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承载着万众期待,肩负着重大使命。国家的教育事业发展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热点话题,在每年的两会中都备受关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针对教育提出,要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有序组织中小学教育教学和中高考工作。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和县城学校建设,办好特殊教育、继续教育,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帮助民办幼儿园纾困。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扩大高校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招生规模。要优化投入结构,让教育资源惠及所有家庭和孩子,让他们有更光明未来。
网络大数据显示,“毕业生就业”“公共卫生教育”“教育脱贫”等议题持续走热。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就业一词被高频提及39次,“六稳”首先提到了稳就业。其中特别针对高校毕业生提出,今年高校毕业生达874万人,要促进市场化社会化就业,高校和属地政府都要提供不断线的就业服务。那么该如何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呢?代表们纷纷建言献策。
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得公共卫生问题备受关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在疫情防控中,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等方面暴露出不少薄弱环节,群众还有一些意见和建议应予重视。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也就如何增强公共卫生教育建言献策。
今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脱贫攻坚带来新的困难和挑战。那么,教育如何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贡献力量?
据教育部最近公布的《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共有幼儿园28.12万所,民办幼儿园17.32万所,占61.6%,全国在园幼儿4713.88万人,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2649.44万人,占56.2%。受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很多民办幼儿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如果得不到妥善处理,将难以满足广大幼儿的入园需求。在这种背景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到要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是,明确提到要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帮助民办幼儿园纾困。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资助以训稳岗,今明两年职业技能培训3500万人次以上,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要使更多劳动者长技能、好就业。
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发展的目标。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这一问题依然也是代表委员们的关注所在。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疫情之下的家庭教育也成为不少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代表委员们表示,疫情对孩子们来说是一次陪伴和言传身教的良机,需做好准备和引导。有代表委员表示,针对疫情下家庭教育暴露出来的问题,应该开设家庭教育专业,培训家长的教育技能。
2019年3月18日,习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一年多来,全国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认真贯彻落实重要讲话精神,尤其高校思政课走上创新加速路。那么目前在思政课改革推进过程中,有哪些难点需要突破?
当线下培训机构正经历寒冬,线上培训机构的业务量却被按下快进键。快速发展的背后也给教育监管部门带来了更艰巨的任务。线上培训机构一度曾经野蛮生长,如今能否走上正途呢?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关注到了正在逐渐走热的线上培训市场。代表委员们认为,下一步,让顶层设计落实为具体的行动,真正使所有校外线上培训机构“走上正途”,需要更细化的政策措施。
声 明 本文数据来源为全网检索,文章及图片综合整理自:中国教育电视台、新华社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