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今天是:
网站首页国内新闻国际新闻时政新闻军事新闻时事新闻科技新闻房产新闻教育新闻旅游新闻
相关文章
 新视野:旅游法能给我们怎样…
 GMO Research 2022年旅游调查…
 全球经济需求疲软 大宗商品市…
 金观平:聚焦中心工作 奋进关…
 外交部发言人就中美建交45周…
 2024时政热点:国内外时事政…
 新能快讯|小米售价 蔚来充电…
 跨境恢复、长线游火爆 为何周…
 每日精选新闻12条一句线秒知…
 哈尔滨出圈“哈尔滨终于被看…
 一句线期
 难道会出现第七次中东战争吗…
 精彩纷呈!明天一起“云探班…
 国庆专辑之军事新闻连连看
 闻献DOCUMENTS获得国际新奢美…
 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第四次领…
 突发!前TVB新闻主播烧炭自杀…
 用友软件工程与软件产业基地
 全球比较大科技博客TechCrun…
 【最佳应用】追热点看舆论收…
 房产快报进入2022年以来多地…
 2023地产十大政策:限制政策…
 多地政策“上新” 稳楼市持续…
 《求是》社论:向着强国建设…
 近期时事政治:2021国内国际…
 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 为强国…
 中秋国庆假期第三天 安徽黄山…
 乡村景区立足特色谋发展丨乡…
 《景区战“疫”
 短新闻播报_新闻播报短篇100…
 江苏事业单位备考:国际时事…
 央视新闻2024年新年献词丨笃…
 2023最近国内国际新闻大事件…
 中国气象局2011年12月份例行…
 为中美谱写下一个五十年合作…
 【时政热点】2022年国内、国…
 盘古智库评选出2022年十大国…
 2022十大热点新闻俄乌冲突排…
 中印边境问题再度升温 中国标…
 中印边境现状:解放军装备持…
 中印边境突发重大事情美军第…
 2022年时政素材摘抄十条817
 2022年9月9日周五《新闻联播…
 短篇新闻摘抄100字、短篇新闻…
 潍坊:2021年以来累计完成科…
 西宁晚报·数字报刊
 网曝“河南南阳一公职人员兼…
 【广州房产信息网】广州楼市…
 广州房产新闻-广州房地产资讯…
 大消息!广州二手房成交破万…
专题栏目
网络
您现在的位置: 时事新闻网 >> 旅游新闻 >> 正文
高级搜索
新视野:旅游法能给我们怎样的保护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4/1/8 7:53:44 | 【字体:

  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又掀起了一股国人旅游的热浪。3天时间,仅北京市就接待旅游者497万人次,同比增长5.1%;旅游总收入19.87亿元,同比增长10.6%。

  然而,在旅途中,除了欣赏美景、放松心情,还有可能遭遇强迫购物、维权难等闹心事。刚刚出台的旅游法,为整治旅游行业乱象提供了法律依据。

  【案例】南京小伙李某报团准备到杭州游玩,却在途中出了车祸。当李某向旅行社要求赔偿时,被几方踢起了皮球:旅行社称,车不是他们开的,而且旅游团已经转包给了地接社,不应赔偿;地接社称,李某并未与他们签订合同,损失不该由他们承担;客运公司称,伤者是在旅游时出的事,应该找旅行社索赔。李某索赔无门,只能将两家旅行社都告上了法庭。

  【条款】第七十一条:由于地接社、履行辅助人的原因导致违约的,由组团社承担责任;组团社承担责任后可以向地接社、履行辅助人追偿。

  由于地接社、履行辅助人的原因造成旅游者人身损害、财产损失的,旅游者可以要求地接社、履行辅助人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以要求组团社承担赔偿责任;组团社承担责任后可以向地接社、履行辅助人追偿。但是,由于公共交通经营者的原因造成旅游者人身损害、财产损失的,由公共交通经营者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旅行社应当协助旅游者向公共交通经营者索赔。

  【解读】游客投诉难、索赔难一直是旅游活动中最为社会公众诟病的问题。当旅游者在旅游途中与旅行社发生纠纷,或者发生人身、财产损害,要求赔偿时,旅行社往往以各种理由推诿、拒绝。而游客要么因为身在人生地不熟的异地他乡,只好忍气吞声了事;要么就是被组团社、地接社、履行辅助人等法律名词绕得晕头转向,找不到索赔对象;一些敢于维权的游客被旅行社单方面抛弃甚至遭遇暴力行为。

  “从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全国游客满意度调查情况看,对旅游投诉处理的满意度水平总体仍然较低,不满意的事项集中在旅游投诉的便捷程度上。因此,旅游法在制度层面上对此进行了完善。”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旅游法研究中心主任王玉松表示,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机构还仅限于受理对旅行社或导游人员的投诉,众多散客的投诉则被分流于景区、消费者保护组织、工商部门等相关部门受理。旅游法明确规定,政府应当设立统一的旅游投诉受理机构,接到投诉后,应当及时进行处理或者移交有关部门处理。这不仅方便了游客的投诉,而且也提高了处理投诉的力度和效率。

  “目前,无论是旅游质监机构还是消费者保护组织,对相关旅游投诉的处理方式主要是调解。但由于缺乏法律强制力,调解的权威性和约束力都很有限。”王玉松建议,应当在旅游法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完善和规范旅游投诉的处理制度。

  【案例】“900元昆明、大理、丽江双飞六日游,只有3个购物点,绝不强迫消费。”面对诱人的广告,浙江的张某立即就报了名,为了保险起见,他还与旅行社签订了合同。

  然而,当飞机落地昆明,一切都变了样。旅行团坐着大巴车赶到丽江,风景还没看到,又被拉回了昆明,购物行程也由此拉开序幕。螺旋藻、银器、翡翠玉器、茶叶店、精油店……合同上白纸黑字的“3个购物点”愣是变成了10来个。

  导游还约谈了几位不买的游客:“你们怎么能这样?还有一些购物点,你们不买东西,就别想回去!”就这样,6日游变成了6日购,全团26人消费总额超过20万元。

  【条款】第三十五条: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的低价组织旅游活动,诱骗旅游者,并通过安排购物或者另行付费旅游项目获取回扣等不正当利益。

  旅行社组织、接待旅游者,不得指定具体购物场所,不得安排另行付费旅游项目。但是,经双方协商一致或者旅游者要求,且不影响其他旅游者行程安排的除外。

  发生违反前两款规定情形的,旅游者有权在旅游行程结束后三十日内,要求旅行社为其办理退货并先行垫付退货货款,或者退还另行付费旅游项目的费用。

  【解读】“零负团费”不仅扰乱了正常的旅游市场秩序,而且旅行社以低价揽客后大肆宰客,严重侵害了旅游者的合法权益。

  对待“零负团费”,旅游法采取了“零容忍”的态度。北京春秋旅行社总经理杨洋认为,旅行社的短期行为、旅游者图便宜、社会诚信体系不健全,都是“零负团费”存在的重要原因。北京忠悦国际旅行社部门经理王文忠认为,一些旅行社为获取利润,将旅行团层层承包,或者将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出租、出借给一些没有资质的“黑旅行社”甚至个人,也是“零负团费”的原因之一。

  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杜一力表示,旅行社以低价招徕旅游者,再通过诱骗、欺骗的方式强迫消费者进行消费,旅游法针对这一问题采取标本兼治的做法,有针对性地要求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的低价组织旅游活动,不得诱导、诱骗消费者,不得指定具体的消费场所,不得强迫购物,同时也对导游和领队以及其他的经营者提出了一系列的“禁令”。“这些条款明确了低价招徕,然后通过强迫购物等不恰当途径获取利益的经营行为是非法的,并且从旅行社、导游及其他经营者各个环节都明确了市场规则和行为规范。”

  【案例】前段时间,湖南省凤凰古城景区整体打包收费,“五一”小长假,凤凰古城遭遇了游客“用脚投票”,游客数量减至去年同期六成。

  【条款】第四十三条:利用公共资源建设的景区的门票以及景区内的游览场所、交通工具等另行收费项目,实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严格控制价格上涨。拟收费或者提高价格的,应当举行听证会,征求旅游者、经营者和有关方面的意见,论证其必要性、可行性。

  利用公共资源建设的景区,不得通过增加另行收费项目等方式变相涨价;另行收费项目已收回投资成本的,应当相应降低价格或者取消收费。

  公益性的城市公园、博物馆、纪念馆等,除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珍贵文物收藏单位外,应当逐步免费开放。

  【解读】价格持续高涨的景区门票着实伤害了旅游者的出游积极性。在一些地方,门票在旅游花销中占21%,甚至超过了住宿、交通等的花费。

  景区门票该不该涨?如何涨?涨多少?面对“疯狂的门票”,国家发改委2007年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对实行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管理的门票价格,上调频率不得低于3年。但到了2010年,不少景区迫不及待地上调了门票价格,将“三年不涨”禁令演变成“三年必涨”的现实。

  今年“五一”前,国家发改委再度要求实行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的1200余家景区提供优惠票价,整体降价幅度近20%。但一些热门景区“错峰优惠”,生生将“含金”的优惠变成了“含水”的“文字游戏”。

  “旅游法以严格控制价格上涨为基本原则,增加了听证会这一价格调整程序,同时规定,景区门票价格变动应提前6个月公布。”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司长王威表示,这些措施有助于遏制景区随意定价和门票过高等问题。

  同时,旅游法也对旅游资源的“护用并举”进行了协调规范。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任吴必虎表示,“将旅游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关系从法律层面加以协调,有助于缓解景区以门票收入来弥补保护漏洞的困境,从而为景区门票价格下降打下良好基础。”

  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呼叫中心ENGLISH镜像:呼叫热线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1-20060139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旅游新闻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个旅游新闻:

  • 下一个旅游新闻: 没有了
  •  
     栏目文章
    普通旅游新闻 新视野:旅游法能给我们怎样的保护 (01-08)
    普通旅游新闻 GMO Research 2022年旅游调查:旅游业有望强劲… (01-08)
    普通旅游新闻 中秋国庆假期第三天 安徽黄山接待游客近三万人 (01-07)
    普通旅游新闻 乡村景区立足特色谋发展丨乡村旅游复工复产复… (01-07)
    普通旅游新闻 《景区战“疫” (01-07)
    普通旅游新闻 全域旅游富了一方百姓 (01-06)
    普通旅游新闻 新闻稿范文跟读(新闻稿件范文十篇) (01-06)
    普通旅游新闻 穿越风雪笃定前行 (01-06)
    普通旅游新闻 新闻特写:尕弯梁梯田美如画! (01-05)
    普通旅游新闻 新闻特写:东西岩景区的攀岩体验 (01-05)
    普通旅游新闻 新闻特写 千年雅溪迎客来 古韵遗风客流连 (01-05)
    普通旅游新闻 【新闻三分钟】国家旅游局发布赴韩过旅游提示… (01-04)
    普通旅游新闻 新闻三分钟知晓婺源事 (01-04)
    普通旅游新闻 直播丨2021年湖南国际文化旅游节新闻发布会 (01-04)
    普通旅游新闻 宿松县文旅体局开展“中国旅游日”主题宣传活… (01-03)
    普通旅游新闻 “乐享金秋—丰收时节游德州”文旅活动新闻发… (01-03)
    普通旅游新闻 【精准推送 强势宣传】看!主流媒体中的永济元… (01-03)
    普通旅游新闻 2020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热议话题COTTM会议议题征… (01-02)
    普通旅游新闻 元旦假期消费趋势洞察:南北互跨热、宝藏城市… (01-02)
    普通旅游新闻 图说 2021年旅游热点回顾聚焦今年最旅游 (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