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出游需求井喷,五大趋势值得关注;大学生旅游既爱“走马打卡”也爱“沉浸体验”;找“搭子”出游,是旅游也是社交。
春暖花开,出游正当时。随着五一假期临近,市场热度“狂飙”。业界判断,假期出游井喷已经成为大概率事件。作为各界期盼已久的、可以跨省出境旅行的“小长假”,一些市场趋势也在假期前呈现出来。
携程大交通数据显示,截至4月24日,五一假期境内机票搜索热度超过去年同期290%以上,是2019年同期的110%;境内酒店市场搜索热度已达去年同期9倍以上,相较2019年同期增长近2倍。飞猪数据显示,截至上周末,国内机票、酒店、景区门票、跟团游等均已超过2019年同期,累计预订量同比去年增长10倍。美团、大众点评数据显示,截至4月10日,五一假期国内旅游订单较2019年同期增长约2倍,创5年来最高。
五一假期预订火爆,对整个旅游行业来说是一场压力值测试,也是一场大考。旅游产业链恢复情况究竟如何?存在哪些短板?都将在这场大考中得到答案。有业者表示,旅游企业在全力参与市场的同时也应该多几分谨慎,假期结束后迅速做好复盘工作,争取在通过大考的同时探索更多持续发展的方向。
从假期时长来看,五一假期有5天休息时间,并且可以通过请假拼成超长假期。”携程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截至4月19日的数据显示,五一假期携程长线出游订单占比接近总量的70%,相较2019年高出6%,游客长假出远门的热情超过疫情前。“从酒店入住天数来看,住3天、4天的人数占比均有升高,其中入住4天的人数占比增长最为显著,相比2019年同期增长5个百分点。”
作为核心业务,长线跨省游市场恢复对旅行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过去3年,受疫情影响,该项业务曾多次被按下“暂停键”。如今热度再起,面对新情况新需求,如何将长线跨省游做出新意、做出深度、做出不同,业者们已经开始做出新的探索。
“以前是小家庭出游,多为三口之家或者四口之家。现在多为三代同游,8人或者10人出游,遛娃、尽孝,联络家人朋友之间的感情一举多得,但这样的组合也对旅游产品的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廖莎说。
“春秋旅游最新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出游人群中,家人、朋友一起出游的占比较高。”周卫红告诉记者,出游方式多以定制游为主,游客青睐差异化、个性化的旅游项目,偏向于在4月29日、30日出发深度游览。
疫情改变了很多人的出游习惯,集个性化、较高自由度和深度体验等特点于一身的定制游成为具有市场潜力的旅游品类之一。随着有关业者对目的地越来越熟悉以及智能化工具的普遍使用,定制游产品的成本逐渐下降。这对旅行社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提升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是重点。
五一假期,游客在出游目的地选择上越来越多元且细化。“如今人们已经不满足于看山看水,还希望在出去玩的基础上,有更多的文化体验和体验项目。”有业者总结道,“深度且个性化已经成为旅游消费的主流需求。”
美团数据显示,近一周,以“五一好去处”“沉浸式玩法”为关键词的搜索量环比上涨了194%。其中,以“汉服体验”“味蕾游”为代表的新型沉浸式游玩方式,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青睐。以汉服体验为例,截至4月23日,“汉服体验”的搜索量同比增长了280%,西安、洛阳、苏州位居搜索热度前三。
携程数据显示,五一期间的出境机票搜索热度同比2019年同期恢复至120%,出境游酒店搜索热度同比2019年恢复约70%。从机票数据来看,出境客源地主要来自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及部分省会城市。尤其是上海,贡献了30%的出境游订单。此外,苏州、无锡也上榜出境游排名前10客源地。五一报名参团出境游的用户以年轻群体为主,18—40岁的出境跟团游客占比近七成,其中25—35岁的游客占比近40%以上。
受多重因素影响,入出境旅游市场还将经历一段恢复期,业者也面临新的挑战。有业者提醒,在入境游方面,业者对外要做好宣传,对内要迅速恢复供应链。在出境游方面,如何保障安全、降低成本成为重点。航空运力保障、供应链重建、新产品设计等都是业者必须要迈过的“坎”。
今年的‘五一’劳动节假日旅游市场火爆,是2020年以来旅游市场复苏和产业振兴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市场火爆既给行业和目的地发展带来了信心和动力,但也提出了不小挑战,我国旅游目的地需密切关注市场趋势,促进旅游供给侧提质升级。
近期,有关大学生旅游的话题频频登上热搜。“五一”小长假即将来临,各地学生又将掀起一轮新的出游热。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面向全国高校大学生发起问卷调查,共回收来自150所高校的有效问卷2087份。调查结果显示,82.7%受访大学生安排了今年的出游计划。
一些受访学生将本年度的出行计划安排在了“五一”小长假。中青校媒调查发现,46.1%受访大学生平均每次的旅行时间在三到四天,39.5%的受访大学生选择一天以内,或者一到两天的短期旅行。另有14.4%的受访大学生选择五到六天,或者一周以上的旅行。此外,不少受访大学生倾向于短途跨省游和省内游的形式,占受访总人数的62.9%和49.8%。
中青校媒调查发现,50.6%受访大学生表示喜欢“倍速旅行”,49.4%受访大学生则表示不喜欢这种模式。喜欢这种模式的受访者中,62.3%认为选择该模式是受限于出游时间和预算;54.2%受访者认为该模式可提高旅游效率;53.9%受访者则认为这可以弥补此前没有去过的遗憾;46.9%受访者认为这样可以追求刺激感和新鲜感,通过这样的方式释放压力;28.7%受访者则是受到网络媒体宣传的影响,引发效仿心理。
与“倍速旅行”相对应的,“沉浸式旅行”得到87.9%受访大学生的喜爱。83.6%受访者看中“沉浸式旅行”的体验感;60.3%受访者认为“沉浸式”融入了背景、文化、故事等多元化信息,学习性强;57.0%受访者则认为该模式趣味性高,互动性更强。
中青校媒调查显示,77.4%受访大学生认为旅行的意义在于开阔眼界,增长阅历。
在寻求身心进步的同时,76.9%的受访大学生认为旅行是休闲娱乐、放松身心的好机会;69.8%受访大学生更在意品尝美食,一饱口福;34.2%受访大学生乐于在旅途中结识玩伴,拓宽交际面;27.1%受访大学生则将旅行看作使内心平静的一种方式。
中青校媒调查发现,受访大学生喜欢的旅游景点类型多元,77.3%受访者喜欢领略山海美景;63.5%受访者喜欢各个城市的特色街区、美食街;57.0%受访者喜欢游览名胜古迹。
调查还发现,74.3%受访大学生将钱花费在当地美食上;此外,各大景区门票(43.8%),住宿酒店(37.3%),景点周边、纪念品(26.3%),服饰(19.5%),以及徒步、爬山等出行装备(9.1%)也是受访大学生旅游消费的重点领域。
57.6%受访大学生把自己定义为旅行中的“美食鉴赏家”。旅途摄影师(45.6%)、省钱小能手(36.7%)、休闲乐游派(35.8%)等,都是他们给出的标签。
当今大学生游客群体既是喜欢赶路打卡的“特种兵”,又是追求沉浸感受的“体验家”,既是出于被疫情防控积压已久的出游欲望,又是为了满足对体验性、文化性、独特性的旅游需求。旅游目的地要兼顾旅游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满足大学生多样化旅游需求。
近日,浏览豆瓣、小红书等平台,除了旅游攻略、旅游必备清单等恒久不变的热门旅游话题,“找旅游搭子”的帖子异军突起。“坐标上海,蹲长期大学生旅游搭子!”“五一假期,小众旅游地找旅游搭子”“4.30-5.3丽江,自由闲逛找搭子啦!”“北京出发,想找志同道合的姐妹,闲时出游。”这些帖子互动数普遍较高,甚至评论区里借楼留言找搭子的也不少。
张森本打算在换工作的间隙一个人出去旅游,换换心情,在社交分享平台找攻略时偶然刷到“找南京苏杭旅游搭子”的帖子,想到旅游有伴的感觉会更好,于是她在帖子下留言联系,之后俩人一起在网上沟通时间行程,整个过程很快顺利完成。
青年旅舍在70后的旅行中是一段不可磨灭的记忆,来自天南海北的背包客聚在四人间、六人间,甚至二十人间里,卸下现实生活的包袱,放松地搭话聊天。一把吉他、一瓶酒、一本书、一句方言,都可以成为彼此畅谈心事的理由。在那里,一切都是未知的,也许会遇见三两志趣相投的好友搭伙接着游完全程,也许和另一个同样炙热的灵魂碰撞彻夜长聊,也许只是静静地坐着听大家讲着许多从未耳闻的生活轶事。
而当今,“搭子”在Z世代间风靡。从饭搭子、游戏搭子,到摸鱼搭子、旅游搭子,这种新型社交关系逐渐渗透各个垂直细分领域。张森和她的旅游搭子异地出发,南京汇合,从南京到苏州、南浔,再到乌镇、杭州,两个女孩相互照应,一起享受七天六晚的旅行。“很幸运遇到了这个2001年出生的小姑娘,明明比我小好多却很有担当,照顾了我一路!从小因为家里的教导,对一切都抱有十二分警惕戒备,但这一次和小伙伴一起旅行,让我发现在安全的前提下,适当放下戒备会轻松很多。”
00后大学生李欣前段时间从武汉到北京玩了几天。出行前,她在社交平台中经过筛选,找到了同是女大学生的结伴对象。“最近,不少大学生会趁周末来一趟短途旅行,对于这种游玩性质更强的旅行,网上找搭子能最有效地满足需求。运气好的话既可以多认识一些聊得来的朋友,互相拍照,还能省钱!”
和搭子旅游的过程,能短暂地抛却眼前的世俗或烦恼。在陌生的地方,与陌生人相处,无关功利,社交自然而然回归纯粹的本质。从零开始认识一个新的灵魂的过程,本就是新鲜又充满趣味的,两个人抑或是一群人交换故事,也是另一种人生体验。李欣和她的搭子在故宫、北大、国博一一留下合影,欢声笑语的旅途虽只有短短几天,却让本应是平行线的两个人有了交点,并继续保持联系。
“这是我第一次找旅游搭子,虽然感觉旅行本身应该是比较亲近的人一起做的事情,但这种类似于开盲盒的‘不确定性’也挺有意思的,是一种新体验!”李欣说。
一个合拍的搭子固然能让旅程变得不再乏味,但如何能避免“踩雷”、防止受骗呢?
首先,安全问题是重中之重,甄别网上发布信息的人是否真实靠谱是第一步。“出于安全考虑,我觉得大家多会找同性的搭子,我会点进她的社交软件,确认是不是‘小号’或者伪装成女生的。”“我随身带防狼用品,还会随时和朋友报备行程。安全问题一定不能抱有侥幸心理。”尽管毫无顾虑的旅行更让人放松,但和陌生人出行的安全考量也不能忽视。
其次,明确的需求也是帮助成功找到合适搭子的关键,例如时间、目的地、行程安排,以及理想搭子的性格特点等,这样无论是自己发布帖子还是找他人的帖子都能事半功倍。
“对我来说首先是性别,对方是男生的话我会很没有安全感。然后就是时间,我的往返车票是买好的,且一部分行程是计划好的,需要找相似行程的姐妹!这个条件基本可以筛掉很多人。加上微信后我也会再简单聊一下,如果感觉对方不是非常健谈那种性格的话我也会犹豫,因为我自己也不是特别会活跃气氛,很怕见面了尬场。如果帖子上有‘会拍照/A钱爽快/性格外向’这类关键词我会优先考虑!”因为事前确定好了需求,李欣找搭子的过程比较顺利,也成功结识了满意的新朋友。
倘若找到一个合拍投缘的旅游搭子,一起去看山川湖海、落日余晖,一起拍照探店、打卡美食,说不定也能为这段旅途增添些未知的美好。毕竟,遇见,即是缘分。
旅游搭子作为一种新型社交方式,既能满足年轻人无关功利的社交需求,又能满足他们对未知和冒险的好奇心。但其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旅游者需提高警惕心,社交平台也应及时推出保障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