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5日,驻卡拉奇总领事杨云东在巴主流媒体《新闻报》发表署名文章《全球安全倡议》,阐述该倡议主要内容,梳理中方践行倡议所做工作,并表示愿同包括巴基斯坦在内广大国际社会一道,推动完善全球安全治理,为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注入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全文如下:
2022年4月,习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正式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全面阐述该倡议核心要义。今年2月,中方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在倡议框架下提出20个重点合作方向,并就倡议合作平台和机制提出建议设想。
全球安全倡议体系完整,是习外交思想在国际安全领域的重要应用成果,更是对西方地缘政治安全理论的扬弃超越。倡议以“六个坚持”为核心要义,即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坚持尊重各国主权、领土完整;坚持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坚持重视各国合理安全关切;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坚持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等。“六个坚持”彼此联系,相互呼应,既有顶层设计的宏观思维,又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路径,是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
中国提出全球安全倡议,目的是同国际社会一道,弘扬联合国宪章精神,倡导以团结精神适应深刻调整的国际格局,以共赢思维应对各种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风险挑战,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共赢而非零和的新型安全之路。
倡议提出一年多来,受到国际社会广泛欢迎和积极响应,已得到100多个国家和国际地区组织支持、赞赏,写入中国与其他国家、国际组织交往合作的众多双多边文件,倡议框架下有关合作稳步推进。
作为负责任大国,中方积极践行全球安全倡议,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首先,中方积极参与促进多边安全合作。中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遣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和联合国第二大维和摊款国。中方坚定支持全球常规武器军控进程,完成《议定书》国内批准程序,支持落实“消弭非洲枪声”倡议。中方积极开展人道主义扫雷国际合作,为助力解决地区国家雷患问题、增进民众安全福祉贡献力量。
其次,中方积极开展斡旋外交,为推动热点问题政治解决不懈努力。中方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关于阿富汗问题的中国立场》文件,坚定站在和平一边。成功斡旋沙特与伊朗和解,为地区国家通过对话协商化解矛盾分歧、实现睦邻友好树立典范。巴以爆发新的冲突以来,中方积极同有关各方沟通协调,派遣特使访问地区国家,并第一时间向巴勒斯坦提供人道主义援助,推动局势降温、阻止战火扩大、避免人道灾难,为政治解决创造条件。
第三,中方积极致力于同各方开展反恐、网络、粮食、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中方成功举办中国一巴基斯坦一伊朗首次三方反恐安全磋商,在二十国集团框架下提出国际粮食安全合作倡议,启用中国一太平洋岛国防灾减灾合作中心,推动建立全球执法安全培训体系。中方发起《全球数据安全倡议》《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等,引领新兴领域国际安全治理进程。
第四,中方积极推动完善国际安全对话交流平台机制。中方推动非洲地区国家举办首届“中国一非洲之角”和平会议,成功主办第二届中东安全论坛,在上海合作组织、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东亚合作各机制等多边平台积极推动各方开展安全领域交流合作,持续打造北京香山论坛、全球公共安全合作论坛(连云港)、中非和平安全论坛、中拉高级防务论坛一系列国际安全交流对话平台,汇聚国际社会应对安全挑战共识与合力。
中方重视巴基斯坦在维护全球及地区和平与安全领域的重要作用,愿同包括巴基斯坦在内广大国际社会一道,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坚持不懈促进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倡导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团结全球南方国家,反对任何形式的霸权和霸凌行径,推动完善全球安全治理,促进国际地区热点问题政治解决,为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注入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