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内报道仅1例国际上报道也仅7例!大爷肚子疼了一个月一查竟是……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5/30 5:39:17 | 【字体:小 大】 |
近日,哈医大一院胰胆外科孙备教授团队成功救治一例罕见的消化道出血男子,成功救治生命、清除病灶的同时,最大程度地维护了男子的生活质量。
一个月前,60岁的刘大爷突然感觉肚子疼痛,同时伴有呕吐、便血等情况。在当地医院经过一个月的诊治,其间还曾多次输血的刘大爷依旧没有任何好转迹象。
后来,刘大爷来到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检查后,孙备教授发现刘大爷存在消化道出血、胰腺多发钙化灶、胰管扩张和胰管结石等问题。
“初步怀疑是由于长期饮酒引起的慢性胰腺炎,同时引发胰源性门脉高压症导致上消化道出血,但多种影像学检查又无法排除胰腺占位的可能性。”经经查,刘大爷的胆管高度扩张达到1.1cm,胰头区胰管中最大结石直径达到1.2cm,且又意外发现在胰体部胰管中存在1.0cm实性结节。
“病变范围太广,常规手术就是全胰切除术,”然而,全胰切除术后,刘大爷会面临胰腺内外分泌功能障碍,生活质量将受到影响。陈华教授、王拥卫副教授在孙备教授的指导下,决定为刘大爷行胰腺部分切除、胰管切开取石。
令人意外的是,在切开胰管的一霎那,胰管里突然涌出暗红色血液,孙备教授及陈华教授判定患者消化道出血是由于胰管内肿物出血所致,因此决定行胰体尾脾切除、胰管切开取石术。
经过3个小时的手术,刘大爷的病变部位终于得以切除,并且胰管内的结石也得以取净,成功保留了大部分胰腺组织。
术后病理回报为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瘤(IPMN)伴上皮中度异形增生及出血合并慢性胰腺炎,而上消化道出血也确系胰管内乳头状肿瘤反复出血所致。术后刘大爷恢复良好,已于近日出院。
据陈华教授介绍,这是一种起源于胰腺导管上皮、呈乳头状生长、分泌过多粘液的胰腺囊性肿瘤,发病率不高,具有恶变潜能,可引起胰管进行性扩张或囊变。IPMN导致胰管出血的病例报道非常之罕见,截至目前,国内报道仅有1例(为哈医大一院既往报道),国际上报道也仅有7例。IPMN分为主胰管型、分支胰管型和混合型,本例为主胰管型IPMN所致胰管出血病例,临床十分罕见。
|
|
 栏目文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