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每年最后一天的晚上7点,一个温暖的声音,都会通过广播电视和网络从北京传向全球。这就是中国国家主席习发表的新年贺词。
又是一年辞旧迎新时。我们应该怎样回望2023年?又该如何迎接2024年?新一年的贺词里,就有着“怎么看”“怎么干”的鲜明答案。贺词里,还蕴含着习主席的“深情告白”。
在发表2024年新年贺词之前,习主席近期在多个场合已经作过2023年的“年终总结”。
12月中旬,习主席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全面总结了2023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经济回升向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
12月下旬,他主持中央政治局专题民主生活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用“来之不易、可圈可点”8个字总结过去一年的成绩。会上透露,2023年我国“圆满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就在发表新年贺词前两天,习主席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再谈“来之不易、可圈可点”。他说,这一年“我们在化危机、闯难关、应变局中创造了新机遇、赢得了战略主动,极大地增强了信心和底气”。
习主席开宗明义地说,“2023年,我们接续奋斗、砥砺前行,经历了风雨洗礼,看到了美丽风景,取得了沉甸甸的收获。大家记住了一年的不易,也对未来充满信心。”
在新年贺词中,习主席用四段线年“列提纲”——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坚实”“我们走得很有力量”“我们走得很见神采”“我们走得很显底气”。
坚实,源自经济大盘稳健。习主席说,“中国经济在风浪中强健了体魄、壮实了筋骨。”
力量,源自科技自立自强。习主席说,“中国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奋力攀登,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创造。”
神采,源自触目可及的万千气象。习主席为“一个活力满满、热气腾腾的中国”点赞。
底气,源自生生不息的伟大文明。习主席感慨:“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2023年12月31日,北京CBD商圈。(总台央视记者 钟信伟 拍摄)
在新年贺词中,习主席还用一系列成就为“可圈可点”的2023年“划重点”。
从新型支柱产业快速崛起,到粮食生产“二十连丰”,从国货潮牌、国产新手机,到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新三样”,从假日旅游、电影市场,到“村超”“村晚”、低碳生活,习主席如数家珍。
还有一些成就,堪称“显眼包”。C919大飞机,从2015年“总装下线年首架“正式交付”,再到2023年“实现商飞”,习主席四次在新年贺词中谈到。
神舟家族,也是屡有提及。从2016年神舟十一号“遨游星汉”,到2022年“神舟十三号、十四号、十五号接力腾飞”,再到2023年“神舟家族太空接力”,习主席念念不忘。
这些沉甸甸的收获,这份干货满满的2023年“年终总结”,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2023年12月上旬,习主席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说,“今年的经济运行和经济工作成绩,充分印证了中共中央对形势判断和相关决策的正确性预见性。”
12月中旬,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综合起来看,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要增强信心和底气。
在此前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习主席先后强调,“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是新时代最大的政治”。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4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要“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习主席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强调,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要求贯穿各项工作之中,扎实稳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习主席再次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实现经济行稳致远。
△2023年12月31日,北京西单商业街区。(总台央视记者 薛冠南 拍摄)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持续注入强大动力。
在新年贺词中,习主席再次强调,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提振发展信心,增强经济活力,以更大力度办教育、兴科技、育人才。
前不久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努力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
△2023年12月31日,从北京奥林匹克塔俯拍北京城区。(总台央视记者 金雨秋 拍摄)
两年前,习主席曾在新年贺词中说,“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
新年贺词中,习主席三次谈到“风雨”。他说,“前行路上,有风有雨是常态。一些企业面临经营压力,一些群众就业、生活遇到困难,一些地方发生洪涝、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这些我都牵挂在心。大家不惧风雨、守望相助,直面挑战、攻坚克难,我深受感动。”
△2023年12月31日,北京CBD商圈。(总台央视记者 钟信伟 拍摄)
新年贺词中,习主席两次谈到“压力”。他说,“现在,社会节奏很快,大家都很忙碌,工作生活压力都很大。”
习主席由此作出宣示:“我们要营造温暖和谐的社会氛围,拓展包容活跃的创新空间,创造便利舒适的生活条件,让大家心情愉快、人生出彩、梦想成真。”
就在几天前,习主席曾强调,要“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历史主动精神”,要“让每一位辛勤劳动、艰苦奋斗、创新创造者都有梦想成真、人生出彩的机会”。
与“压力”呼应的是“活力”“动力”。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从经济区域的“活力脉动”,到社会现象的“活力四射”,从勃发奔涌的“创新动力与发展活力”,到“增强经济活力”,习主席先后5次谈到“活力”。
只有充分激发社会个体和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创新活力,才有个人的梦想成真、人生出彩,才有企业和单位的红红火火、蒸蒸日上,也才有国家的活力满满、热气腾腾。
△2023年12月31日,在北京西山俯瞰北京城。(总台央视记者 王子杭 拍摄)
2021年12月,习主席在同外国领导人举行视频会晤时说,“我常说,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结底就是让全体中国人民都过上好日子。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的根本执政理念。”
2023年这一年,习主席多次出席重要会议,部署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他在会上宣示,“人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
这一年,习主席15次展开国内考察和实地听取地方工作汇报。他在考察途中说,“是为人民服务的党,永远把老百姓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这一年,习主席忙里忙外,先后4次出访,跨越4大洲。他在国外演讲时说,“在人民中间让我觉得踏实,同人民在一起让我有力量。”
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习主席再次表达:“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他说,“孩子的抚养教育,年轻人的就业成才,老年人的就医养老,是家事也是国事,大家要共同努力,把这些事办好。”
近日,市生态环境局官网发布2024年广州市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企业名单,新增纳入60家企业,进一步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广州日报记者1月3日从广州市总工会官网获悉,广州市工会职工互助保障(女工安康互助保障、特种重病互助保障、住院医疗互助保障、伤病残互助保障)2023年理赔情况已出炉。
这股新冷空气还是有点东西在身上的,今天广州气温降到了20℃以下。如果不是阳光复出,寒意更深。在冷空气补充影响下,明天广州最低气温将跌破10℃,过后气温渐渐回升。
日前,在广州市救助管理站市区分站,记者见证了该站咨询接待窗口“全国青年文明号”和“慈善超市”正式揭牌并投入运营。
在荔湾花地社区,一个名叫“星梦面包坊”的迷你集装箱小店吸引了不少街坊前来光顾,29岁的小梁正热情地向街坊们介绍自己新鲜出炉的提拉米苏。谁也想象不到,这位面带甜美笑容、热情待人的老板,竟是一位心智障碍青年。
近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发布了第一批城市和产业园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名单,包括全国21个城市和43个产业园区。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南沙开发区”)成功入选试点园区,也是广东省唯一入选的产业园区。
一座江心小岛的变迁,成为广州乃至中国20多年高速发展的缩影。近日,“蝶变中的小谷围——广州大学城建设20周年档案文献展”在广州市档案馆二期一楼第十展厅开展。
近日,35支由慈善组织、志愿服务组织、行业协会商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组织专家等组成的徒步队伍近千人来到白云山西门,他们以登高望远的形式迎接2024年的到来。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获悉,该园科研人员近期揭示红树林叶片碳组分调控海岸带“蓝碳”形成的微生物机制,为红树林生态系统生态修复期间微生物群落驱动的土壤有机碳库形成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
湾区崛起,交通先行。近日,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组织市交研院牵头编制完成了《南沙区交通规划优化提升及近期实施计划》,以打造“湾区交通中枢、通江达海门户”为目标,到2025年初步形成南沙与湾区城市“1小时交通圈”,2035年建成畅通南沙、贯通全市、直通湾区、联通港澳、融通全球的湾区中心交通枢纽,实现“湾区30分钟优质生活圈”“全球12小时航空经济圈”“全球123快货物流圈”。
今天,记者从珠海获悉,近日,珠海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珠海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21-2035年)》,提出建设“协同港澳、联通全国、直达国际”的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明确打造以人为本、公交优先、绿色低碳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
1月5日,全国交通安全大篷车“美丽乡村行”巡回活动将在高明世纪广场举办。
1月3日,记者从东莞市谢岗镇了解到,东莞市于近日召开2023年市绿化委员会全体会议暨绿美东莞生态建设工作推进会,市绿委主任、副市长叶葆华对获得“广东省森林城镇”称号的谢岗镇、厚街镇、寮步镇、大朗镇、横沥镇进行了颁牌。
近日,佛山市自然资源局组织召开工业园区规划审批及建筑风貌管控工作座谈会。会上,自然资源各分局、各有关镇街围绕工业园区规划建设情况、存在问题和解决思路等方面进行深入讨论,依据各区实际情况提出建筑风貌管控工作针对性的建议。
据深圳口岸办消息,2023年12月31日,深圳陆路口岸(含公路口岸、铁路口岸)出入境人次78.42万,年内第21次单日通关流量破70万,为年内新高。
2024年元旦假期,韶关曲江区文旅市场迎来开门红,实现人数收入双增长,折射出文旅消费市场的蓬勃活力。
据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透露,2024年元旦假期,深圳全市3天共接待国内游客237.03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6.5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2.26%、100.99%。
在2024年的第一个工作日,前海管理局发布了旨在全力推动人工智能(AI)产业发展的最新举措。
过去一年,作为“制造业大区”的佛山市顺德区,是如何以项目为“抓手”推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又有哪些重点项目正进行谋划建设和实现“落地”见效?
今天(1月3日),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气温进入回升通道。随着南方大部天气放晴,江西、湖南、安徽等地成为今天升温最猛的区域。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1月03日18时08分,在福建漳州市华安县(北纬24.76度,东经117.49度)发生3.5级地震,震源深度13公里。
中国地震台网自动测定:01月03日18时08分,在福建漳州市华安县附近(北纬24.75度,东经117.49度)发生4.1级左右地震。最终结果以正式速报为准。
近期,我国大部气温整体偏高,在度过了较常年偏暖的“一九”之后,又迎来以温暖开场的“二九”。不过,这种偏暖的天气格局即将发生逆转!
记者从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获悉,1月11日,西宁至武汉将首次开行G854次“复兴号”直达动车,运行时间将由二十几小时缩短至十小时以内,当日即可抵达。
据交通运输部消息,《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运行安全管理规则》已于2023年12月15日经第29次部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4年1月3日起施行。
记者1月2日从浙江省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获悉,宁波海曙区洞桥镇发现两处古遗址,分别命名为树桥遗址和潘家耷遗址。
以网红身份要求给予特殊照顾,类似的事件屡见不鲜,让不少网友“惊掉了下巴”,也不禁发出这样的疑问:是谁在助长“网红特权”这种歪风邪气?
2023年11月,我国营业性货运量达48.8亿吨,同比增长13.5%。
国内成品油2024年第一轮调价窗口将于1月3日24时开启。机构预测,2024年首轮成品油零售限价将上调,国内油价止步“六连跌”。
虚拟数字人,又叫“2D真人孪生数字人”,是运用多项人工智能技术创造出来的与人类形象接近的数字化人物形象。
冬至阳生,希望往往在寒意中孕育。对于经历了2023年前高、中低、后稳行情的房地产行业,2024年将是个极重要的年份。
近一年来,自助售卖机大举进驻商场和公共场所,在便利人们购彩的同时,也产生了较多问题。
近日,湖南长沙的刘先生向记者投诉称,自己遇到了汽车维修陷阱——他开车不慎撞到路边护栏,造成前车灯损坏,于是找了一家汽修店维修,并换了新车灯。
中泰3月起将永久互免对方公民签证消息公布之后,在线旅行平台泰国关键词搜索量飙升。
今天(2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举办的“创新发展‘晋江经验’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建立的全国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正式发布。
【世界说】美媒:美国两党对立加剧造成机构功能失调 美民众对制度的信心持续下降
据美国政客新闻网(Politico)日前报道称,美国国会在没有解决南部边境的难民潮等具有紧迫性问题的情况下结束了一个毫无成果的会议。
澳大利亚总理安东尼·阿尔巴尼斯当地时间1月3日在悉尼举行的2024年第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说,澳政府已启动部分有关2003年澳参加伊拉克战争文件未获公开的调查。
美国2023年液化天然气出口有望创历史新高,欧洲将继续成为美液化天然气主要出口目的地。
据路透社1月2日报道,美国财政部当天发布的报告显示,美国联邦政府的公共债务总额首次突破34万亿美元。在此之际,美国国会议员们正在为未来数个星期一连串联邦资金争夺战做准备。
德国首都柏林警方1月2日说,他们在跨年夜逮捕大约390人,绝大多数人案情不重,已经获释。
韩国最大在野党共同1月3日发布公告称,根据首尔大学医院医疗团队的方案,党首李在明于当地时间3日17时从重症监护室转入普通病房接受治疗。
据加沙地带卫生部门当地时间1月3日14时消息,过去24小时内,以色列国防军对加沙地带的空袭和地面军事行动造成至少128人死亡,261人受伤。
1月3日,综合日本石川县轮岛市政府等方面最新消息,1日发生在能登地区的地震已造成石川县境内73人死亡。
据日本广播协会(NHK)消息,当地时间3日18时48分左右,日本石川县能登地区发生4.8级地震,最大震感为震度4,震源深度10公里。
中国游泳队3日公布了2024年多哈游泳世锦赛参赛名单。东京奥运会冠军张雨霏、福冈游泳世锦赛蛙泳“三冠王”覃海洋将缺席本届世锦赛。此外,伦敦奥运会“双冠王”叶诗文、东京奥运会冠军汪顺、世界冠军徐嘉余等队中主力不在参赛名单中。
3日,记者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村超”组委会获悉,“村超”即将于1月6日开启2024年新赛季。相比2023年的20支参赛队伍,2024年将有62支村队参与。
为进一步推动基层“三大球”赛事繁荣发展,充分发挥精品赛事示范引领作用,推动社会面“三大球”参赛规模扩大和水平不断提高,近日,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组织开展了首批群众“三大球”精品赛事案例推荐工作,共54项赛事入选。
新年伊始,凭借2024联合杯小组赛上连续两场单打胜利,郑钦文的世界排名再创新高,来到第13位。
记者2日从成都棋院获悉,首届中国国际象棋棋王赛将于2024年1月5至1月8日在成都市举行。
2024年1月1日,在新年的第一天里,正在阿联酋阿布扎比备战卡塔尔亚洲杯的中国男足迎来了新年的首场比赛。结果,他们1比2输给了同样处于备战期的中国香港队。
12月30日,网球联合杯E组小组赛首轮在澳大利亚珀斯开打,中国队对阵捷克队。
记者从广东省医疗保障局官方网站获悉,《广东省医疗保障局特需医疗服务项目和价格管理办法》于2024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明确了特需医疗服务规模不能超过10%,急诊、重症监护、医学影像、超声检查、检验等项目不列入特需服务项目。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根据茶叶过度包装专项治理行动工作安排,为进一步发挥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作用,强化绿色简约的经营和消费理念,日前公布了第二批20起典型案例。
“粤菜师傅”在家门口就业,民宿餐厅吸引不少游客打卡,“本地尖货”做成本地产业……从一碗“皮薄馅靓”的正果云吞,到一处别具一格的山间民宿,再到一棵“生吃都甜”的迟菜心,舌尖上的岭南美丽乡村,甜、靓、正!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停车、点餐、缴费等都要扫码,有的只提供扫码支付服务,离开手机好像什么都干不了;有的扫码支付前得填一堆信息或关注一堆乱七八糟的公众号,实在让人头疼。”这是一位消费者的心声。
近一段时间,以2元面包店、10元快餐店为代表的平价商品和服务逐渐走红。
“治牙龈疾病”“防治幽门螺杆菌”“消炎镇痛、止血”……“能治百病”的牙膏,你买过吗?记者走访发现,市面上仍有不少品种的牙膏违规标注有医疗作用。
钢丝球花束、绿头鱼头套、“卖崽”的青蛙……这些与常规审美不太一样的“丑东西”,正受到年轻人的追捧。
近日,有消费者在某电商平台发现,有些保健产品的宣传图用了知名院士的照片,产品宣称可以治疗关节炎、皮肤病和糖尿病等多种疾病。
这股新冷空气还是有点东西在身上的,今天广州气温降到了20℃以下。如果不是阳光复出,寒意更深。在冷空气补充影响下,明天广州最低气温将跌破10℃,过后气温渐渐回升。[详细]
一座江心小岛的变迁,成为广州乃至中国20多年高速发展的缩影。近日,“蝶变中的小谷围——广州大学城建设20周年档案文献展”在广州市档案馆二期一楼第十展厅开展。[详细]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获悉,该园科研人员近期揭示红树林叶片碳组分调控海岸带“蓝碳”形成的微生物机制,为红树林生态系统生态修复期间微生物群落驱动的土壤有机碳库形成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详细]
湾区崛起,交通先行。近日,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组织市交研院牵头编制完成了《南沙区交通规划优化提升及近期实施计划》,以打造“湾区交通中枢、通江达海门户”为目标,到2025年初步形成南沙与湾区城市“1小时交通圈”,2035年建成畅通南沙、贯通全市、直通湾区、联通港澳、融通全球的湾区中心交通枢纽,实现“湾区30分钟优质生活圈”“全球12小时航空经济圈”“全球123快货物流圈”。[详细]
广州市白云区花市办日前在广州设计之都设计殿堂举行线下开标大会。[详细]
2023年,广州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超90%,优良天数同比增加24天。[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