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2022开年的时间点上,往回望,“十四五”开局走过了风云激荡的变革之年。宏观环境上,国内变革加剧、国际格局风起云涌,国家发展迎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动产行业迈入新调整周期,“回归”、“调控”成为高频关键词;国企改革深化,国企肩负起破旧立新、变革图强的大任,成为“做优做大做强”的践行者和先行军。
往前瞻,“稳字当先”或许是2022年的全年基调。宏观环境上,尽管2021年我国经济增速取得了全球领先的成绩,但依然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在当前环境下,国家提出了稳字当头,稳字优先的经济发展总思路;不动产行业进入新发展周期,“三稳”政策仍是主旋律,租赁住房、城市更新作为突出住房民生属性的两大抓手,政策热度不减;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顺利实现70%的任务目标,迎来收官之年,“实现改革成果稳固化制度化,确保全面胜利收官”是关键。
自2020年以来,新冠疫情的复杂发展使得我国宏观经济增长持续承压。但我国保持着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两年来在疫情防控、经济稳定恢复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绩。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4.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1%,经济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
解析2021年,得益于强劲的出口表现和亮眼的制造业投资情况,我国经济复苏表现超过预期,不仅为我国“十四五”实现良好开局,也为世界经济恢复作出了重要贡献——根据世界银行测算,2021年全球和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速分别为5.5%和6.3%,这意味我国8.1%的经济增速再次领先全球经济增速与新兴市场增速,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一步达到25%左右。
展望2022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面临着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压力。从海外情况来看,疫情的反复依然干扰全球经济复苏进程;而从国内的环境来看,我国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也因此,2022年我国经济工作依然是“稳字当头”,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的总方针不会变。
1月17日,国务院召开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专题推进会,总结2021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进展成效,部署2022年重点改革工作。
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翁杰明表示,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已经实现70%的目标任务,取得了一系列重要阶段性成果。
一是中央企业效益增长创历史最好水平。数据显示,2021年中央企业实现营收36.3万亿元,同比增长19.5%,两年平均增长8.2%。年初制定的营业收入利润率、研发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和资产负债率等目标全面完成。
二是国有资本优化和结构调整逐渐深入。根据推进会披露,中央企业已经完成一系列重大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力度持续加大。“两非”(非主业、非优势)剥离完成率达86.9%,地方“两非”“两资”(低效资产、无效资产)清理退出完成率达87.9%。
这只是近两年国企改革成效的一部分,中央企业和地方国企还在科技创新、三项制度改革、国资监管体系健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国务院国资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表示,国企改革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改革头雁效应显著。
2022年,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迎来攻坚之年、收官之年,改革任务依然艰巨、紧迫、繁重。在“稳增长”路线不动摇的经济背景下,国央企将继续发挥好经济“压舱石”作用,紧紧围绕“两增一控三提高”目标,把完成稳增长任务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结合起来,以稳促进、以进固稳,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早在2021年初发布《十四五规划纲要》将“加快数字化发展 建设数字中国”单独成篇起,数字经济就已上升为我国国家战略,这意味着数字经济产业是我国未来10年的战略产业之一,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
2022年1月12日,《“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出炉,明确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为我国实现经济发展目标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1月16日的《求是》杂志中,习发表文章《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再次强调要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激发数字经济“牵引力”。
一系列“官方信号”无一不表明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选择,抢抓数字机遇已经时不我待。
2021年对于地产行业来说,无疑是风云变幻、跌宕起伏的一年,是新旧模式交接的一年,是新老时代交替的一年。那么,站在地产行业新周期的起点,展望2022,地产行业究竟还会怎么变?
在1月17日国新办举行的2021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针对房地产调控会不会略有松动的问题,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就指出,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积极稳妥实施房地产长效机制,有利于促进房地产良性循环。
事实上,从统计部门数据看,调控频出的2021年,地产市场依然保持了总体稳定,地产行业仍是我国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对全年经济增长总体起拉动作用——2021年,房地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2%,拉动整体经济增长0.4个百分点;建筑业增加值增长2.1%,拉动整体经济增长0.2个百分点。
2022年,宁吉喆表示,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居民正常住房消费的愿望转化为现实,再加上金融等政策的支持,城市住房需求特别是改善性住房需求,有望持续释放。随着房地产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因城施策效果不断显现,2022年我国房地产市场有望保持总体平稳运行。
近两年,在“房住不炒”政策基调的贯彻和“租购并举”政策的推进下,租赁住房市场成为我国不动产行业的新热点,得到了政策的大力支持。
从去年7月《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意见》,第一次明确了国家层面住房保障体系的顶层设计,到985号文支持保障房REITs推出,2021年我国租赁住房政策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进入到有法可依新阶段。
进入到2022年,一开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21部门就联合发布了《“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提及要加快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1月30日,住建部又出台《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可复制可推广经验清单(第二批)》,积极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全面建设。
除了重申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重要性以外,两份文件均提及了要完善生活设施,落实配套公共服务,提升住有所居领域公共服务保障水平。
这体现了我国“住有宜居”理念的落实。在我国实现了全面小康,正向共同富裕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的当下,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理念的跃升,正是实现高品质生活、高质量发展,把握实现共同富裕战略目标的有效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