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暴发以来,包括餐饮、零售以及影院、旅游等文旅行业等整体消费领域都遭受了巨大冲击;尤其是旅游业还受到了限制,在疫情爆发后我国的跨省旅游团被要求暂停170多天,这项规定沉重的打击了我国各地区的旅游业。
2020年7月14日晚间,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旅游企业扩大复工复业有关事项的通知,发布跨省团队游恢复通知,给缓慢复苏中的旅游业注入了强心针。2021年的五一长假再次显现出我国旅游业正在复苏,且多项数据高于2019年同期。
从2020年疫情爆发以后到今年2021年,连续两年我国的“五一”黄金周延长为5天,目的是为了利用旅游促进国民消费,拉动内需。为何要大力支持率旅游业发展来拉动消费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呢?
这是因为,当文旅产业在疫情期间受到冲击后,不仅会影响消费,还会导致就业岗位被裁减或从业人员收入减少,进而影响消费能力、对消费形成一定的牵制,从而在总量层面上产生次生伤害,进一步导致文旅经济难以恢复。
因此旅游从来不仅指的是旅游消费,大力发展旅游业是在保民生、促就业、拉动消费,不仅会对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产生直接影响,也对经济发展拓展了更大空间。
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我国经济开始持续复苏,但当前全球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仍然严峻复杂,我国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消费是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拉动力,内需稳,市场才稳;市场稳,经济才稳。我国拥有14亿人口,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全球最大,消费升级方兴未艾。
当下,以旅游消费为突破口,多措并举,着力释放内需潜力,把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充分激发出来,筑牢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点,是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重要抓手之一。
在有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基础上,可以看到2021年“五一”假期中国国内出行的旅客人次等一系列数据亮点频现。这些数据展现了我国的澎湃的旅游和休闲娱乐消费活力,显示出我国经济的消费动能强劲,经济复苏日益加速。
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5月1日至5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7850.4万人次,比2019年同期日均增长5.5%,比2020年同期日均增长177.4%,其中5月1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882.6万人次,创全国铁路单日旅客发送量历史新高。
数据显示,2021年5月1日至5日,全国公路发送旅客1.75亿人次,比2019年同期日均增长1.5%,比2020年同期日均增长102.7%。高德地图交通大数据相关负责人指出,5月1日至5日全国高速拥堵里程较2020年同期上升超30%,为历年最高。与此同时,全国自驾出行导航热度也同比上升51%,自驾出游热门城市是北京、成都、杭州、深圳、上海等。
从全国景区自驾热度来看,杭州西湖自驾热度最高,其次是深圳大梅沙海滨公园。另外舟山普陀山风景名胜区、北海银滩、凤凰古城、外滩等也上榜“五一”十大自驾热门景区。
今年“五一”假期,民航发送旅客量也出现大幅提升。数据显示,5月1日至5日,全国民航发送旅客866.3万人次,比2019年同期日均增长0.1%,比2020年同期日均增长173.9%。
2021年“五一”黄金周的多项数据显示,旅游业国内大循环已呈现出良好态势。这说明国民的出游消费需求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因疫情得到控制进一步激发,这也为整个旅游业的复苏注入了强心剂,有了强效拉动力,国家的经济将逐渐加速复苏。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旅游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可研等解决方案。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院交流互动。
报告主要分析了旅游行业的外部发展环境;国内外旅游业市场发展状况;旅游景区、酒店、餐饮、旅行社等旅游子行业发展状况;中国旅游市场消费格局及业态发展状况;中国主要...
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获取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如有IPO业务合作需求请直接联系前瞻产业研究院IPO团队,联系方式:。
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产业咨询领导者,专业提供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升级转型、产业园区规划、可行性报告等领域解决方案,扫一扫关注。
2022年中国旅游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规模分析旅游总人次和总消费出现复苏【组图】
2023年中国文化旅游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沉浸式体验成为文旅新未来【组图】
2023年全球文化旅游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美洲及亚太地区文旅发展领先【组图】
2023年中国文化旅游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首款文旅版“ChatGPT”即将落地应用【组图】
2022年中国旅游客运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行业处于缓慢恢复阶段【组图】
【建议收藏】重磅!2022年成都市旅游产业链全景图谱(附产业政策、产业链现状图谱、产业资源空间布局、产业链发展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