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全国股转公司2022年度集体年报业绩说明会如火如荼,集体专场行至第二期。
4月21日下午,北交所、全国股转公司2022年度集体年报业绩说明会(第二期)在全景路演成功举办。
第二期集体专场活动,主题聚焦“专精特新单项冠军”。辰光医疗(430300.BJ)、苏轴股份(430418.BJ)、禾昌聚合(832089.BJ)、科润智控(834062.BJ)、贝特瑞(835185.BJ)、秉扬科技(836675.BJ)以及恒立钻具(836942.BJ)共计7家企业登台亮相。
北交所致力于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以“专精特新”为特征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在重要中间产品国产替代、产业升级、补链扩链方面肩负着重要历史使命。沐浴着北交所的“春风”,各“专精特新”企业也奋力抢抓机遇、提升经营,不断推动着中国经济这艘巨轮行稳致远。
纵观本次亮相的7家企业,报告期内,不论是业绩增长速度还是发展质量,都实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具体来看:
营收方面:全球负极材料龙头——贝特瑞以256.79亿元营收,144.76%的营收增速傲视群雄;秉扬科技与科润智控分别实现营收4.66亿元、8.69亿元,对应较上年增长54.05%、33.5%;
净利润方面:贝特瑞亦实现了大幅度的增长,公司全年净利较2021年增长60.27%至23.09亿元;值得一提的是,科润智控净利增长速度与营收保持了一致,公司营收、净利双双增逾三成;与此同时,苏轴股份净利亦同比增长32.49%至8371.00万元。
研发方面: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与持续的科研创新,是支撑企业未来发展、价值创造能力发挥、不断实现经营稳健增长的重要保障。全景网注意到,2022年度,作为“单项冠军”,各企业也在科研方面下狠力,真金白银加大投入,持续筑牢高质量发展的技术“护城河”。
报告期内,贝特瑞研发投入同比增逾1.1倍至12.63亿元;包括禾昌聚合、科润智控、秉扬科技以及恒立钻具在内的几家企业研发投入都实现了双位数的增长,其中,科润智控共计投入研发3008.18万元,较上年增长19.94%;恒立钻具研发则同比增长26.81%。
禾昌聚合:“年产5.6万吨高性能复合材料项目”预计在2023年三季度试生产
秉承“聚天地之融合,集人才之精英,禾润而昌盛”的价值观,贯彻“客户至上,互利双赢”的经营理念,依托专业的塑料改性技术,禾昌聚合致力于发展成为技术领先、产品种类多样、品质优良的专业改性塑料提供商。
交流会上,问及公司募投项目进展,禾昌聚合总经理周加进表示,公司子公司宿迁禾润昌实施的“年产56,000吨高性能复合材料项目”预计将在2023年三季度建设完成并投入试生产,公司子公司陕西禾润昌实施的“高性能复合材料建设项目”已于2022年底建设完成。就项目业绩贡献,周加进称,由于募投项目的产能释放还需要经历一段爬坡期,在财报上的业绩体现也需要一个过程。公司将努力加快募投项目的实施进度,以更好地提升公司经营业绩回报股东。
2023年,禾昌聚合表示,将在巩固现有市场地位的前提下,持续贯彻落实公司发展战略,加大产品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提升技术引领能力;其次,在不断加强品牌建设及市场扩张的同时,聚焦产品产出效率,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同时在企业文化、组织架构、人才培养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形成科学的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保证公司经营活动有序进行,提高经营效率,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受益于2022年全球动力及储能电池市场快速增长,正负极材料市场成长迅速,报告期内,贝特瑞积极把握市场发展机遇,加快产能释放,持续开拓正极、负极材料市场,提升市场份额,实现产销量同比大幅增加,锚定了其行业领先的市场地位。
目前,贝特瑞已布局了钠电正负极材料,正极材料方面主要是层状氧化物技术方向,负极材料在硬碳、软碳均有技术储备,并已通过国内部分客户认证,具备产业化能力。此外,全景网了解到,公司人造石墨在连续造粒、连续石墨化等新技术上率先突破布局,构建了产品的持续竞争力。
针对投资问及的负极材料市场相关问题,贝特瑞总经理任建国介绍,根据第三方资讯机构的统计,2022年公司负极材料市场份额达26%,比上年提升5个百分点。
此外,据公司常务副董事长黄友元透露,贝特瑞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均具备了量产供货条件,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
根据规划,2023年,贝特瑞将继续深耕锂离子电池材料行业,持续打造产品竞争力,聚能聚势,厚植能力,锚定公司行业领先的市场地位。
成立于2004年2月的科润智控,在历经多年的市场沉淀和专业技术积累,公司在2022年7月顺利敲钟北交所,成功登陆A股资本市场。身披北交所“变压器第一股”光环,报告期内,在全体科润人的共同努力下,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等各项指标再创历史新高。
问及产能与订单情况,科润智控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李强表示,截至目前,公司获取订单充足,生产经营持续处于紧张繁忙、平稳有序状态,公司产品实现满产满销。为满足持续增加的订单需求,公司全力推进新产能建设,投资年产500万kVA节能型变压器生产线厂房工程基本完成主体工程建设、主要设备的购建、安装、调试等工作。与此同时,公司完成变压器事业部生产基地的搬迁,新园区的部分厂房、产线已投入使用。随着后续工作的有序开展,公司的产能将增加较大以满足订单需求。
“2022,扬帆起航;2023,开启科润新征程!”年报致辞中,科润智控董事长王荣如此表示道。
站在新的起点,王荣强调,2023年公司总的经营计划是守正创新同步,一方面抓住上市后形成的“品牌效应”,另一方面紧跟国家“双碳”战略带来的新能源市场机遇,不断拓展业务版图,扩大生产规模,并对公司现有产品加大营销和市场开拓力度,实现更广泛应用和更大规模销售;同时,部署和实施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保障研发投入,为公司发展提供持续的技术和产品保障。2023年,公司将继续完善产业布局,坚持既定的发展方向,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苏轴股份:坚定“专精特新”发展方向剑指国际优秀滚针轴承、圆柱滚子轴承供应商
苏轴股份致力于成为国际优秀的滚针轴承、圆柱滚子轴承供应商。需要提及的是,凭借先进的研发技术能力、稳定且优质的产品质量,以及与客户项目同步研发的专业能力,苏轴股份现已与博世、博格华纳、采埃孚、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麦格纳、蒂森克虏伯、华域汽车和纳铁福等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成为多家跨国公司的全球供应商,国际知名度和品牌竞争力不断提升。
2022年是公司全力以赴、勇毅前行的一年。报告期内,公司多措并举、抢抓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提速军品民品产业、技术与管理的深度结合,支撑航空航天强国建设,积极开展营销模式优化,稳步推进产品布局和市场拓展,新客户、新产品实现销售收入9,600万元,进而大幅提升了公司整体经营。
公司坚定“专精特新”发展方向,2022年期间获得了“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状”、“江苏省机械行业优秀品牌奖”,入选国家级精特新专“小巨人”企业。与此同时,资本市场也再上新台阶,入选北交所推出的首只北证50指数,并纳入北交所融资融券标的。
对于2023年经营计划,苏轴股份表示,将继续推进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的调整,多措并举抢抓重要战略机遇期,逐步实现产品面广、客户优质、市场均衡。巩固现有存量优质客户,稳定量产项目,拓展新的核心项目。以专用滚轮轴承、滚针轴承、圆柱滚子轴承、交叉滚子轴承为切入点,拓展工业自动化、新能源汽车、风电、工程机械等行业,做好新客户、新项目的调研、开发、导入和培育工作。以现有项目为依托,顺势推进国产替代,加快拓展航空航天配套业务;产品研发方面,公司将健全产品设计评审机制,梳理产品设计过程工作流,提升产品设计验证能力;人才建设方面,苏轴股份将继续加大人才尤其是高素质科研人才和管理人才的招聘力度,打造高质量人才梯队,提高技能员工的稳定性;资本市场发展方面,公司表示,将利用资本市场放大器、增效器作用,促进军品民品产业、技术与管理的深度结合,支撑航空航天强国建设。同时,借助资本市场平台,进一步运筹谋划资源整合,积极寻找外延式扩张机会,通过并购、重组、持股、风险投资和融资等手段,提高资源整合的效率和效益,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扩大市场份额、拓宽经营领域,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4月7日以来,北交所及全国股转公司已以“专精特新”为主题,相继举办“细分龙头”与“单项冠军”两期集体专场活动,后续“北证领军”“智造中国”等特色主题日亦将接踵而至。届时,投资者可通过全景路演平台与公司高管直接对话,共同探讨公司经营亮点、行业前沿动态、未来发展方向等热点话题。(全景网吴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