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旅游品牌创建成果标志着我市高等级旅游景区数量继续壮大,度假旅游产品开发取得实质性进展,旅游改革创新发展取得新突破。2020年,襄阳旅游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经济下行压力,积极应变、克难奋进,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高质量发展,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发展成绩。
枣阳白水寺景区座落于全国文明镇、湖北省旅游名镇—枣阳市吴店镇西郊狮子山上,是中国历史上“十大名君”之一、湖北乃至中南五省唯一一名开国皇帝汉光武帝刘秀的纪念地,也是“光武中兴”的发祥地。近年来,枣阳市把白水寺4A景区创建当作全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筹资5000多万元建设游客中心、改扩建生态停车场、 旅游厕所、标识标牌、“智慧景区”等五大项目建设,全面完善景区景观和服务设施,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实现了老景区的新“中兴”。
保康县尧治河景区以尧治河村为载体,位于神农架、十堰市房县和保康三地交界处,版图面积33.4平方公里,是一个集乡村旅游、红色旅游、避暑度假、峡谷观光为一体的“全域景区”,拥有 “湖北旅游名村”和 4A景区等称号。
尧治河年平均气温16.7℃,全年340天以上空气优良,尧帝神峡里,藏着夏季罕有的清凉,沁人心脾。
峡谷碧波荡漾、流泉飞瀑、林深峡幽,走累了静坐在山间凉亭,深呼吸一口,感受习习凉风,消暑祛热。
尧治河的水,是摄人心魄的湛蓝。雨水冲刷磷矿流入到河里,在光的折射下形成美丽的蓝色,如梦似幻。
闲来四处游逛。漫步寻子园,听尧帝寻子的传说;或是到创业园,参观二级电站水库大坝,感受尧治河人战天斗地、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
行至老龙宫,进洞去纳凉。姿态万千的钟乳石,清澈见底的地下暗河,洞内四季恒温,是天然的“空调房”。龙王寝宫内,瀑布从崖壁直泻而下,尤为壮观。
从洞中返,喟叹自然的神奇,仍意犹未尽。去磷矿博物馆,探秘尧治河人的“宝藏”。
“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到农耕博物馆,重温渐行渐远的农耕气息与儿时记忆。
村落地处襄阳西部边陲,北接武当山之灵气,西仰神农架之巍峨,歇泊在尧治河,便是与世无争。
风情园三面临山,推窗即景,无需走出房间,就可以静静地欣赏着山林自然的馈赠。
2017年尧治河景区启动旅游转型升级,将过去的以观光为主调整为观光与度假并重,启动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三年来,尧治河村共投资2.3亿元,修编了规划,建成了高质量的度假酒店,发展了一大批高品质民宿,度假区床位数超过2000张,建成休闲步道30多公里,另外逐步开发建成矿洞体验产品、农耕博物馆、群艺馆、图书馆、体育场等适合休闲度假的设施产品。在观光吸引力持续增强的同时,已经能够使游客慢下来、停下来、静下来、住下来,一个集旅游观光和休闲度假产品于一体的新尧治河景区已经初步建成,成为我市休闲度假景区发展的先锋和标杆。
南河镇位于谷城西南23公里处,因秀美南河穿境而过而得名。境内自然和人文景观浑然一体,旅游资源十分丰富。2016年该镇被确定为全省16家“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单位之一后,南河镇党政统领、部门配合、村组联动、全民参与抓创建,形成了社会共建、全民共享的发展局面。2019年,全镇共接待游客4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亿元,占全镇GDP7.73亿元的15.5%。
其“全民参与、一村一策、主客共享、旅游+扶贫”等亮点做法成效突出,在以创建促进镇民思想观念转变、以创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以创建促进基础设施升级、以创建促进乡村振兴等方面具有示范意义,是旅游发展改革创新成效的具体体现。
这里依山环绕,丛林摇曳,怪石嶙峋,风景如画,以高峡平湖的壮丽景观、原始古朴的人间仙境、悠久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多彩浓郁的民族风情而驰名国内外。
著名的景区有桃花溪、五龙山、文龙书院、青龙缠树。“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南河除了有闻名遐迩、让人抚今怀古的小三峡景区外,还包括白水峪景区、香炉石景区、五龙山景区等几大区域。
至此,我市已有5A景区一家(古隆中景区),4A景区八家(唐城、五道峡、香水河、春秋寨、九路寨、尧治河、汉城、白水寺),省级旅游度假区两家(尧治河旅游度假区、薤山国家森林公园),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一家(南河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