯:每天12条热点…
 尹锡悦式戒严:韩国历史上最…
 2025新闻大事日历来了!
 管道局企业文化案例、品牌故…
 高科技、高水平、高难度、新…
 全球最新颠覆性科技消息
 最新科技消息一超小型计算芯…
 房地产行业今日净流出资金13…
 地产股12月4日收盘日报:天房…
 2025年1月27日房地产上市公司…
 今日早报 每日热点15条新闻简…
 1月28日新闻早知道丨昨夜今晨…
 1月26日新闻早知道丨昨夜今晨…
 最新消息!最新发生于11月8日…
 最新消息!10月31日凌晨零点…
 2024年10大军事新闻第五:美…
 未来公务员的职业规划与专业…
专题栏目
网络
您现在的位置: 时事新闻网 >> 时政新闻 >> 正文
高级搜索
习关切事丨南水北上 十年印记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5/1/30 23:30:41 | 【字体:

  “南水北调,我很关心。这是国之大事、世纪工程、民心工程,同三峡工程是等量齐观的。”

  ——2020年11月,习在江苏扬州考察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源头江都水利枢纽

  南水北调,凝聚了几代人的心血和智慧。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十年间,工程累计调水量已突破760亿立方米,40多座大中城市受益,直接受益人口超1.85亿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多次实地考察,留下殷殷嘱托。一杯清澈的南水、一片重要的山林、一句温暖的问候、一封真挚的回信,都见证着对这一世纪工程的牵挂。

  通水十年之际,湖北广播电视台《水下的故乡》摄制组从北向南,逆流而下,1432公里的旅途,50米的下潜深度,去探秘南水源头,去揭开通水十年的山水答卷。

  要从守护生命线的政治高度,切实维护南水北调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

  (2021年5月13日,习在河南南阳市淅川县乘船考察丹江口水库时,察看现场取水水样)

  拿起一个装着水样的量杯仔细察看,问道:“从你们这次抽样看,这里的水质怎么样?”

  在乘船考察时,端起一杯新打上来的水库水,迎着光看了又看,笑着说:“‘水龙头’水质不错!”

  2014年12月12日,丹江口水库水位高程达到160米。14时32分,“水龙头”陶岔渠首1、3号闸门打开,霎时间,清澈的丹江水喷涌而出,标志着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

  关心南水北调。作为世界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破解了中国水资源分布“北缺南丰”的问题,让一股股南水一路北上,解决了上亿人的喝水、用水问题。

  2014年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时,作出重要指示:希望继续坚持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原则,加强运行管理,深化水质保护。

  2021年考察丹江口水库,他强调:要把水源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划出硬杠杠,坚定不移做好各项工作,守好这一库碧水。

  早在通水前,沿线各省就按照“先治污后通水”的原则,拆除河岸网箱,淘汰造纸化工、黄姜生产等排放不达标企业,建立垃圾、污水处理站,搭建起数字化护水防线,让一个个水质考核断面达标。

  通水后,护水的力度进一步加大。以水源地湖北十堰为例,随着《湖北省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护水的责任面,从大江大河大动脉,扩展到如毛细血管一般密布在广袤乡村的小流域。

  一条条小河的“净”,最终确保了大河的“清”。今年上半年,湖北十堰所辖的27个国省控水质考核断面达标率、优良率均为100%,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根据《南水北调总体规划》,南水北调的根本目标其实是修复环境——改善和修复黄淮海平原和胶东地区的生态环境,同时在保证调水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高度重视调水区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2014年4月,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前夕,配套工程北京团城湖调节池迎来了种树人习。在那里,他接连种下了6棵树,植树结束,还向工程负责人了解了南水北调水源的水质与保护等问题。

  人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则在山林。沿着丹江口水库往上游走,是一片重要的山林——“中央水塔”秦岭。长江和黄河的重要支流,如嘉陵江、汉江、渭河等,都发源于此。

  曾几何时,秦岭北麓,违建别墅如一块块疮疤,蚕食着秦岭的绿色。“秦岭是我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和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这样的自然生态美景,谁都不能破坏。”对这一问题,习高度重视,4年间作出6次重要指示批示。

  一场秦岭保卫战就此打响!2018年7月,位于秦岭北麓西安境内的1100多栋违建别墅被依法拆除,秦岭北麓重新复绿。

  2021年5月,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特别提到了生态保护、水源涵养。他强调,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加强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水源涵养,加大生态保护力度。

  2023年5月,习在陕西听取工作汇报后,又一次强调,健全秦岭常态化长效化保护体制机制,完善监管体系,搞好动态排查整治,守护好我国中央水塔。强化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保护,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

  牢记嘱托,加强动态排查整治,强化水源地保护。在水源地湖北丹江口,当地已构建起集水质监测、“天眼”护岸、重点企业排水监管、环库隔离、地下雨污管巡检、在线处理等功能为一体的数字化智慧管理系统,全方位筑牢护水防线,确保一库碧水永续北送。

  2014年12月,当大家沉浸在世纪工程通水的喜悦中,还挂念着另一群人。

  十多天后,在2015年新年贺词里,全国人民都听到了他温暖的问候: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沿线多万人移民搬迁,为这个工程作出了无私奉献,我们要向他们表示敬意,希望他们在新的家园生活幸福。

  通水的背后,有湖北、河南库区人民的贡献。40多万移民扒掉了自家房子,锯倒了院子里的老树,卖掉了一手养大的鱼羊,带着对故乡的千般不舍,奔赴了未知的新生活。

  的话,成了他们遇到困难、不安彷徨时的定心石。后来,这句话被刻在了南水北调移民纪念碑的背面,写在了无数个移民村的墙上。

  “这就是信心,哪怕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一切从头再来,也能活下来,而且会生活得更好的信心。”十堰外迁移民涂德利说。为了南水北调,老涂家搬了两次,如今家里的孩子学驾照、学财会、考资格证,有的还成了龙头粮油企业的“元老级”员工,一家人越过越好。

  让移民们过上好日子,是习一直以来的心愿。2021年5月13日,来到河南淅川的移民村邹庄村,了解南水北调移民安置、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移民增收等情况。离开村子时,他深情地说,吃水不忘掘井人,你们就是掘井人。衷心希望父老乡亲们日子过得越来越兴旺,芝麻开花节节高!

  如今,在河南,邹庄村利用移民资金建起了果蔬园,300多名村民喜上新岗,年接待游客2万人次。在湖北,被誉为“中线工程移民搬迁第一户”的王瑞权,在丹江口市里开了一家物业公司,干得风生水起;渔民洪胜慧探索岸上养鱼,养殖技术已经换了三代,十个人养鱼,年产就能达到千万元……移民就像是中国大地上是最坚韧的一捧捧种子,撒落在哪里,就从哪里重新发芽。十年春去秋来,如今已亭亭如盖。

  2024年,湖北十堰丹江口库区的环保志愿者给写信,把护水志愿服务队伍越来越壮大、库区水更清了、山更绿了、环境更美了的消息,告诉了。

  “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长远发展和人民福祉,保护好水源地生态环境,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需要人人尽责、久久为功。希望你们继续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带动更多人自觉守水护水节水,携手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贡献力量。”

  以中线源头丹江口水库为例,这座亚洲最大的人造湖泊,水面达到了1022.75平方公里,总库容可达290.5亿立方米,相当于全国平均每人有近20吨水存放于此,就算只按京津冀豫四省市1.08亿人来算,每位丹江口人也要担负着守护近300人水源的任务。再加上沿线一千多公里的调水,无数的配套工程。伟大工程如果想永续利用下去,确实需要更多人参与其中,做到人人尽责。

  “如果用水思路不改变,不大力推动全社会节约用水,再多的水也不够用。”习如此强调。更何况,中国其实是一个缺水少水的国家,以占全球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8%的人口,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2000立方米左右,远低于世界人均水资源量。节水的意义不言而喻。

  2020年11月,在江苏扬州考察时强调,北方地区不能因为有了南水北调这样的调水工程就随意用水,搞大水漫灌,搞不符合地区实际的城市扩张。

  2021年5月,河南南阳之行,他再次强调:要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严格用水总量控制,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用水,大力推进农业、工业、城镇等领域节水。

  今年5月1日,我国首部节约用水行政法规——《节约用水条例》正式施行,一场更广泛的节水运动在全国展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守护南水北调之中。

  在湖北丹江口,40万“小水滴”汇聚成守水护水的汪洋大海,践行着“守井人”的铮铮誓言。以黄龙滩电厂为代表的企业,推动厂区绿色低碳转型,实施电能替代,在履行好“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同时,带动全社会节水、节能。

  在河南淅川,2400多名护水队员和3300多名护林员,以山为伴、与水共舞,种下片片绿林,守好汩汩清流。

  在河北白洋淀,“鸟叔”韩战桥4年时间救助了100多只鸟,带动了一大批人行动起来,呵护白洋淀水环境。

  在北京妫水河边,“环保奶奶”贺玉凤每天弯腰几十次,28年时间回收了超过40万个空瓶,用心用情守护一江碧水。

  凡人微光、星火成炬。数据显示,通水十年来,丹江口水库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及以上标准,109项监测指标中有107项为Ⅰ类。主要入库河流的水质明显稳中向好,水质Ⅰ类的河流占比持续上升。

  牢记殷殷嘱托,全面通水十年间,湖北和沿线各省一起深化水质保护,强抓节约用水,保障移民发展,推动后续工程,像守护眼睛一样,守护这一泓清水。未来,荆楚大地必将带动更多人自觉守水护水节水,让伟大工程永续利用下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时政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时政新闻:

  • 下一个时政新闻: 没有了
  •  
     栏目文章
    普通时政新闻 习关切事丨南水北上 十年印记 (01-30)
    普通时政新闻 新华时评:关照人类命运的博大情怀 (01-29)
    普通时政新闻 新华时评:节约粮食即增产减少损耗即增效 (01-29)
    普通时政新闻 时政微观察丨反腐为了人民 (01-29)
    普通时政新闻 今日早报每日热点15条新闻简报每天一分钟知晓… (01-28)
    普通时政新闻 今日早报每日热点15条新闻简报每天一分钟知晓… (01-28)
    普通时政新闻 2024年02月23日周五《新闻联播》要闻汇总 (01-28)
    普通时政新闻 全网大扫除!2021“清朗”系列专项行动聚焦八… (01-27)
    普通时政新闻 时政新闻眼丨进商场、看社区习沈阳之行的殷殷… (01-27)
    普通时政新闻 【时政热点】2025届时政解读 (01-27)
    普通时政新闻 新闻分析|绿色能源如何成为河北发展的金字招… (01-26)
    普通时政新闻 中国经济未来可期 (01-26)
    普通时政新闻 今日早报 每日热点15条新闻简报 每天一分钟 知… (01-26)
    普通时政新闻 今日早报每日热点15条新闻简报每天一分钟知晓… (01-25)
    普通时政新闻 大事!15条今日新闻摘要!1月9日嫦娥七号将付… (01-25)
    普通时政新闻 今日早报每日热点15条新闻简报每天一分钟知晓… (01-25)
    普通时政新闻 1月4日至1月10日一周热点事件分析 多地茅台冰… (01-24)
    普通时政新闻 中指动态 (01-24)
    普通时政新闻 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无人驾驶“三大“热门”… (01-24)
    普通时政新闻 2024年国际热点事件关键词 (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